刚正不阿,直言纳谏,几次三番被贬,但高格的情操至今为人赞叹

生在954年的王禹偁,正值乱世之中,此时是五代十国的显德元年,柴荣继位。在王禹偁6岁的960年,赵匡胤登基,大宋开国。王禹偁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北宋诗人和散文家,他留给世人652篇诗文,其中仅存一首词作。

王禹偁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据史书记载,他的家庭世代为农,生活的艰辛并没有阻挡住王禹偁对知识的渴望,9岁的王禹偁就可以写出相当有水准的文章,不仅如此,王禹偁对未来也有着自己的规划,他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但性格刚直,直言纳谏的王禹偁,在仕途上走得并不顺畅,988年他因写《端拱箴》,直言批评皇宫的奢侈而埋下对自己不利的隐患,或许他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也或者本性就是刚正不阿之人,后来又一而再,再而三的纳谏,因此招致皇帝和既得利益受损者的不满,王禹偁不是被降职,就是被贬谪,1001年,仅仅48岁的王禹偁在孤单无助中离世。

刚正不阿,直言纳谏,几次三番被贬,但高格的情操至今为人赞叹


《点绛唇·感兴》这首词作于983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这一年王禹偁中进士,次年任长洲知县,这首词就是写在这个时期。此时的王禹偁不过29岁,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还不知道世事险恶,为官并非简单,他哪曾料到,未来之路走得竟然如此坎坷,壮志未酬身先死。这首词中有的只是立志报国的奔放热情,以及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对他人理解的渴求。

《点绛唇·感兴》

宋代: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刚正不阿,直言纳谏,几次三番被贬,但高格的情操至今为人赞叹


作者上片写道,绵绵不尽的雨和层层堆积的云,似乎都带着恨意与愁怨,无休无止,尽管如此,江南依旧是非常的美丽。但见水边的村庄和湖畔的鱼市,袅袅升起一缕细细的炊烟。作者以寥寥数笔,将一幅逼真的江南美景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下片作者又写道,一望无际的天边,有一行跋涉在征程中的鸿雁,仰天远远而望,鸿雁蜿蜒曲折的队阵,好似首尾相接一般。接着,作者从场景的描写转而写内心的万千感慨,想来自己此时仰望浩渺的天际,有没有人可以理会内心的所思所想呢。

王禹偁对景物的描写,可谓相当不俗,似信手而写,虽不事雕琢,但清新自然的语言,却令人读来很有愉悦与欢欣之感,特别是对整个画面场景的掌控,意韵深长,有着耐人寻味的遐想。这种写作手法,在柳永和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中,也可读出这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可见其对后人的影响。

这首词的最后三句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可以感受得到年轻气盛的作者所拥有的抱负与豪气,以及渴望得到世人的认可与鼓励,可惜的是太过耿直的王禹偁,一路之上,走得实在太崎岖,未曾得志,最后郁郁而终。但他如鸿雁一般的远大志向,与不畏流言与坎坷的精神至今得到人们的敬佩。


刚正不阿,直言纳谏,几次三番被贬,但高格的情操至今为人赞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