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每當1986版《西遊記》的片頭響起,孩子們都會瘋跑到電視機前。對他們來說,這段音樂意味著《西遊記》裡的各路神仙妖怪馬上就要登場了。86版《西遊記》可以說是80後90後甚至是00後集體的回憶,誕生這部經典可以說楊潔導演是功不可沒的。2017年4月15日這位曾帶領劇組上山下海,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完成經典鉅著的總導演楊潔女士離開了我們...

薩孟武先生曾說:《西遊記》一書談仙說佛,語及惡魔毒怪。然其所描寫的仙佛鬼怪也是受了中國社會現象的影響。換言之,社會現象映入人類的頭腦之中,由幻想作用反映出來,便成為仙佛鬼怪。所以仙佛怎麼樣,鬼怪怎麼樣,常隨各國社會情況而不同,而吾人由於小說所描寫的仙佛鬼怪亦可知道各國的社會情況。“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關鍵在於我們能否透視幻象背後的人情世故或社會現象。很多人喜歡《西遊記》中“大鬧天空”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部分:“玉帝請如來救駕”,今天我們就透過薩孟武先生的睿智與清醒看看這一段...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楊潔與師徒四人講戲

玉帝為道教的元首,如來乃佛教的領袖。孫行者大亂天宮,文武仙卿莫能抵禦。玉帝急請佛老救駕,如來略施法力,孫行者就壓在五行山石匣之中。道教產生於中國,佛教發祥於天竺,外國宗教比之中國宗教,法力更見偉大,這種觀念如何發生呢?

人類在悲觀絕望之時,常常發生神秘心理,而傾向於宗教思想,文化幼稚的民族尤見其然。中世紀的歐洲、五胡亂華以後的中國,宗教均乘蠻族移動之際大見流行,其理由是一樣的。但是中國人民素以中華文化自誇,而乃不信奉中國固有的宗教,而去皈依外國人所創立的佛教,原因何在,吾人似有檢討的必要。一切宗教不外地上權力反映於人類的頭腦之中,由幻想作用而創造出來的東西。佛教於東漢明帝之世傳入中國,經魏晉而至南北朝,流行愈廣。魏晉南北朝乃中國最紛亂的時代,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然而國家不能拯救他們,皇帝不能拯救他們,官吏不能拯救他們,名流學者不能拯救他們。總而言之,他們固有的地上權力對於他們都沒有辦法,由是他們的天上權力—神,也不能得到他們的崇拜。他們不禁懷疑自己的神。他們希望換換口味,而歡迎那個為外國人崇拜而未為本國拜過的神。佛教便是在這種社會心理之中流行起來。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孫行者大鬧天宮,玉皇竟請佛祖救駕。這個故事表示什麼呢?

孔子著《春秋》,“內諸夏而外夷狄”,雖謂“管仲之器小哉”,又因其能平戎於周,而稱其仁,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在此以前,國人似不知華夷之別,申侯引犬戎攻殺幽王,平王東遷雒邑。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國人勾結外族以侵華夏之例。“平王之末,周室陵遲,戎逼諸夏,自隴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當春秋時,間在中國”。而統治階級又常引其入寇,王子帶召伊洛之戎以伐襄王,襄王又以狄代鄭,頹叔桃子復奉王子帶,以狄師伐周。可知此時國人對於華夷之別,不甚認識。

戰國以後,小股戎狄雖然同化於華夏民族,而漠北匈奴又乘中原多難之際,屢來寇邊。華人受了匈奴的壓迫,民族意識逐漸發生。秦既統一天下,就命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因河為塞,又築萬里長城,以防胡騎南下。秦末大亂,繼以劉項戰爭,匈奴又奪取河南之地,復由河關中。漢興,接秦之敝,沒有能力對付匈奴。由高祖而至景帝,只能用和親政策,歲遺金繒,以安邊境。賈誼曾言:“匈奴侵甚侮甚,以漢而歲致金絮繒彩,是入貢職於蠻夷也。”但是國際政治乃以力為基礎,“力多則人朝,力寡則朝於人”,此自然之理,無法否認。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到了武帝,七十年間,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士馬強盛,於是前此只求和親,現在則決計討伐,以報昔日之恥。武帝說:“昔齊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壯哉斯言。及至宣帝,匈奴款塞來朝,而東胡、西戎、北狄、南蠻罔不臣朝,從而華夷之別又一變而為天下一家的思想。說匈奴,則曰夏后氏之苗裔;說西南夷,則曰高辛氏之女與其畜狗槃瓠配合而生的子孫;說朝鮮,則曰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後燕人衛滿又入朝鮮稱王;說西羌,則曰出於三苗。這樣,全亞洲的人民幾乎無一不與華人有血統關係了。

東漢末年,黃巾大亂,繼之又有董卓之難,三國鼎立,互相攻戰。晉雖統一華夏,而不及十年,由於八王之亂,引起五胡亂華,但是五胡多已漢化。降至南北朝,鮮卑種族的拓跋魏雄踞北方。拓跋魏接受中國文化較晚,道武帝(拓跋珪)之世,初建臺省,置百官,此時協助道武帝者則為華人之崔玄伯,玄伯之子浩又於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燾)之世,掌握大權。北方遺黎已經是“虜漢相雜”。“南謂北為索虜,北謂南為島夷”。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隋唐統一華夏,而隋唐皇室均是虜漢相雜。隋文帝楊堅,父忠在周賜姓普六茹氏,地伐,完全是胡人之名。唐高祖李淵,祖虎在周賜姓大野氏,官至柱國大將軍,遷太尉。高祖後竇氏,竇氏雖為華人,而東漢靈帝時,亡奔匈奴,遂為部落大人,即其血統似屬於漢胡雜種。太宗娶長孫氏為後,長孫氏乃是鮮卑種族。隋唐皇室雖然是漢胡雜種,而卻自居為華人。隋末大亂,突厥雄張於漠北,中原豪傑“雖建尊號,皆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而高祖起兵晉陽,欲得突厥之援,也“詭臣之,贈與不可計”。此皆華人勾結外族的證據。唐既統一天下,突厥頗橫恣,猶如漢之匈奴一樣,無歲不來寇邊。唐太宗雄才大略不減漢武,對此國恥,何能不想報復。

帝謂群臣曰:“往國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詭而臣之,朕嘗痛心疾首,思一刷恥於天下。”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貞觀四年,突厥外有回紇之叛變,內又頻年大雪,六畜皆死,國內饑饉,太宗即命將出師,一舉而殲滅之。隋時,煬帝三駕遼東而皆失敗,這由太宗看來,也是中國的恥辱。太宗說:

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

故又出師遼東,討伐高麗,唐的國家成為亞洲帝國,其天子在內稱皇帝,在外稱天可汗,荒區君主非得唐之冊封,不能君臨其國。然而四夷征服之後,又本天下一家的觀念,社會上許外夷與華人雜居,政治上許外夷為國家官吏,華夷之別漸次泯滅。唐太宗曾言: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其實,吾國自西漢以後,當國力薄弱之時,常倡華夷之別,以喚醒民氣,而征服四裔之後,又倡天下一家,以消滅異族敵愾之心。固然尚有華夷觀念,然此觀念非以血統為基礎,而以文教為區別。陳黯在其《華心》一文中,說道:

苟以地言,則有華夷,以教言,亦有華夷乎?夫華夷者辨在心,辨心在察其趣響。有生於中州而行戾乎禮義,是形華而心夷也。生於夷域而行合乎禮義,是形夷而心華也。

所以國家有事,常借外兵以靖內難。肅宗用回紇以平安、史;德宗用吐蕃以討朱泚;黃巢作亂,沙陀人李克用亦出師勤王。即在唐代,借用外國軍隊並不稀奇。《西遊記》乃追述唐代之事,凡人多依現實情況推測理想上的世界,甚至神仙鬼怪亦用現實眼光以觀察之。唐代既常借用外兵,則玉皇借佛祖之力,擒捉齊天大聖,亦不足怪了。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東漢)明帝夜夢金人,頂有白光,飛行殿庭,乃訪群臣,傅毅始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等使於天竺,寫浮屠遺範。愔東還洛陽,中國有沙門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經四十二章及釋迦立像。愔之還也,以白馬負經而至,漢因立白馬寺於洛陽。

桓帝時,宮中立浮屠之祠。三國初年,笮融“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採。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復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遠近前後至者五千餘人,戶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計”。這是皈依佛教可以避免徭役的先例。經晉而至南北朝,佛教更見盛行,蓋徭役繁重,而佛教又大開方便之門,在北朝,“愚民僥倖,假稱入道,以避輸課”。在南朝,“佛法訛替,沙門混雜,而專成逋藪”。但在拓跋魏時,已有“將來有彌勒佛方繼釋迦而降世”之言。隋煬帝虐用其民,而群盜為奸者遂皆以彌勒佛為號召。然而釋迦領袖群佛已久,人類均有惰性,這種惰性發現於精神方面比之物質方面更見強烈。地上權威不過支配人類的物質,天上權威則支配人類的精神。所以到了唐代,天下太平,人類精神恢復常態之後,精神上所信仰的釋迦,世人又認之為佛教的領袖。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唐承南北朝之敝,沙門有免役的權利。人民購買度牒,就可以免除徭役。最初度牒大約非由政府販賣,中宗時,“公主外戚皆奏請度人為僧尼,亦有出私財造寺者。富戶強丁皆經營避役,遠近充滿”。所以魏元忠才說:“昔之賣官錢入公府,今之賣度錢入私家。”到了安史作亂,軍費增加,政府為解決財政困難,就把度牒收歸政府販賣。

肅宗即位,以天下用度不充,度道士僧尼,不可勝數。

但是這個方法只能救一時之窮,接著而來者則為丁口減少,徭賦乏匱,中宗時,已經發生問題。李嶠說:

國計軍防並仰丁口,今丁皆出家,兵悉入道,徵行租賦何以備之。

安史亂後,干戈雲擾,人民更想逃避兵役,德宗時,楊炎曾言:

凡富人多丁者率為官為僧,以免役。貧人無所入,則丁存。故課免於上,而賦增於下,是以天下殘瘁,蕩為浮人,鄉居地著,百不四五。

佛教有這樣的勢力,難怪玉帝降妖,須借佛老之力,“以夷制夷”為吾國古代御戎之法。漢晁錯說:“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利也。”但是西漢對於匈奴,均用自己的兵力。東漢固然主張“以戰去戰”,而其政策純是“以夷攻夷”。唐自安史亂後,更見其然。降至五代,一般軍閥均欲借契丹之力,取得帝位。最初有石敬瑭,其次有趙延壽、杜重威等,甚至淮南的吳也想勾結契丹以取中原。北漢建國,得力於契丹之助者甚多。至於宋用元以抵金,終則為元所滅,這是讀史者共知的事。借用外力以靖內難,乃吾國曆史上常見的事,而其結果,莫不引起外寇馮陵。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玉帝請佛老降妖,固然只開一次安天大會,請如來坐了首席,並不像石敬瑭那樣,割燕雲十六州以與契丹。然而玉帝部下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天蓬元帥豬悟能、捲簾大將沙悟淨,竟然改宗佛教,由道士變為和尚。借用外兵,固然無須割地,而臣民變心,亦復可慮。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何請如來救駕?

END

正文/薩孟武

圖片/侵刪

|來源:大家小書

|聲明:如本文內容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感謝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