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500多名在押人員的安全,他連續作戰90天,錯過父親最後一面

抗擊新冠肺炎防疫戰打響以來,天門市看守所所長張德芳連續3個月堅守在崗。這期間,他無暇照料重病在床的老父親,甚至沒能趕上見父親的最後一面。

他說:“這是我心裡永遠的一個痛”。此生有憾,但卻無悔,因為“穿上警服,註定要付出更多”。他清楚,身為一名看守所所長,他肩負著保障500多名在押人員生命安全的重大職責,容不得半點鬆懈。

未雨綢繆 他是監所守門員


去年12月底,媒體報道發現不明原因肺炎。自此,張德芳密切關注事件,並在今年1月中旬便敏銳感知,提前購買了5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發放給工作人員,同時對看守所進行每天2次消毒,並儘量減少工作人員出入。

從警24年的張德芳,任看守所所長已3年。在任期間,他時刻繃緊“安全弦”,多年的職業敏感與強烈的責任感,讓張德芳提前吹響了預警哨,天門市看守所全體動員開築疫情“防控牆”。

為了500多名在押人員的安全,他連續作戰90天,錯過父親最後一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看守所關押總量一度高達538人。看守所人員集中,高度封閉,防範疫情風險極大。

疫情初期正值傳統春節,也是辦結案高峰時期,人流量增多。為有效控制病毒輸入,張德芳從建章立制入手,嚴把三關:一是勤把民警上崗關,凡入崗民警必須經過14天隔離,並做肺部CT、核酸檢測,完全合格後才能進入監區上崗執勤;二是勤把物品進出關,進入監所的一切生活物資,在大門入口進行嚴格消毒;三是勤把收押關,所有新收押人員除基礎的五項體檢外,還增加了量體溫、查CT、做核酸檢測三項內容,以確保監所絕對安全。

為了500多名在押人員的安全,他連續作戰90天,錯過父親最後一面

此外,他將看守所劃分成視頻會見、備勤區、辦公區、監區等分區,各區域之間嚴格管控,有效減少執勤民輔警、在押人員與外來人員的直接接觸。對監區實行更加嚴格的封閉管理,除必要的送餐之外,儘量都用視頻監控,避免外來人員進入引起交叉感染。並建起了隔離監室,建成新羈押入所人員關押隔離點,做到嚴防死守、不留死角,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間監所安全。


關心疏導 他是監所知心人


封閉在監所的在押人員,每日都能從電視上獲知新冠肺炎的最新消息。他們擔心自己的身體,也更擔心在外的家人安全。一旦發現在押人員有情緒波動,張德芳都會通過電教系統喊話,和風細雨地化解他們的不良情緒。

3月上旬,張德芳發現某間監室內在押人員朱某食慾不高、情緒低落。原來,朱某是牽掛剛動完手術的妻子。張德芳立刻與朱某家人聯繫,瞭解他妻子的近況,並及時把情況轉告朱某,有效安撫他的情緒。

為了500多名在押人員的安全,他連續作戰90天,錯過父親最後一面

在押人員陳某,每日必服的肝病專用藥快沒了。疫情期間,很多藥品要到指定醫院或藥店才能購買。為此,張德芳電話打遍了全市幾乎所有的醫院和藥店,終於買到了藥,送到陳某手中。

疫情期間,為有效增強在押人員身體抵抗力,張德芳提高監所伙食標準,保證在押人員每天有1個雞蛋、1瓶牛奶、1份水果,每天監所肉的消耗量就達到200餘斤。


以身作則 他是監所領頭雁


4月8日上午,記者到達看守所時,張德芳一邊指導人員進行場所消殺,一邊用手揉著肚子。“腎結石,老毛病了,發病的那幾天疼得汗珠直滾,就開了幾副藥先對付著,等疫情過去了再去醫院看看。”

從疫情開始以來,張德芳已連續作戰90天。他總說,監所民輔警年齡偏大,長期的隔離封閉加上工作連軸轉,休息不夠的他們壓力更大。這種情況下,他更要以身作則當好領頭雁。

他先後三次申請市局撥專款二十餘萬對參戰民警及家屬進行慰問,感謝他們對監所民警和監所工作的支持和默默的付出;每次進餐,他總是讓同志們先領盒飯,自己才去領最後一份……

他還建立了一支由7位民輔警組成的機動服務隊,在他的帶領下,服務隊隊員在監所外負責後勤保障工作,解決監所內工作人員的後顧之憂。

為了500多名在押人員的安全,他連續作戰90天,錯過父親最後一面

3月4日凌晨,正在參加防疫指揮會議的張德芳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這位七尺男兒臉色突變,淚如雨下。在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愛兵的一再追問下才知道,張德芳的父親因病去世。回到家裡簡單安排相關事宜後,來不及擦乾淚水的他立刻奔赴工作崗位,他說:“看守所這個地方太重要了,絕對不能出一點問題!”

一枝一葉總關情,張德芳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同事,進一步凝聚了警心警力,增強了抗疫力量,為看守所築起了防疫堅強堡壘。


來源:@平安天門@天門政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