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有一条路

依偎在护城河边,横贯老城的北部

东起护城河,西至清水巷

南自道院前街,北沿护城河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这条路

是瑞安老城区最出名的一条路

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兴衰和沧桑变幻

蕴藏着厚重的瑞安老城文化基因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这条路

在瑞安建县之初就已存在

因一人而成为

英雄之路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1700多年来

这条路历经了

“忠义街”“杨衙街”“公园路”

等好几个路名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现在这条路

经过改造

成为瑞安人“朋友圈”里

一条文化“网红”打卡地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除了夜景美爆!这里更有触手可及的古城千年余韵。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路,穿越历史,品味瑞安本土文化。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忠义街系汉末安乡侯蔡敬则有功于民,去世后,吴帝孙权赐谥“忠义”,乡里人建“忠义庙”祀之,因以命街,是一条英雄之路。后这条路又有“杨衙街”之称,1969年填河拓宽,改为公园路。

从古到今,这条路都是一条表面看似静谧,却有着深不可测的文化内涵之路。明至清代,发展为达官贵人、文雅之士聚居之地,民国时期更是比户书声。人文深厚,环境异常清幽,道路不长,路中有河蜿蜒其内。

忠义街,长约450 米,共有3个主入口,东、西入口以及北入口,均有明显的标识建筑。2017年启动改造,定位为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创意文化街区”,打造成为一条综合功能街区。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在这样一条街区上,有玉海楼、林庆云宅、利济医学堂、心兰书社等各级文保单位,有陈葆善宅等10余处文物点和历史建筑。还新建了非遗馆、文化创意工坊,临街店铺立面、路砖、巷弄新添清末、民国的多元风格及孙诒让引进人力车的铜像街景。市民可听一听乡音、看一看本土戏曲、观一观民间收藏馆。

心兰书社“心香一瓣,兰室千秋”,是清末瑞安书法家池志澂题写心兰书社的楹联,芳香风雅的建筑名字带有深远的意义。尽管心兰书社坐落在路的西向末端,却是这条几百米的路上建造时间最早的一座文保单位。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清同治十一年(1872),因深感瑞安僻处“浙江尽头”“苦无书读”,许启畴带领陈虬等20余人“心香一瓣”捐钱、捐书、购买田地,共建心兰书社。从此,寒门学子人人皆可在此有书可读。心兰书社犹如深谷兰花,在喧嚣的尘世中守护自己的那份坚持。

连续几年之内,社中有陈国桢、陈虬、陈黻宸等8人蝉联科举。许启畴去世以后,陈虬等为继承其志,在光绪十九年(1893)买地扩充为“心兰书院”,制订章程,教读子弟,为乡邦培养人才。这些事情,不是考证古事、做学问的功力才得到的荣耀,陈虬在《拟广心兰书院藏书引》有记:“吾乡南宋永嘉之学称极盛,然皆得之师友讲肄之功,届今七百余年。山川之气,鬰久必发,必将有慷慨闳达之材,起而重修其学,广仆等所不逮者,于书院乎基之。”可见,以藏书楼体系而言,此时的心兰书社已经从单一藏书楼发展为书院藏书楼,这种书院教育职能为当时瑞安传统文化的优良风气和培养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2011年,心兰书社列入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历时120天的落架整体保护抢救性修缮工程。

2014年9月完成布展,百年书社再次对外向公众开放,以求尽量真实展现历史文化。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2018年,入选浙江省第二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诒善祠塾

清光绪元年(1875),心怀家国情怀的能臣孙衣言担任湖北布政使期间,选择了杨衙街宋都桥西南边的太平石营建他的新居、祠堂、诒善祠塾等。聘请祠塾经师、蒙师各一人,教育各房子弟与外族之人,乡绅张棡、剧作家洪炳文、儒士林骏都曾是诒善祠塾的塾师。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修缮中的诒善祠塾

塾内订立《塾规十二则》《诒善祠塾课约十则》《训蒙教法七则》,还开辟藏书室,备有各类藏书五六千册。同时,孙衣言在祠塾内进行他的“复兴永嘉学派”大志,辑印《永嘉丛书》等地方文献。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瑞安天算学社旧址

诒善祠塾落成四年后,孙衣言有引退之意,以病重不能担任太仆寺卿一职返回瑞安。光绪二十五年(1899)三月,52岁的孙诒让在这座祠塾里又成立了瑞安天算学社,约有社员十余人。

利济医学堂

利济医学堂于清光绪十三年(1885)创建,原名“利济医院”,后设“诊室”“药房”“药局”“学堂”“鲜药圃”等。创办人陈虬、陈黻宸、陈葆善、何迪启等4人谋求“读遍经书万卷,不如栽药一区”的先进理念,除了学习中医经典,还汲取欧美办学制度与方法从事中药炮制实验。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4位创办人以股份搭股经营、发行股票运转的方式,并没有给“利民济世”的医院、学堂、学报带来众多的赢利,在陈虬去世前后相继停办。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历史沧桑,利济医学堂破败不堪。临近千禧之年,瑞安成立抢救维修领导小组,后又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维修工程自2001年7月开始,至2002年8月竣工,历时一年又十八天。修复了门厅、西厢房和主楼,恢复东厢房和药物种植园地,主楼前东西两侧新辟花苑,药物园北增建管理房。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2006年5月,以“利济医学堂”之名申报并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海楼

孙家追求“退思补过,时还读书”,孙衣言在结束职官生涯之后建造的这座藏书兼居住的园林,不经意间百世流芳。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玉海楼(含孙氏故居),是孙衣言在清光绪十四年(1888)专门为次子诒让建造的藏书之所,后又建故居,孙氏家族在里面生活。这是孙衣言继太平石孙宅之后营建的新居。

百年老楼,很多历史故事在发展。

1964年,百年玉海楼迎来了甲骨文字学的后学郭沫若,留下了“甲骨文字之学创始于孙仲容,继之者为王观堂,饮水思源,二君殊可纪念”的著名题词。

1975年,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站在了保护玉海楼的一方,夏鼐不仅是意见权威,也提供了实际工作上的庇护,为藏书楼保驾护航背后的众多大人物之一。

1996年开辟“孙诒让纪念馆”。当年11月,玉海楼(含孙氏故居)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玉海楼(含孙氏故居)启动了新一轮的维修工程,玉海楼正大门、半月池、后花园等焕发新颜。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1947年至2013年期间,玉海楼藏书分别转藏于浙江大学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瑞安市博物馆保存。

林庆云宅

民国23年至24年(1934–1935),一部宣扬地方先贤轶文轶事的《瓯风杂志》刊印出版,杂志封底从右至左分别署有瓯风杂志社址为“浙江瑞安杨衙街十六号”。杨衙街十六号就是林庆云宅。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林庆云是位乡绅,他捐出自己的住宅作为瓯风社的社舍。当时,16位先贤创办组织瓯风社,在这一座十六号的宅子里,出了24期《瓯风杂志》,构建了一个瓯风社学人群体。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1936年瓯风社同人仙岩雅集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民国《瓯风杂志》新刊号书影

2010年后,林庆云宅移迁建利济医学堂的东边,是市级文保单位。

陈葆善宅与抱遗堂

陈葆善宅距离陈葆善参与创办的利济医院不过几步之遥。比孙衣言出生晚了46年的陈葆善,家宅规模虽然没有玉海楼那么大,但他仍然把它打造成了“五脏俱全”的亦居、亦藏书、亦刻书的多功能居所。宅中设有私家藏书楼湫漻斋,取自于《淮南子》里的“湫漻如秋”之意,藏书、刻书的历史贡献不可忽视。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清光绪十年(1884),陈葆善24岁时,学医于陈虬。一年后利济医院创办。

2009年,陈葆善宅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与其一墙之隔的是陈葆善儿子陈准的居所及藏书楼抱遗堂。陈准是一位看似不起眼、实则传承了家风文脉的才子,其设立仿古印刷所,为民国时期的瑞安传统藏书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同时,抱遗堂也是瓯风社社刊《瓯风杂志》的售书处,也是瑞安仿古分局、温处仿古印书局所在,即“杨衙街五号”。

忠义街(公园路)上还有宋都桥、矮凳桥、塔桥、塔儿头塔……太多的前世痕迹,深入到了老百姓心中的记忆,它的政治、文化、经济气息,是瑞安千年古县当中不可替代的“历史隧道”。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塔儿头

温州瑞安新晋“网红”打卡地!几百米的街巷,惊喜满满


△叶茂钱收藏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