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四戰之地能不敗是他的本事,給兒子留了雷就是他的失誤

讀《晉書卷一百十八_載紀第十八_姚興下_尹緯》

姚興的下半輩子基本是內憂與外患中度過的。典型的各種煩惱伴隨,頭髮大把大把地掉。

外患方面主要是來自各位比較好的“老朋友”,西涼方面乞伏乾歸、沮渠蒙遜、禿髮傉檀三位活寶是典型的耍賴皮,大軍出動打不過就投降,大軍一走就繼續各種不服,在一千年前就把游擊戰的精髓領悟到了極致。姚興也是沒有辦法,要滅掉他們吧挺費周折,不滅吧始終是些隱患,誰讓西北窮呢,他們除了搶你的也沒別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方法(搶劫行業佔他們GDP的比重估計有一半)。

身處四戰之地能不敗是他的本事,給兒子留了雷就是他的失誤

這幾個雖然討厭但只是小蝨子而已,北魏方面剛剛吞併了後燕也需要時間進行消化,既然東面與西面暫時危險不大,那麼主要的問題就來自南方與北方了。

南方的東晉剛剛經過了一段動盪的歲月,桓玄篡位、劉裕崛起……本來人家也是沒有多少心思來關注你的,可是姚興老兄一直想擴大自己的宅基地,趁著人家各種不方便揩了人家不少油。你以為人家內亂會一直下去,沒有精力來報復你的時候,你的倒黴日子就快來了。劉裕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搞定了桓玄和一大批不聽話的人,騰出了手,這下報復就會如暴風雨一般到來了,“幸運”的是姚興把這個原子彈留給了自己的兒子。

如果說對於南方是屬於想侵略但沒有打痛對方的話,那麼對於北方完全可以說是自作孽不可活了。赫連勃勃這位兄臺當年被北魏逼著差點去著急見上帝,在這種情況下姚興善心大發救了他,可以說是姚興的支持給了他坐大的資本。沒想到赫連先生在強盛後,第一件想的事情就是要把原來的老闆給兼併了,沒有辦法,政治絕大部分時候就是這麼殘酷。

身處四戰之地能不敗是他的本事,給兒子留了雷就是他的失誤

有時候外患雖然嚴重,但是憑著姚興集團的勵精圖治暫時還能穩住,但是內憂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內憂說白了還是權力的分配問題,姚興的太子是姚泓,一位典型的偏文類人物,基本就是天天口頭上各種仁義道德,對於那種打打殺殺的稍微懂點但不是太在行,在大部分人眼裡他會是個“好”皇帝,但是比較柔弱。而內憂的另外一位主角姚弼個性方面恰恰相反,他是典型的屬武的人,不喜歡文縐縐的那種書生,就喜歡舞刀弄槍的,在當時這個大亂世來說他的用武之地比較廣泛,經常帶著人去砍敵人,英勇善戰,所以頗得姚興喜愛。

一般這種父親同時喜歡幾個兒子的,最最容易造成親族之間的互相廝殺了。姚興的運氣比較好,因為他死前來了個迴光返照,發現姚弼坐不住了,趁著還有一口氣為王朝解決了這個分裂的隱患。但是從長遠來看,姚泓接盤未必是最好的選擇,面對著雄心勃勃的劉裕他是沒有能力去對抗的。

身處四戰之地能不敗是他的本事,給兒子留了雷就是他的失誤

尹緯這位兄臺從小就聰明伶俐,非常的喜歡看各種宰相的書。他是第一批擁立姚萇當老大的人之一,所以屬於嫡系部隊。姚萇死後他就輔佐姚興,對內各種經濟政治建設,對外出謀劃策滅了苻登,可以說他就是姚興的首席謀士,也算是張良這種類型的人才吧。這種宰輔類人才看多了後,會發現這些人小時候基本都是才華橫溢、胸懷大志,帝王有傳承,但是宰相大部分還是靠著自己的實力上去的(中國社會不像西方,大權都是貴族世襲,至少中國的貧寒之士假如真是有才的話,還是有機會能進入最高權力中心的),所以這點來說這個職位基本都是當時社會上最頂尖的人才。但是這幫傢伙也都有另外一方面,比如王猛、張賓還有這位尹緯等,他們在窮困潦倒的時候都是天天燒香拜佛渴望天下大亂的主,這……也許只能解釋為他們不想平生所學浪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