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用绘本描述灵魂的模样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用绘本描述灵魂的模样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用绘本描述灵魂的模样

瑞典当地时间10月10日13点,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许,瑞典文学院宣布:

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获奖理由如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她叙事中的想象力,充满了百科全书般的热情,这让她的作品跨越文化边界,自成一派。”

彼得·汉德克

“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和许多人猜想的一样,这次颁奖会有一位女性作家,从1901年到今天,诺奖共颁发出112位获奖者,其中女性作家只有15位。那小编来着重介绍一下这位传奇的女性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托卡尔丘克生于1962年,是波兰第5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前4位分别是:显克微支、莱蒙特、米沃什、辛波斯卡。同时,她也是历史上第15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

在波兰这样一个具备深厚文学传统的国家,托卡尔丘克仍然能被称为“国宝级作家”,可见其功力之深。她曾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用绘本描述灵魂的模样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波兰当代最受人瞩目,也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之一,以神话、传说、史诗与当代波兰生活景致风格著称,作品很先锋。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入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

云南青年评论家、北京大学博士后邱建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从来都离不开人性的讨论,文学就是人学;其最核心的就是审美,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得到大家的认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通过百科全书式的写作来折射生活、历史和当代史,而彼得·汉德克作品选择的都是一些边缘化的题材,他善于从看似平凡但却有意义的视角来进行写作,在语言上也特别有魅力,有独创性。

众所周知,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出版过诗集、长篇小说等作品,但是其实她还创作过一本绘本,刚刚被山东画报出版社引进中国。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用绘本描述灵魂的模样

《遗失的灵魂》

山东画报出版社

这本《遗失的灵魂》被认为是她目前为止创作的,并引入中国的唯一一本绘本。它不但适合青少年阅读,还适合成人阅读。供人们在烦躁嘈杂的社会寻得自己的本真。

不同于一般作家连贯、线性的写作方式,托卡尔丘克的作品中,呈现出的全是一个又一个不连贯的“碎片”小故事和众多奇奇怪怪的人物她曾经表示:在步履匆匆的当代社会,这种碎片化的写作方式,也会更适应读者碎片化的阅读习惯。

在这本《遗失的灵魂》中,她也是从人们的步履匆匆开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如果有人能从高处俯瞰我们,他会看到,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汗流浃背的、疲惫不堪的人流,以及他们姗姗来迟、不翼而飞的灵魂......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用绘本描述灵魂的模样

《遗失的灵魂》插图

此外,托卡尔丘克创作最独特之处,在于她擅长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大量神话、寓言、民间故事融入作品中,擅长用客观而细腻的笔触,去书写人的细微的生存状态。

《遗失的灵魂》中,丢失了灵魂的主人公找到了一个睿智的女医生,女医生告诉他,他的灵魂走失了。于是他在原地等待,等到有一天,有人敲开了门。

躯壳和灵魂重逢,合二为一,之后的幸福托卡尔丘克又是怎么描写的呢?她写道:主人公把手表和行李埋了起来。于是,手表里绽放出美丽的花儿,像五彩缤纷的铃铛;行李箱中长出巨大的南瓜,于是他有了得以饱腹的食物。花儿是五彩缤纷的,似乎在揭示找到灵魂的主人公未来五彩缤纷的日子;巨大的南瓜,似乎想告诉人们,结果是那么令人满足。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用绘本描述灵魂的模样

《遗失的灵魂》插图

托卡尔丘克曾说过:我相信,每一代作家都试图寻找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世界。而随着世界的变化,这种描述的形式也必须改变。一方面,我们沉浸在传统中;另一方面,这种传统越来越狭窄,令人窒息,让人无法真正定位自我。因此,我们需要寻找自我的声音。

主人公杨找到了灵魂,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我的声音。相信未来与之见面的读者,也将能从《遗失的灵魂》中找到共鸣,找到自己的声音。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用绘本描述灵魂的模样

封面故事|《我爱北京天安门》

难忘的1949年(节选)

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用绘本描述灵魂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