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認為行測是測智商?行測真的是測智商麼?

為什麼沒人說高考是智商測試?行測就說是智商測試,是在給自己秀優越麼?智商真的能測出來麼?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距很大麼?難道智商一般加上長時間努力,行測也上不了80麼?


為什麼有人認為行測是測智商?行測真的是測智商麼?

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智商是什麼,測試的內容和行測是否一樣。如果兩個是不同的內容,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合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意上網做了一些智商測試,大部分網上免費的智商測試,都是和邏輯推理相關的,比如有圖形推理、數字推理等等題目,和行測的部分題型很像。

網址如下:

https://www.zxgj.cn/m/zhishang?t=1&ob=2

另外,我小的時候,去過醫院做過智商測試。印象中的測試項目有拼積木、圖版,圖形識別,數字推理等等。大致上和網上做的差不多。

我們看一下行測的考試大綱是什麼

我對比了國考近二十年的行測考綱,變化不是太大。

言語理解

2002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這種題型著重考察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所給的文字材料較長,主要是詞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比較複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準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干擾因素較多的情況下,比較準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

2009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應試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0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考試大綱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變化較大的是常識部分

從2002年的“常識部分涵蓋政治、經濟、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察應試者在這些方面應知應會的最基本知識以及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

到2008年的“常識判斷主要測查應試者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

再到2020年的“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

形成百科全書式——法律為主——百科全書式的循環。

分析了公務員考試的大綱,我們也知道,除了判斷推理和智商測試有重合的部分,其他部分和智商測試關係不大,例如

常識測試長期的知識積累

數量關係測試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有奧數功底的人佔優勢

資料分析測試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還有對材料的閱讀速度

言語理解依賴正確的解題方法,閱讀能力,詞語的積累

最重要的一點是,行測是壓力性測試,需要短時間做完一定量的題目,對思維敏感度和速度要求很高。

有些同學,高考數學成績非常好,但做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比較差,很重要的一點是,高考對做題速度要求不如行測高,可以有充分的時間慢慢計算和思考。行測不一樣,即使正確率很高,沒有時間做題,成績依舊很爛。

所以和智商測試相比,行測考察能力更為全面,行測學不好,也不要怪智商不行。

例如

有些人:言語理解讀不懂材料,讀完材料再看題目,啥也記不起來

答:想想是不是平時不愛看書,不愛看大長短材料?就算是打麻將,三天不摸牌就沒手感,閱讀能力就別說了,長期不讀書就會形成閱讀障礙。

有些人:做題太慢,算不對

答:資料分析都是加減乘除,學好速算和估算,大量做題提升速度。另外做事慢的性格也要改改,凡是抓主要,忽略次要。

有些人:常識不會

答:除了學培訓機構的常識課,很多知識點都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不愛看書學習,常識不好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