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家庭沒人帶幼兒年滿3歲方可上幼兒園

不少初為人父人母者常常為

3歲以下嬰幼兒的照護問題而發愁!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雙職工家庭難題

“小小孩”沒人帶入園難

今日下午,記者就這一問題採訪了瀋陽的龍鳳胎媽媽範女士。現如今,一家人照顧一個孩子都會忙得不可開交。像範女士這樣的雙職工家庭,同時照顧兩個不滿3歲的孩子,真的是一件耗費精力的事兒。

對此,範女士表示:“雖然現在瀋陽也有接受低齡孩子的幼兒機構,但相關資質和安全問題令人擔憂,而正規的可以接受‘小小孩兒’的幼兒園,又收費很高。如果單位能開辦託兒所,上下班帶著孩子去會方便很多,也更放心。”

像範女士種情況,在年輕父母中還挺普遍的。孩子2歲半至3歲才可以上幼兒園,而在這之前需要全程看護。在工作與生活節奏加速的趨勢下,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有了大量社會需求,成為年輕職場父母的“剛需”。

近日,瀋陽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招收2-3歲幼兒,鼓勵有條件的單位辦“託兒所”

,這一方案落實將解決年輕父母的燃眉之急!

《實施方案》提出今年各區、縣(市)建成1-2傢俱有示範效應、承擔一定指導功能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嬰幼兒健康管理率達到90%以上,嬰幼兒家長和看護人員接受科學育兒指導率達到95%以上。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照護服務機構

監控

24小時運行

確保全覆


瀋陽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多樣化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招收2-3歲幼兒;鼓勵商務樓宇內的用人單位,以單獨或聯合相關單位共同舉辦的方式,在工作場所或就近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有條件的可向附近居民開放。

同時,將規範發展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嚴格監督管理。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服務全過程、全方位、無死角監管。定期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服務質量、安全保障等進行考核評估。

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監控報警系統要24小時運行,確保嬰幼兒活動區域全覆蓋,監控錄像資料保存期不少於90日。依法實行工作人員職業資格准入制度,對存在虐童等行為的相關個人和直接管理人員實行終身禁入。

新建托育機構人均使用面積

不低於8平方米


《實施方案》提出,要全面落實產假、護理假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採取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為職工保留工作崗位等積極措施,為家庭嬰幼兒照護創造便利條件。為提供照護方便,用人單位應採取設置育嬰室、哺乳室,按照規定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積極措施,滿足職工照護嬰幼兒需求。機場、車站、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普遍建立母嬰室,為家庭照護嬰幼兒提供方便。鼓勵在社區開設托育點和親子園,提倡以社區為基礎、家庭互助式為輔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形式。

在規劃建設方面,將在城區新建居住區和農村新建居民區規劃、建設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並與住宅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可與配套幼兒園合併建設。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無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的,要限期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建設。新建、改建、擴建的托育機構,人均使用面積不低於8平方米。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其實,

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中,

大家都是在爸媽單位的託兒所里長大的。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1959年,遼寧,瀋陽市鐵西區的託兒所內,孩子們正在接受日光浴。(攝影 茹遂初/人民畫報)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1985年位於肇工街與啟工街的原瀋陽市鐵西區教工幼兒園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1972年6月 北京第三棉紡織廠的託兒所《人民畫報》

以前,不少工廠都自己開辦有託兒所、幼兒園。70年代的北京第三棉紡織廠是一家大型紡織企業,70%的職工都是女工。為了解決職工的後顧之憂,工廠建起了兩棟兩層樓的房子,開辦了託兒所幼兒園。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生了小孩的女工,度過了五十六天的產假後,就可以把小孩送到工廠的託兒所。託兒所接收五十六天到三歲半的小孩,三歲半到六歲半的孩子就可以進幼兒園。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包括保育員、炊事員和育兒老師)的工資和其他一些開支,都是由工廠的福利費中支出。因此,幼兒園收費低廉。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託兒所和幼兒園各有一個專門的廚房,炊事員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準備了不同的飲食,小孩子一個個吃得津津有味。紡織廠的女工都是三班倒,託兒所和幼兒園也實行“跟班托兒”,按女工上班的班次,一天24小時可以隨時接送孩子。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幼兒園的孩子們每天都有早操或者是戶外運動。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幼兒園老師還會教給他們唱歌、跳舞、畫畫、計算、寫字、手工等。這就相當於現在的興趣班。

能把上班和上幼兒園一併解決了,

真讓人羨慕!

聲明:

▍來源:遼瀋晚報(lswbwx)綜合瀋陽晚報;人民畫報、網絡

▍編輯:翁琦

▍執行編輯:夏璐

▍主編:周濤

▍圖: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南京廣電愛特森林慈善基金會溫暖啟程

每晚19:20-19:50

南京電視臺教科頻道

學在南京,看南京教育頭條

好消息!滿載70、80後回憶的“託兒所”要回來了,來看看他們準備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