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江的“非遺夢”:35載行數萬裡,足跡遍佈豫北村莊 | 張舒娜

因為喜歡,所以執著。30多年來,為了自己的民俗情懷,為了鮮為人知的民間藝術瑰寶,他熱情地奔走、忘我地工作,日夜揮灑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因為責任,所以擔當。30多年來,他為了保護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幫助非遺傳承人申報各級項目,對眾多非遺項目進行保護性發展,無怨無悔地行走數萬裡,足跡遍及豫北的村村落落……他就是濮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劉小江。

劉小江的“非遺夢”:35載行數萬裡,足跡遍佈豫北村莊 | 張舒娜

在中華文化的傳奇與深重之間,劉小江走得異常艱辛

劉小江,清豐縣人,現任濮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文博副研究館員。

他是一個徹底的文化人,是用生命在託付文化擔當與夢想的那種人。在濮陽,幾乎所有的文化圈頭銜都有他的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民盟濮陽市委委員、市政協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市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

已是不惑之年的劉小江,說自己就是一個最底層的普通人,所有的一切,都源於自己對文化的喜愛。

特別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痴迷

中華文化的神奇,源於圖騰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龍,正是誕生於濮陽。有了這個神秘的傳奇色彩籠罩,由此而續延的中華文明傳承,就多了許許多多讓子孫萬代引以為豪的故事。

一代代中國人在講述著先輩們傳承下來的故事,傳續著跟故事相關的一項項世代技藝。這些由技藝而生的故事,或由故事而來的技藝,就是劉小江最喜歡的事業:

非遺。

濮陽居中原交通要衝,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這塊大地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蹟。“中華第一龍”的考古發掘,將中華歷史文明從五千年向前推到了六千年,濮陽也因此贏得了“龍都”的美譽。

身為濮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的劉小江,在大家眼裡,就是一個傳承故事的人。而作為整個濮陽非遺故事的保護者和傳承者,多年來,劉小江也有了自己與非遺保護事業不得不說的故事。

劉小江的工作室,簡直就是一個非遺作品的文化博覽空間:年畫、陶瓷器皿、泥塑、傳統樂器、繡球等,這些充滿民俗氣息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品堆滿了他的工作室;民俗文化、宗教藝術、地方誌書等各類書籍擠滿了他的書櫥。因為沒有地方存放,他從鄉下“救”回來的木製四輪太平車、石盤、石磨至今還放在朋友的工廠裡,他盼著有一天這些民間的藝術精品能夠有個安棲之地。

這就像30多年來,他一直在為自己尋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安放為保護濮陽地區民族文化的赤誠之心一樣,不停地奔走於鄉村陌野之間,為保護和搶救民間、民俗和民族傳承文化而精耕細作。

30多年的心血,可謂人生“文化苦旅”的真切寫照。

因為熱愛毅然選擇

劉小江中學時代就非常愛好文學創作,對一切與文藝有關的東西都很痴迷,就是這種痴迷讓他放棄了所擁有的安逸生活,選擇到濮陽市群眾藝術館工作。1985年到群藝館之後,他繼續激情地奔走著,他說一直以來鄉下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緣於他童年時的鄉村情結。

他的童年是在豫北鄉村度過的,鄉村裡的溝溝坎坎、一草一木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困苦的歲月裡,是鄉村裡的泥人、泥哨、泥人模、布老虎、藍印花布、老式油燈、年畫、樸素的童謠伴他度過了歡快的童年,這些頗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在他美好的年華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為了繁榮新濮陽的文藝創作,培養文藝作者,劉小江付出了艱辛的汗水,甚至搭上了自己的健康。1987年11月,在舉辦一期創作班結束的最後一天晚上,送老師回招待所的路上發生了嚴重的車禍,劉小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為此還留下了後遺症。然而,在身體未痊癒的情況下,他又不顧一切地忙起了工作。

他對文化表現出的是熱愛,而不限於是一份工作。只有熱愛,才會當成夢想去追求。

痴迷詩歌精心整理

工作之外的劉小江,還是位鄉村詩者。他最熱衷的就是草、葉子之類脆弱而頑強的生命,詩篇裡字字句句充滿了關懷與溫暖之意。

說起詩歌的創作,劉小江坦言是民間歌謠為他的詩歌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他說他的外祖母會唱很多民間歌謠,從小受外祖母的影響,對民間歌謠有濃厚的興趣。為蒐集流傳在濮陽市的民間歌謠和民間故事,從1984年到1989年的六年間,他利用節假日深入鄉村作調查。每到一處,他都尋找當地的老人給他唱曲兒。不論是農家小院,還是田間地頭,他都要一字不漏地把這些傳唱在民間的曲兒記錄下來,最終精心整理出300餘首歌謠編輯而成《中國歌謠集成·濮陽市卷》。為了編輯好這個歌謠卷,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他十多次下鄉採風,在酷熱的三伏天,夜以繼日地工作著,因此榮獲全國藝術科學領導小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頒發的“全國民間文學集成先進工作者”稱號。

多年來的民間採風生涯,讓劉小江慢慢注意到民間工藝品的魅力,使他對民間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尋找民間工藝品,每逢遇到鄉村集市的廟會,劉小江總是想辦法走一趟,然後拎回來大包小包的寶貝。

有一年春節前夕,一個乾瘦駝背的老人拄著手杖,來找到劉小江說:“我是個搞民間藝術的殘疾人,叫朱春保,從小就喜歡藝術。”說完,他拿出一本《殘疾人藝術家作品集》遞給劉小江。劉小江翻看了一會兒說:“我們正在搞民間藝術普查,你正好趕上。”

朱春保是一名布藝手工藝人,心靈手巧,他的木雕、泥塑、布老虎製作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劉小江對朱春保說:“你行動不便,還是做布老虎吧,我感覺你的布藝活更好,多做一些,放到旅遊景點銷售。”朱春保說:“那我聽你的,我做一些後,你再給我指導指導。”

不久,朱春保高興地給劉小江打電話,邀請他到家裡看看。當天下午,劉小江來到朱春保家時,看到滿桌子的布老虎、泥人和泥哨,很是吃驚,有的工藝還填補了濮陽民間藝術品的空白,很有發展前景。朱春保聽後,高興得合不攏嘴,他說:“你這一來我的勁頭更大了。”

臨走時,劉小江告訴老人:“如今這種手藝太少了,你千萬不要丟了,一定要做下去啊,我會經常來看你的。”

木版年畫銘刻心頭

豫北神像年畫以其品種齊全、形象生動、色彩豐富、價格低廉而影響頗廣,其作坊主要分佈在濮陽、安陽、焦作、鶴壁、新鄉等市的30餘個村莊,其中以濮陽市的濮陽縣劉堤口村最負盛名。神像年畫達上百個品種,其規格大小不一,大者能遮半面牆,小者僅有成人的手掌大小。其中“五神像”“四神像”“三神像”“保家老奶奶”“財神爺”“關帝爺”“觀音”等銷量最大。面對年畫版流失的嚴重情況,劉小江不畏艱苦,騎車跑遍了濮陽縣劉堤口村,滑縣李方屯,內黃縣北海頭、元卜村、西梨園、觀寨、張拐等村,千方百計地尋訪藝人。他重視本地區的民間創造,不是用值多少錢去“忽悠”人,而是反覆囑咐群眾:“老印版是你們村的一個寶貝,有很高的文化價值,豈能用金錢去衡量它?老祖宗留下來的傳家寶要保護好。”他深切感到,豫北民間木版神像年畫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為了學習研究木版年畫的精華,蒐集木版年畫的有關史料,他多次奔赴天津楊柳青、河北武強、陝西鳳翔、開封朱仙鎮等著名年畫產地考察,購得的年畫放滿了櫥櫃。2001年濮陽龍文化節期間,他負責策劃舉辦的“全國民間木版年畫藝術展”轟動民間文化界,近千幅展品,開創了我國大型年畫展的先河,受到省、市領導的好評。他還無數次到內黃縣井店鎮、滑縣慈周寨、濮陽新習鄉等生產年畫的村莊尋訪,對所見的民間神像木版年畫情況進行考證對比。直到2005年8月16日劉小江的《褪色的木版神像——話說豫北民間木版神像年畫》一文發表於《中國文化報》,李方屯才因木版年畫逐漸顯露於世人面前。

同時,他不忘民間風情的考證和泥塑、陶瓷等藝術品的收集,痴迷沉醉於其中。在自己痴迷於民間藝術的同時,劉小江也漸漸意識到僅憑他一個人的收藏挽救不了民間藝術品的沒落,他現在需要做的是將濮陽市的民俗文化、民間藝術品展現給全省、全國甚至全世界,努力將地方非遺文化發揚光大。

一個電話引來奔波

大約2008年3月,劉小江在外出考察的途中接到一個電話,說是濮陽縣郎中鄉王海村出土了一堆點鰲山燈的小碗碗。得知此消息,劉小江馬上調轉車頭趕到現場。走到村頭,線索提供者王琦生老人已經領著一幫村裡的年長者在等候。

據王琦生介紹,前些時候,他們意外發現了80年前埋在地下的燈盞,大家都在回憶小時候辦鰲山燈會的事兒,爭取再點它一次。鰲山燈會源於明朝南京,後傳至北方,隨著時代的變遷,鰲山燈會活動漸漸絕跡了。如今真能讓傳說中的鰲山燈重新再亮起來,那該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於是,劉小江就鼓勵大家好好籌備。

當時,劉小江正負責市裡的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於是就把市裡要編撰民俗志的信息給大家講了一下,並建議把王海村的民俗整理出來。話剛說完,幾位老者就一致推薦王琦生老人來主持這項重要工作。

大約半年後,王琦生老人提著一個沉甸甸的兜子來找劉小江。剛一坐下,他就從兜子裡掏出來一大摞寫得密密麻麻的稿紙,期待地望著劉小江說:“劉老師,按你的要求,我把王海民俗寫好了,你給改改吧。”看著這摞足有20萬字的稿子,劉小江心裡既激動又有點過意不去,難以想象一位70多歲的老人是怎麼把它寫出來的。

接過沉甸甸的稿子,劉小江也彷彿接到了一個巨大的任務。於是,他連續兩個多月加班加點,把《王海村民俗》詳細看了一遍,並提出了修改意見。王海村離市裡有50多公里,王琦生老人為了這部書稿和申報鰲山燈會“非遺”項目,來回往返了無數次,卻樂此不疲。

2009年春節,王海村集資數萬元點了一次鰲山燈,百里之外的群眾都趕來觀看,人山人海;2010年,王海村“鰲山燈會”被市政府公佈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王海村“鰲山燈會”被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20多萬字的《王海村民俗》正式完稿付梓。

四處奔走忙於拯救

“一駕老馬車、一盞舊油燈,可能在今天早已沒有了用武之地,也值不了幾個錢,但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它們真實地記錄了一個時代,承載著一段歷史,是我們民族進步的印記,更是我們民族文化氤氳親情的載體……”劉小江這樣解釋他對民間老工藝品的一腔痴情。但他也意識到單憑自己的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想要拯救民俗文化就必須要讓更多的人瞭解、關注、參與到保護民間文化上來,這也是劉小江最大的心願,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2004年,他開始負責濮陽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在別人還不懂得“非物質”是什麼意思時,他就已得心應手地開展起了工作,濮陽市的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是在他的具體指導下申報成功的。同時,2003年以來他還擔任著市委宣傳部發起的“濮陽市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重要職務,全面負責搶救工程工作。沒有資金,他自己托熟人找關係,生法想點拉贊助,很多時候不得不自己掏腰包。他利用節假日、星期天,騎自行車或搭乘公共汽車,跑遍了濮陽五縣一區的村村落落,收集了大量頗有價值的民間文化資料。

2005年在濮陽日報領導的支持下,在報紙的重要版面開闢了民間文化遺產宣傳專欄,每星期他都要寫一篇文章介紹濮陽的文化遺產,並先後撰寫了8萬餘字的《濮陽市民間文化遺產資源彙編》《濮陽市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實施方案》等,其中《濮陽市民間文化遺產資源彙編》受到省裡的好評,被指定為全省民間文化資源調查的樣本。

2005年,為了對全市3000餘個行政村進行一次拉網式的民間文化普查,他策劃設計了一套符合濮陽特點的“濮陽市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普查登記表”,在印刷經費無著落的情況下,他託人找關係拉了7000元的贊助費,印刷了4000餘冊彩色版的“普查登記表”。通過這次大規模的普查登記,對宣傳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作,喚起人們的保護意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劉小江擔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該中心為全省第一個獨立的非遺事業保護單位,他自感壓力大,先後開展了“非遺進校園”“非遺進鄉村”“全市非遺展演活動”“非遺郵票發行”“全國首部非遺熱線電話”等活動,為“非遺”保護作出了貢獻。

不忘初心追逐夢想

在眾多頭銜中,劉小江只看重榮譽背後的文化本質。他說,陶醉於自己現在的工作環境,依舊是每天與文化、文物打交道,在非遺展示館看著一張張熟悉的圖片、一篇篇親切的文字、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徜徉在簡樸的展廳,看著親手培育的花果,有一種夢迴鄉村的感覺,這種感覺是自己嚮往的。不忘初心,一直在民俗傳承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就是自己的夢。

在長期的鄉村文化遺產調研中,劉小江先後發現了瀕臨滅絕的“楊韓村唱秧歌”“大弦戲”“劉堤口年畫”“南樂麵人會”“賈氏花鳥字”“大嶽莊剪紙”“五彩神衣”“東庵上舞老虎”等8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並積極主動為這些“非遺”項目想方設法尋找出路,現在這些民間文化遺產已得到保護。他負責徵集民俗展品近千件,先後舉辦民俗圖片、老字號圖片展覽8次,完成了民俗展覽陳列大綱、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大綱等工作。

多年來,劉小江撰寫了20多篇文化遺產保護論文,先後刊登在《中國文化報》《文化月刊》《文史月刊》《天工》《大觀收藏》《文化研究》等報紙雜誌,撰寫主編出版過《東北莊雜技》《冬天裡的遐想》等十多本圖書。

劉小江認為,雖然濮陽市在民間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必須認識到,時代在飛速發展,在新的形勢下,濮陽民間藝術發展還存在著諸多困難:一是民間藝術產業面臨轉型,要積極調整心態、迎接挑戰、尋找機遇;二是民間藝術要樹立品牌意識,積極創新,和市場接軌,作品要適應市場的變化;三是民間藝術家要積極培養傳承人,讓民間藝術後繼有人。民間藝術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不模仿、不跟風。工藝產品要精益求精,以適應現代化市場的需求。廣大民間藝人也要提高商標保護意識,加大對民間藝術的宣傳力度。同時,利用電商平臺、展銷會等多渠道開拓市場,以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一分汗水,一分收穫。30多年來,劉小江為了自己的民俗情懷,為了鮮為人知的民間藝術瑰寶熱情地奔走、忘我地工作,無怨無悔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不能讓民間文化隨風而逝。”這是劉小江的信念。

“每當感覺肩頭的擔子很重、很無助的時候,就會想想這些文化寶藏將漸漸遠去,這時候就會有一種責任和力量支撐起自己、激勵著自己堅持下去。”

劉小江正以非常的精神,向著他絢爛的“非遺夢”前行,始終不渝……

作者簡介:張舒娜,作家、策展人、媒體人、主任編輯,現供職於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