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瓦振含有怎樣精彩故事

武安瓦振含有怎樣精彩故事

成語有“武安瓦振,”歷代詩詞名家亦有關於“武安瓦振”之膾炙人口詩句詞章。如唐朝大詩人李白之“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南北朝文學大家、大詩人庚信之“武安簷瓦振,昆明猛獸奔。”清朝外交家、詩人黃遵憲之“笑激屋瓦飛,炮轟庭柱裂。”還有清朝之時仁人志士丘逢甲英雄豪情之抒發:“震地瓦聲飛漢屋,南空鞭血斷秦橋。”所有這些名人名詩,皆以“武安瓦振”之義為詩意,為意境,直抒胸臆,成為名句。

武安瓦振含有怎樣精彩故事

武安瓦振,此詞典源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上載:“秦軍軍武安西,秦兵鼓譟勒兵,武安屋瓦盡振。”意思是在武安城西近郊處,秦軍擂鼓吶喊助威,聲勢浩大,連武安城的的屋瓦都震動了。此應為見諸於文字史料最早記載,應為“武安瓦振”典語出處。

“武安瓦振”之成語故事,同詞典出處基本相同,只是將“武安振瓦”改換為“武安瓦振,”更加突出詞之本義。武安瓦振,字義應為武安城內房頂上的瓦都振動了,形容意應為軍威聲勢浩大。

武安瓦振含有怎樣精彩故事

公元前269年,戰國時期。秦國相繼擊敗齊國、楚國後,兵鋒直指趙國。出師須有名。秦昭王以趙國不履行換城協議為名,派大將胡傷,跨過韓國上黨即今山西長治,猛攻今山西和順,進攻勢頭猛烈,意圖直取趙國都城邯鄲。軍情緊急,趙惠文王召文武大臣商議,先問名將廉頗,再問大將樂乘,問“可救否?”兩位大將皆言不可救。於是,存心想派兵援救的趙惠文王又召問趙國名將趙奢,問是否可救?趙奢慷慨對言:“其道遠狹……將勇者勝。”此大概為“狹路相逢勇者勝”之出處。趙惠文王聽趙奢言,一掃心頭雲霧,大喜,以趙奢為帥,統軍迎戰秦軍。

趙奢得令,統趙軍精銳,風馳電掣出邯鄲,向西,朝武安方向急速行軍,以迎擊秦軍。趙奢出邯鄲三十里,曾傳軍令,有諫阻者斬。堅定意志,抗擊秦軍。趙奢採取策略,以逸待勞,先堅壁不出。秦軍在武安城西,應是現在東、西廣村及格村,或東、西馬莊及杜莊一帶,擂鼓吶喊,以助軍威,其聲勢浩大,聲擊長空,連武安城內屋簷屋頂上履蓋的“青磚綠瓦”都己震動,都欲震碎了。趙奢看準時機,急馳奔襲,大敗秦軍。兩軍兵器撞擊聲,戰馬嘶鳴聲,將士吶喊廝殺聲,交織在一起,又是聲聲穿長空,聲聲震耳聾,聲聲使武安城內及相鄰村莊屋瓦抖顫振動,直使欲碎。可見戰爭慘烈,聲勢浩大。此役,趙軍大勝。

武安瓦振含有怎樣精彩故事

“武安有瓦振,易水無寒歌。”燕趙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自古亦不乏慷慨悲歌故事。武安,作為燕趙大地之“趙地”中心部分,自是同樣不乏英雄故事,慷慨人物。唐朝大詩人李白有詩為贊:“傳聞武安將,氣震長平瓦。”至少在趙國大將趙奢麾下戰將,有武安籍將軍,一馬當先,奮勇向前,驍勇善戰,揮劍,執戈,為保衛家鄉,捍衛趙國,氣勢如虹,英勇無畏,拼殺在戰場。壯哉,壯士!美哉,勇士!武安瓦振,一段歷史故事,一場精彩壯烈戰鬥,一段保家衛國壯歌。2018年12月12日寫成(原創)於小雅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