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如何解決傳統線下教育的頑疾問題

對於在線教育這種教育模式而言,如果要衝擊傳統模式,那麼就勢必要解決傳統模式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此,才有生存的土壤。

在線教育如何解決傳統線下教育的頑疾問題

很多遠程辦公產品怎麼也沒想到,一隻蝙蝠引發的“蝴蝶效應”讓它們得以進入眾多國民的手機。而這些人,尤其是很多學生黨,也沒想到,疫情隔斷了他們的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卻沒能隔斷他們和學習的聯繫。因為疫情影響,很多學校都選擇使用網課直播的方式去保證教學進度不受影響。困在家裡也沒能逃脫學習的夢魘,很多學生黨將這個怨氣發洩給了那些遠程辦公產品,並跑到應用商店,瘋狂刷差評,讓人大跌眼鏡。

在線教育如何解決傳統線下教育的頑疾問題

因為疫情被迫轉移到線上的教育只是暫時的現象,傳統的教育終歸還是會回到線下模式。許多老師和學生也已經感受到,這種線上教育模式相比線下,沒有明顯優勢。按照互聯網產品的邏輯,如果你的產品不能體現獨特的優勢,我為什麼要用這個產品呢?

傳統教育模式的問題

對於在線教育這種教育模式而言,如果要衝擊傳統模式,那麼就勢必要解決傳統模式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此,才有生存的土壤。那麼,傳統教育模式到底存在哪些問題呢?在這裡,我們僅舉一例。

在傳統學習模式中,通常是一個老師同時教導幾十號學生。對於老師而言,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他們很難以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別提發現每一個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在哪並針對性輔導提高。比如,一個學期課程上完之後,老師希望知道每個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如果通過佈置練習題的方式去檢驗,老師是不是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去逐個分析學生的做題情況並精準的找到問題所在呢?接受過傳統線下教育模式的我們應該清楚,這是很難的。而對於起輔助作用的家長而言,要麼是沒時間,要麼是沒有那個能力去完成這任務。在傳統教育模式下,這個問題是長期存在的,並且沒有很好且可複製的解決方案。

在線教育如何解決傳統線下教育的頑疾問題

不過,對於在線教育產品而言,這個問題似乎就不是問題了,互聯網的技術手段會成為解決頑疾的良藥。接下來,我們來一起聊一聊。

在線模式

要想實現對學生效果的學習分析,那麼首先,我們得讓產品實現在線練習的功能,產品需要一個龐大的習題庫。通過大量的練習,讓學生去鞏固課上的學習。

練習不是終極目的,我們最終想要的是通過練習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在產品中有一個術語——用戶畫像。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分析出他的優勢和劣勢。而用戶畫像,就是將用戶標籤化,即給用戶貼標籤。比如,通過畫像,發現某個學生的弱點在“四則運算”這個知識點,另外一個學生的弱點是“兩位數的乘法”。那麼很顯然,用戶的標籤就是題目所屬的知識點。

這裡,需要用知識點對題庫中的題目標籤化,即給題目貼標籤。這就需要在後臺給題庫上傳題目的同時,給每道題打上標籤。完成這個工作,我們會得到類似這樣的一個數據表。

在線教育如何解決傳統線下教育的頑疾問題

在題庫標籤化之後,如何實現對學生的用戶畫像呢?前面我們說了,需要學生完成大量的在線練習,而學生對每一題的練習都有對與錯的結果。產品要做的就是將學生所有做錯的題目所屬的知識點做統計和分析,即可得到學習薄弱點在哪。比如,通過統計分析發現,某個學生一共做錯了100道題,這100道題包含的知識點包括四則運算、兩位數乘法、分數小數轉換、無限循環小數。其中,其中四則運算錯了52次、兩位數乘法錯了1次、分數小數轉換錯了17次、無限循環小數錯了30次。然後,產品可以將統計分析結果以可視化圖標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老師和家長,讓三個角色都可以清晰的知道學習情況。

在線教育如何解決傳統線下教育的頑疾問題

盈利

對於產品來說,到這一步顯然還沒有結束。對於互聯網公司而言,除非是公益項目,不然都要考慮盈利這件事。那麼對於這種在線教育產品而言,如何盈利呢?

在線教育如何解決傳統線下教育的頑疾問題

試想,在上述模式下,產品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精確的實現對每個學生的學習分析,而這種分析是傳統教育模式解決不了的。如果在實現畫像之後,產品能順勢推出針對弱點知識的提高練習,而這種練習是收費的,比如,一份“四則運算”知識點的提高題是9元、19元之類的價格,你猜家長會不會樂意掏這個錢?甚至,查看學生弱點分析的功能本身就是收費的,家長應該很樂意會這個功能付費。畢竟,只花一頓飯錢,就可以查看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何捨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