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很多人都是從光之教堂開始瞭解安藤忠雄的,在安藤忠雄的所有教堂中,光之教堂無疑最為璀璨,建築風格、意境、光影都十分值得人深思。

安藤是與眾不同的,在他的每一個建築中,你都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他強調與自然的結合,無論是與水同生的水之教堂,還是藏匿於黑暗之中的光之教堂,都是自然中的建築,當然也有建築中的自然。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安藤忠雄的著名作品很多,每一個都值得我們去思考,不僅僅是建築本身,還有對背後的文化的認可或是批判。今天我們便來光之教堂一遊,隨著安藤忠雄一同來感受一下光與虔誠。

一、安藤忠雄

作為日本近現代野武派中最出名的一位,安藤忠雄對於建築有著十分的熱愛。所謂野武派就是沒有老師自學成才的人。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日本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比如他們認老師,一個出名的老師會給你帶來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好處,就像日式拉麵、壽司等方面,這也就是所謂的拜師學藝。一位社會地位高的老師,他的學生也會受人敬重。

當然在建築界也是如此,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安藤忠雄能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築大師是十分不容易的。他所有的知識和理論都是來自於書籍和旅途。我確實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即使條件困苦、經濟拮据,但是安藤還是憑藉著自己的勇敢和無所畏懼在建築界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安藤是在初中的時候接觸到建築的,在一個破舊的二手書店裡,他第一次看到柯布西耶的建築書籍,便喜歡上了建築,對這位大師更是十分崇拜。於是他常常光顧這家書店,只為在那個只有他知道的角落裡汲取著知識,仰望著自己的建築夢。

儘管他從未見過這位建築大師,但是他的書是他走上建築道路的啟明燈,在安藤攢夠了錢之後,把柯布西耶的書全部收藏了起來。但是由於家中拮据,他並沒能上大學專攻建築。而是做司機、職業拳擊手來養家餬口。

安藤做拳擊手出站的次數寥寥無幾,戰績也平平無奇。但是卻給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出國。在此之前,一直為錢奔波的安藤從未有過餘錢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唯一能觀賞建築的方法便是柯布西耶的書。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他隨拳擊隊一同去泰國參加比賽,這一次出國讓他看到了日本以外的世界,從二維的圖畫變成了三維的建築。之後他自己又攢錢出國,卻幾次旅途不順。這一來二去,他在旅途中看到了自己在書中學到的知識。

正如他所說:

“當我置身於羅馬萬神殿的時候,我才真正知道,何謂空間感。”

這種讓人震撼的空間感撲面而來,莊重、嚴肅、神聖的光從天井灑落,彷彿在這裡可以洗淨人的心靈一般,歷史的厚重感更讓人不得不深思。這更是讓他堅定了建築之心。

二、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成名作,是他教堂三部曲(風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著名的一個。論風景,光之教堂稍微遜色一些,但是光影效果確實這三個裡面最有意境的。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光之教堂坐落於大阪府茨木市,規模較小,約113平方米,大約能容納100人,於1989年竣工。而且還獲得了由羅馬教皇頒發的二十世紀最佳教堂獎,無疑是對該教堂的神聖意境的肯定。

與其它兩個教堂比起來,光之教堂的位置確實不佔優勢,而且規模也有極大的限制,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安藤的設計,既然外部無法再做修飾,那麼就將建築重心放到內部

與安藤忠雄以往的作風一致,他的建築中沒有多餘的修飾,用長而狹的走廊來迫使人們一個人走完長途,然後再利用光影效果來創造出獨特的意境,最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景色——陽光和自然。光之教堂也是如此,受到場地的限制,光成為了教堂裡唯一的主角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安藤有幾個建築原則,這是他這麼多年都信守的原則:

  • 首先,就是一定要用真實可靠的材料

正如光之教堂,採用的是清水混凝土,雖然美觀不及,但是這樣的建築給人一種蕭瑟的感覺,彷彿與世隔絕一般。

  • 第二,就是完全使用正宗的幾何形式

這種幾何形式的利用,更能體現出空間感。不論是早年的住吉長屋、還是著名的地中美術館、又或是我們今天所講述的光之教堂,都是非常標準的幾何圖形。標準的幾何圖形,可以很好地與自然相融。幾何圖形成了自然的構架,自然成了點綴幾何的最好景色。而且由幾何圖形構成的建築,可以藉由光影的變換來突出空間感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光之教堂中也是如此,隨著太陽的升起與落下,十字架的位置也時刻發生變化,在同一個空間裡,光影的變化能讓人對空間更有感觸

  • 第三,就是自然

安藤的每一個作品都不只是單獨的一個作品,他的作品裡有自然的痕跡,還有歷史的底蘊。但是安藤所謂的自然,不是人工種植的樹木花草,而是純天然的自然,就像風、水、陽光、還有周圍原本的植物。這樣的自然的與幾何相交織,製造出的效果才是真正的美。

光之教堂中也有體現,除了光溜溜的不具有美感的清水混凝土以外,裡面的設計也十分清水,並沒有奪人眼球的裝飾。只有與自然相接十字架,光從十字架縫隙中溜進來,這樣的設計雖然簡單,但其中的韻味卻十分值得人深思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記得安藤曾說過一句話:

“我所能做的就是把現代建築往前推一點,去挖掘他的可能性,去使用那些被人遺忘的東西。建築必須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與城市和社會發生關聯,避免沉溺於諸如歷史或符號學之類的處理技巧。”

每一個建築的背後都有一段歷史,適度的使用並創新才是發展之道。過度的沉溺於每一個地區的歷史底蘊顯然是不現實的,不僅僅禁錮了自己的發展空間,而且創造出來的也不過是一個仿製古建築卻並未成功的作品罷了。

過去的是歷史,今後的是未來。每一個時代的環境都不同,我們需要在建築裡找到那個時代,更要超出那個時代,看未來的發展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直擊眼球的光芒,人生的意境

光之教堂間雜在住宅區內,而且外部也並沒有顯著的標記,只有一塊不起眼的木牌。教堂的入口十分平常,順著長長的走廊一直走,走廊的寬度只夠一個人走,儘管安藤不信教,但他對於人生的思考確實獨有一番風味。

正如他所說的:

“在旅途中,獨自一人步行是最重要的。”

或許他就是為了創造一個讓人獨自行走的環境才特意設計了這樣的走廊。一個人在路上行走,不正是人生的常態嗎?人生的道路上,不過就是一人獨自前行,邊思考邊行走。我們總會遇到很多困難,此時應該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自己的人生。或許這便是安藤設計這條走廊的原因。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在他的其他很多作品中也有同樣的設計,他在旅途中學習,學到了自己熱愛的建築,將圖畫變成立體的。在面臨著不同環境時,人的心情也會有所不同。黑暗的環境更容易讓人思考,空曠的環境更容易給人一種錯覺——人本是世間一粒微小的塵埃。

旅途就是最好的途徑,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背景和歷史,觸發人內心的柔軟。也正是因為如此,安藤忠雄才人為創造出這樣的狹窄環境來促使人思考。因此,建築不僅僅是建築,更是一種自我淨化的過程

在這樣狹長的走廊裡,昏暗不明,踩著木質的地板,聽著自己的腳步聲,慢慢走向教堂。在視覺受限的情況下,反而更能聽清心裡的聲音。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日本人崇尚黑暗,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在早期的日本,長屋非常普遍,這種狹長型的房屋中間採光極差,於是很多日本人都是在黑暗中摸索成長,久而久之,他們習慣了黑暗,甚至對黑暗形成了一種崇拜。

安藤自然也不例外。光影充斥著他的每一個建築,黑暗自然也如影隨形。光之教堂裡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以自然光製成的十字架了。沿著昏暗的走廊一直走,眼睛已適應了黑暗的環境。這時,出現在面前的光便成了世界上最亮、最聖潔的光。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這不就是教堂的意義嗎?給人的心靈進行洗禮,給人的信仰注入力量。

這不也是人生的意境嗎?儘管會有低谷、沮喪和懷疑,但是不要放棄心裡的堅持,最終定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正如安藤忠雄所說的:

“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從遠處凝望著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

這不也是光之教堂的意義嗎?看著光從縫隙中灑落,仰望著、期待著,想從這光裡尋找自己的信仰,然後用一生去相信,在堅持自己的信仰的時候,才能真正體會人生。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這不僅僅是對於教徒來說,對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如果一直待在光裡,便體會不到光的美麗與聖潔。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每一次,我們會質疑自己,甚至放棄自己的信仰、興趣或是目標,但是如果在這一次黑暗中出現了一點光芒,或許結果會完全不一樣。

我相信這個教堂的設計不僅僅代表著安藤的設計風格,更能體現出他的人生觀。他的人生也並非一帆風順,在黑暗中摸爬打滾,靠著對建築的熱愛而一步步走向光明。

光之教堂裡還有一處值得稱道的地方——臺階是往下走的,站著的神父與坐著的信徒是一樣高的。從歷史上來說,神父是信徒與神連接的紐帶,他的地位是神聖的。但是在光之教堂中卻不一樣,神父和信徒一樣,都是平等的,沒有誰更高尚。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安藤也在演講中曾經說過:

“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岡,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神父站的比信徒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臺階是往下走的,神父站著與信徒坐著是一樣高的,這樣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這才是光之教堂的精華。”

總結:

這樣一個十分不起眼的建築,沒有華麗的材料、也沒有浮誇的設計,但是裡面蘊含的意義卻值得人深思。建築不單單是一個建築,它是歷史沉澱的精華,是自然與建築的結合,更是淨化人心的光

我相信建築不單單隻一個物體,優秀的建築師不只是會設計和作圖,更是一個藝術家、歷史學家、生態學家,甚至是一個心理學家。所以才能統籌一些原本不是完美的元素,將其用一些特殊的、出人意料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完美的而令人遐想的意境。

光之教堂:混凝土中的藝術,在光影中領略建築背後的歷史底蘊

建築的美,不單單體現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建築師所要表達的意境。一個材料精美、外表奇特的建築或許可以讓人眼前一亮,但是一個含有獨特意境、與眾不同的建築才能經歷時光的洗禮,才能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

這不也是人嗎?或許光鮮亮麗的外表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但是有著高尚品格才是真正好的,所謂人的內在就像茶,越是高尚越是香醇。這就是安藤忠雄,用真實卻不華麗的材料,用自然給予的最好風景,給我們能創造出一片淨土,淨化我們被浮世所侵擾的心靈

如果將來有機會去日本,一定要去一次光之教堂,一個人孤獨卻充實地走完這段旅程,即使不是虔誠的信徒,卻也能夠從這段旅途中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努力追尋希望。即使在黑暗中也要相信自己,堅持自己的理想,終有一天,我們會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併為之付出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