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之怪狀:幼兒園大班成空班,尤其是公立的,園長無可奈何

我家有個今年下半年就要上小學的娃,據我瞭解去年上半年,我娃所在的幼兒園大班裡三十個孩子,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家長決定不再上幼兒園,而是直接轉到校外幼小銜接班。也就是說,幼兒園大班將成空班,尤其是嚴格按照國家政策,幼兒園階段不教拼音加減法的公立幼兒園。

對此園長年前曾在會上無可奈何地說,孩子的幼小銜接不在於學了多少拼音加減法,而在於習慣的養成、數學思維的培養,不上幼兒園大班而去學前班,其實弊大於利。可目前的大環境下,又有多少家長敢安之若素,讓孩子自在地“浪費”這關鍵的半年或一年時光呢?

學前教育之怪狀:幼兒園大班成空班,尤其是公立的,園長無可奈何

但進了幼小銜接班,真的就是進了保險箱嗎?

在學前教育領域頗有建樹的教育專家錢志亮教授曾說過,家長千萬別覺得,上了幼小銜接班就是在進行幼小銜接。幼小銜接的內容可不止如此。如果把小學學習當做長跑,認識些常用的拼音漢字和基本的加減法,只是在起跑線上領先了一小步。不想後繼乏力,落得“一二年級領先,三年級開始落後,四五年級泯然眾人矣”的結果,培養孩子的學習品質是重點。

具體該培養哪些學習品質?

好奇心、堅持性、積極主動、承擔責任、學會合作、追求榮譽,這些都是能激發孩子學習內驅力的良好品質,但培養這些品質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孩子幼小銜接的重要關口,這些品質的培養很容易讓家長無從下手。錢教授指出,想要讓孩子順利進入小學階段,家長還可以選擇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培養好了,還能向學習習慣遷移。

生活習慣為什麼會向學習習慣遷移?

先來看一下習慣的形成機制。習慣是指孩子在某一特定條件下自發自動地進行某些活動的傾向。比如晚上開始刷牙,孩子就知道,接下來該洗漱睡覺了。若一個孩子在生活中有整理物品的好習慣,他在上小學後,也同樣會將自己的書包整理得很好,書桌也會收拾得乾淨整潔,這就少了很多找東西找不著,鉛筆橡皮亂丟的煩惱。這就是生活習慣到學習習慣的遷移。

學前教育之怪狀:幼兒園大班成空班,尤其是公立的,園長無可奈何

那麼幼小銜接階段,該著重培養孩子的哪些習慣呢?

規律生活很重要。學齡前孩子的規律生活應該做到:早睡早起、一日三餐按時吃,不亂吃零食等。不要小看早睡早起這個習慣,很多孩子上小學難適應,主要原因就是睡得太晚早上起不來。家長為此和孩子發脾氣,孩子被訓哭,一天的開頭就是混亂的、不愉快的,怎麼能把這一天給過好?

家務活積極參與。孩子積極參與家務,不僅能鍛鍊手指的精細運動能力(比如擇菜、剝豆子),提高以後寫字速度和準確度,還能對家庭有主人翁的自豪感。

自己的事獨立完成。不少孩子入小學後,常常因為自己的事不能獨立完成而遭家長詬病。書包要家長背家長整理,作業要家長催著寫,甚至有的孩子連學習都覺得是給家長學的。家長陪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應從生活習慣入手:孩子的襪子內褲自己洗、衣服自己穿、吃飯自己端、書包自己整理......這樣才能不養廢一個孩子。

學前教育之怪狀:幼兒園大班成空班,尤其是公立的,園長無可奈何

生活習慣的培養需要打持久戰

人們常說“28天養成一個習慣”,但實際上,28天的堅持只是養成了一個固定的行為,想要養成像睡前刷牙洗臉那樣自然而然的習慣,至少要100天。時間如此之久,若無正確方法,恐怕連家長自身就先半途而廢了。

想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可藉助檯曆式兒童自律表。一週一頁,可先記錄下需要培養的好習慣,每天根據完成度決定是否貼星星。這樣就將習慣“可視化”並變得易於操作。孩子為了得到星星,也會主動配合家長,增強行動力。家長可提前和孩子商定好,攢夠多少星星可兌換什麼樣的禮物,這樣孩子行動的勁頭就更足了!

學前教育之怪狀:幼兒園大班成空班,尤其是公立的,園長無可奈何

一本臺歷十來塊,也就是一杯咖啡的錢。少買一杯咖啡或奶茶,就能換來孩子的幾個好習慣,為孩子的學習成長助力,還是十分划算的。

學前教育之怪狀:幼兒園大班成空班,尤其是公立的,園長無可奈何

如今不少孩子宅在家裡沒去上學,正好抓住大塊時間培養好習慣的時機。給娃買本自律表,開啟小學前的好習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