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僅有的3塊玉璧,價值連城,卻被農村小孩拿著滿街跑!

1983年,有一位外鄉人偶然經過一個小村莊。走著走著,他突然感覺自己被撞了一下,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小孩子。孩子見他回頭看著自己,臉上一紅,說道:“對不起,叔叔,我剛剛只顧著走路,沒看到您。”

外鄉人注意到孩子手裡有塊圓形的玉佩,於是問他:“孩子,這玉佩你是從哪裡拿來的?”“爸爸在村外挖磚的時候發現的。”商人盯著這塊玉佩:只見上面雕刻著一週淺浮雕蟠龍紋,內環上有若干乳釘,還雕刻著一些文字,他不由看呆了。

全國僅有的3塊玉璧,價值連城,卻被農村小孩拿著滿街跑!

全國僅有的3塊玉璧,價值連城,卻被農村小孩拿著滿街跑!

孩子手裡拿著的,是一塊東漢時期的玉佩。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玉十分重視。遠古時期,中國人就曾將它作為祭祀神明的工具。隨著人們審美的提升,人們又開始將它看做是一種配飾。人們將挖掘出來的原石加以打磨,製作成特殊的形狀,戴在身上。

全國僅有的3塊玉璧,價值連城,卻被農村小孩拿著滿街跑!

全國僅有的3塊玉璧,價值連城,卻被農村小孩拿著滿街跑!

西周時期,周王室又將玉器和禮儀聯繫在一起,因此才會有“君子無事,玉不去身”的說法。貴族們普遍佩戴做工精美的玉佩,用以顯示身份,並約束自身的行為,使之符合禮儀的標準。發展到漢朝時期,由於社會生活日益富裕,玉器開始繁榮發展。此時的玉器風格,以雄渾博大,自然豪放為主要風格。漢代的工匠們只用區區幾刀,就能為玉器注入生機,因此此時的玉雕技法又被稱為“漢八刀”。

全國僅有的3塊玉璧,價值連城,卻被農村小孩拿著滿街跑!

全國僅有的3塊玉璧,價值連城,卻被農村小孩拿著滿街跑!

孩子手中的東漢玉佩,被稱為“宜子孫”玉佩。

古人一向重視子嗣繁衍,因此創作出了這種特別的玉佩。這種玉佩上通常都用篆書雕刻著“宜子孫”三個大字,並以蟠龍紋、谷紋、龍紋等諸多紋飾作為裝飾。在漢代,“宜子孫”玉佩不僅會被佩戴在身上,也會當做殮葬玉放置在死者的胸背部。這是因為漢代人有“事死如事生”的傳統,在埋葬死者時,如果能用玉石組成的物品放在身上,靈魂就會不朽。

因此我們能從漢代的墓葬中,發現很多做工精美的玉器。據統計,全國發現的漢代“宜子孫”玉佩只有三件,孩子手裡的這件,是其中最完成、藝術水平最高的一件,因此價值連城。

全國僅有的3塊玉璧,價值連城,卻被農村小孩拿著滿街跑!

全國僅有的3塊玉璧,價值連城,卻被農村小孩拿著滿街跑!

這位外鄉人發現玉佩後,將此事告訴了當地的文物部門。當地的文物專家在這座村中附近發現了一座漢代墓葬,雖然墓葬已經被破壞,但專家們還是從中發現了298件遺物,孩子手中把玩的“宜子孫”玉佩也被專家收購,並珍藏在博物館中。如此珍貴的玉璧,卻成了孩子手中的玩物,這究竟是一個巧合,還是一種悲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