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餵養的路上,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招數,有的人照書養;有的人照別人的經驗養;還有的人憑自感覺養……
1.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額外喂水?
在一個社交群裡,有一個寶媽詢問:寶寶4個月,目前純母乳餵養,她沒給孩子餵過水。身邊的親戚朋友叫她平時給孩子喂點水,她有點左右為難,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喂。一時間,群裡的寶媽們七嘴八舌的開始支招。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指出:純母乳餵養能滿足6月齡內嬰兒所需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由此看出,若寶寶沒有發燒感冒等身體不適,是不用考慮給孩子額外喂水。
2.寶寶早早就吃上米糊了,是厲害的表現?
小學同學有一天問我寶寶平時怎麼吃更好,想讓我給他配一些營養餐。他說:孩子月子裡就吃米糊了,是自己家裡研磨的純米粉,寶寶特別愛吃,現在孩子4個月了,身體很紮實。言語間,抑制不住的幸福與喜悅。
過去的餵養建議是寶寶4-6個月添加輔食,最新版的膳食指南建議:寶寶最佳的輔食添加時間是滿6月齡起。6月齡是指寶寶出生180天后。特殊情況需要在滿6月齡前添加輔食的,應諮詢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員後謹慎作出決定。
不建議給寶寶餵養自制米粉,因為生產衛生很難監管,無法保證食用安全。另外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首選強化鐵的米粉。因為滿6月齡後,母乳中的鐵慢慢不夠寶寶的身體所需了,需要通過食物補充。
3.寶寶一哭就餵奶?
鄰居新添了一個寶寶,初為人母的90後,對孩子的餵養總覺得無從下手,婆婆也總是嘮叨她,一聽到寶寶的哭聲就心慌,馬上就給孩子餵奶。每次也不知道自己的奶水到底夠不夠,孩子吃飽了沒有。
其實寶寶的哭鬧有很多原因,餓只是一種可能,也要考慮孩子是不是尿了、拉了還是裹得太厚了,或者寶寶,有些身體上的不適。
由於不同嬰兒個體差異,胃容量、吃奶量都不同,我們應該順應嬰兒表現出需求進行餵養,不需要固定餵奶間隔,也不需要過度餵養。
4.寶寶胖胖乎乎的,是福氣的象徵?
小晴說她姑姑家的媳婦寶寶才5個月,體重已經8公斤了,白白胖胖的,姑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整天抱手裡就像捧著福娃一樣。媳婦覺得女娃娃養太胖了不好,要控制一下孩子的奶量。婆婆很不高興,堅決反對。
嬰兒的身高、體重不能盲目追求數字的上漲,也不能盲目的跟鄰居家的孩子攀比。覺得自己的孩子不高就覺得沒吃好,營養跟不上。看到自己娃娃胖乎乎的,就覺得能吃是福,營養好。
嬰幼兒的肥胖會增加成年後好血壓、肥胖的風險。嬰兒體重過多,要考慮是否餵養過度。家長應該養成定期測量寶寶身長、體重、頭圍的習慣,標記在。WHO兒童生長曲線上(寶寶的定期體檢本附頁上一般都有這些工具表,方便記錄),這樣就可判斷嬰兒的生長是否正常了。
5.七八月後奶水就沒營養了?
初中同學阿美養育了一個一女,我問她:“小女兒現在是吃母乳還是吃奶粉?”她說:“七八個月的奶水很稀,沒什麼營養就給孩子斷奶了。”後來,八卦的我,又打聽了其它幾個朋友斷奶的原因,結果,跟阿美同樣觀點的媽媽大有人在。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堅持母乳餵養到2歲,那些堅信七八個月奶水沒營養的媽媽們是哪聽來的謠言?母乳不僅食用安全,而且會隨著寶寶的不同月齡的營養需要發生成分的改變。
6.只要寶寶會吃飯,不用餵奶粉?
可可的媽媽母乳餵養6個月後,就回城裡上班了,可可被留給農村的奶奶帶。11個月的可可輔食吃得很好,每餐都能吃上一大碗。奶奶見狀,想給可可把奶粉斷了。她覺得奶粉太費錢,孩子能吃飯就行。過去的孩子可是一口奶粉都沒喝過,一樣長得很好。
科學餵養首推母乳餵養,沒法實現母乳餵養需要及時補充嬰幼兒配方奶粉。隨著孩子月齡的增加,可以調整孩子的餵奶量和餵奶次數,但不建議直接斷奶,要培養孩子終身喝奶的好習慣。
以上這些坑娃無數的坑,家長們可要引起重視。哺育孩子沒有捷徑,“過來人”的經驗要選擇性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