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艮卦!

易之艮卦!

艮卦

艮卦和震卦是一對,它也是易經的八經卦之一。

易之艮卦!

易之艮卦!

從易經義理角度說,艮卦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卦。為什麼呢?因為艮卦引發出來國學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知止”。《大學》裡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有所得。這其中“知止”的觀念和這個艮卦息息相關。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卦名。艮,是一個象形文字,上邊是一隻眼睛,下邊是人的身體,描繪的是一個人站在那裡,然後回頭看。所以艮字有兩個含義:第一是停下來,第二是回頭看。艮卦通常指代物體運動到頂點之後,暫停下來準備往回返的狀態。比如冬至夏至的時候,太陽運行到最遠點或者最近點,開始往回返,正如艮卦之意。

易之艮卦!

接下來分析一下艮卦的內涵。艮卦是一個陽卦,以陽爻為主。首先艮卦的陽爻,在兩個陰爻之上,陽爻在陽位,是當位的;其次這個陽爻,它的運動狀態是向上的,但是它已經在最上的位置,上無可上。再次,艮卦的兩個陰爻對這個陽爻產生了一種吸引力,所以艮卦的陽爻有回顧之意。因為陽爻當位,所以它並沒有因為陰爻誘惑而向下運行。這就是艮卦的內涵,也就是艮卦的時態,代表陽氣運行至頂點,有所停頓的狀態。


在八卦類象中,艮為山。山是大地上的一個凸起,正如此卦之象。

對應人事,艮卦陽爻是第三爻,就像一對夫婦生出的第三個兒子。

艮為止,為陽氣上行到頂點的停頓狀態,所以類比大亂之後,暫時的安穩階段。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卦辭。

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在他的背後停止,也沒有獲見全身;行走到他的庭院裡,也沒有見到這個人。沒有災害。

艮其背,不獲其身。這裡體現的就是艮卦的停止之意;行其庭,不見其人,到院子裡沒有看見這個人,就是要返回的意思。所以卦辭傳遞的就是停止和返回兩個概念。無咎,沒有災害。為什麼沒有災害呢?這和他的狀態是有關係的。艮卦本身就是一個停止返回的意思,人能夠懂得停止,並且有回返之意,這叫做知進退,是一種大智慧,所以能夠免除一些災害。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彖辭。

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艮,止也。艮,就是停止。彖辭在這裡主要分析艮卦的停止之意。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與時俱進。該行動的時候行動,該停止的時候一定要停止。不管是行動還是停止,一定要在恰當的時機,這樣的話,道路會越來越光明。

人們大多知道這個道理,可這其中時機的選擇是最難的吧!有多少人本該停下來卻沒有停下,到最後走到錯誤的道路上了。或許只有拋開內心的雜念,不進入無止境的物慾當中,才能恰當的選好時機吧。正如艮卦的陽爻,面對陰爻的吸引,能夠保持自己當位,不為誘惑所動,從而無咎。

“艮其止”,止其所也。艮卦為什麼要停止下來,因為他到了該停止的地方。這句話看上去普普通通,實際上含義特別深刻。這一點大家在讀《大學》的時候應該就有所體會。我們在這裡不深入地講。一個人能夠停止在該停止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個人一生當中最最重要的一件事。什麼是該停止的地方?就是做好當下的事情。比如說這會在父母面前,就做好“子女”這個角色;這會在子女面前,就做好“父母”這個角色。此之謂“止其所也”。

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這句話是從爻位關係這個角度上分析卦辭的。我們看這個卦上卦和下卦,他是一樣的,初爻和四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上爻,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叫做敵應。這就代表上卦和下卦之間的關係不和諧,相互敵對,所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八經卦上下卦都是敵應的。那麼是不是都可以說“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我的看法是不一定。有的可以這麼說,有的不能這麼說。這個卦之所以說“上下敵應”,是因為在這個艮卦的時態下。如果時態發生變化,換做其他卦,那就不一定了。艮卦如此說,也只是找一個便捷的角度,方便說法罷了。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象辭。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這個卦上卦為艮卦、下卦為艮卦,艮為山,所以叫做兼山。大山在地上巍然不動,兩個山在一塊,就更是穩固了。君子看到這樣的象,就聯想到自己所思慮的東西不要超越自己的本位。這是取自艮卦的停止之意。很多人平常都會思慮一些超越本位的事情。比如說幻想突然間暴富了,突然有某種特殊的能力了,等等,跟他現在的實際情況根本不相符。實際上即便是有些幻想實現了,或者給他帶來的也只是災難性的後果。比如有的人買彩票中了大獎,突然暴富,但幾年之後處境反而更加糟糕,這都是因為所得的財富超過了自己的承載能力。

好,接下來我們談一談艮卦所蘊含的“知止”的含義,作為學習艮卦的體會,分享一下。

首先來說,人的一生一定要懂得停止,也就是該進的時候進,該退的時候退。有時候在前進的道路上有很大的障礙,或者說面前面臨很大的危險,這個時候一定要懂得停下來。我們也看到一些人在慾望的漩渦當中停不下來,他的生活明明已經很好了,但是想要掙更多的錢,想要更好的生活,這些追求超越了他本身的位置,超越了他本身的能力,結果他在慾望的牽引下鋌而走險,做了錯事,到最後遺憾終生。

所以說,在人生的這條路上,懂得停下來,是需要很高深的智慧才能做到的。

再一點,停止和行動,一定要在各自恰當的時機。正所謂與時俱進,動靜不失其時。該上進的時候還是要上進,該停止的時候才能停止下來。如果在不該停止的時候停止下來,這就稱不上一種智慧了,而是一種不求上進。

然後說說最重要的第三點,也就是是國學裡頭所說的“知止”,到底是止於何處。在《大學》裡有一段話: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也就是說,做君主的要停止於仁愛,做臣子的要停止於尊敬,做父親的也要停止在慈愛,做孩子的要停止在孝順。換句話說,所謂的“知止”,就是在不同的位置上扮演好當時的角色,把自己的“演技”發揮到極致。每天不要追求物慾,而是時時問自己,我到底有沒有做好一個君主?我到底有沒有做好一個臣子?我到底做沒做好一個父親?我到底做沒做好一個孩子?就是圍繞著這些不同角色,不斷的進行修行進行改善,直到做的非常完美。這呢,就是國學“知止”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