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這個夏天,是《樂隊的夏天》!一檔原創音樂綜藝,喚醒了人們那顆“搖滾不死”的心,也讓一幫有態度、有個性的搖滾樂隊走上舞臺,出現在大眾視野。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新浪微博@36氪

在中國,相信還有更多人為了夢想而默默奮鬥著。

在西北那片土地上,就有一幫特立獨行的民謠音樂人,骨子裡包裹著濃烈的大西北情愫,在他們唱的歌聲中,透著一股原始的生命力,聽得人力量沸騰,靈魂燃燒。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搜狐@寺庫


1.野孩子樂隊

野孩子樂隊是中國新民謠的先驅,一聽這名字就覺得夠野!即使你沒去過大西北,聽他們的歌,也能窺見一二。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微信公眾號@開卷有聲

野孩子的音樂可以用不插電的風格,完美獨特的合聲、配器來形容。一首《黃河謠》,直接、質樸、直戳人心,飽含了對那片土地和黃河深深的眷戀。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漢網社區@柔水輕風

“我最喜歡西北民歌的樸素和簡單”,樂隊成員之一張佺說:“聽上去就是人們在給自己唱歌,而不是表演。”

在大地上歌唱一生的野孩子,他們的歌對一部分人來說,永遠不會變老。

2.低苦艾樂隊

低苦艾樂隊是一支民謠搖滾樂隊,是中國民謠搖滾的開山樂隊之一。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網絡

“低苦艾”意為,荊棘叢中背芒而生的苦艾草,生長在低處,離土地更近,猶如他們自身期望的那樣,做最接近根本的音樂。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微信公眾號@0931影視

《蘭州 蘭州》《守望者》……他們的音樂,既有西北大風的孤獨自由,又有烈酒的芳香甘醇,奔放不失細膩,深藏內心溫柔,以真實情感,給人帶來心靈慰藉。

3.布衣樂隊

布衣樂隊是一支地道的寧夏樂隊,他們表示:“我們的風格不是民謠,也不是搖滾,

我們是遊走在邊緣地帶的搖滾民謠。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網絡

有別於大多數搖滾樂隊,布衣樂隊的身上沒有叛逆與頹廢的氣息,反而灑脫有勁,帶著一股清新的味道。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POCO@阿立立

他們的歌聲滲透著一種讓人顫慄的美感,在音樂的世界沉淪,同時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看世界,這就是布衣樂隊。

4.蘇陽樂隊

作為蘇陽樂隊的核心人物蘇陽,是目前中國最優秀的民族搖滾音樂家。蘇陽的歌裡有西北民歌“花兒”的元素,將“花兒”與當代音樂進行融合與改良,便出現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蘇陽 來源:微信公眾號@新街口大隊長

蘇陽的歌聲帶著西北黃土樸實的氣息,不矯揉做作、無病呻吟,猶如他一身黑衣黑褲的打扮,乾脆利落,藏著西北漢子的爽快勁兒。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網絡

嗩吶在蘇陽音樂中佔著很重要的地位,嗩吶聲尖銳高昂,彷彿千軍萬馬迎面奔來。在《官封弼馬溫》中,嗩吶的點綴更是將這首歌推向高潮,令人心生震撼!

5.張尕慫

張尕慫是西北民謠代表性音樂人,喜歡用方言唱歌,“泥土味”十足。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網絡

張尕慫唱的歌都非常有意思,歌詞簡單又生動形象,就像平時跟人嘮嗑,很是親切,從歌名《談戀愛》《怕婆娘》等,就能看出很是接地氣。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網絡

在張尕慫的歌裡,既有西北的風土人情,也有生活的家長裡短,他將西北的故事向你娓娓道來,給你無限想象。

6.趙牧陽

趙牧陽是“搖滾鼓王”,也是“中國流行民謠第一人”。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網絡

趙牧陽的歌曲有著濃郁的西北民歌風味,並使用了許多風格迥異的樂器,為音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別於其他民謠的聽覺體驗,他獨特的唱腔,引得人靈魂震顫。

《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自由的靈魂永遠在路上

來源:網絡

趙牧陽以一首《俠客行》登上《中國好歌曲》舞臺,盡顯氣勢磅礴,惹得臺下觀眾哭聲一片,羽泉評價他是“謎一樣的人”。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寫道:“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

很多沉寂在地下的民謠音樂人仍堅持夢想,因為對他們來說,民謠是一種傳承,一種信仰,正如“搖滾不死、音樂不滅”。

世俗世界雖複雜多變,精神世界卻永遠豐富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