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前幾天我們介紹的

不是早餐

就是路邊小吃

接下來我們要真正體驗下

滇西民族特色美食大餐啦!

吃貨們都知道

滇西美食異域風情濃重

原汁原味、勾人食腸

快跟上小編的步伐

準備好了嗎?

(一)傣味系列

  • 撒撇

傣家撒撇是你來到德宏不能不品嚐的特色名菜!

德宏傣族的撒撇由蘸水附菜

組成,蘸水分檸檬撒撇、牛撒撇等,附菜有傣族特製細米線、黃瓜、苦筍、馬蹄菜等,製作考究,刀法細膩,用料新鮮,佐料齊全,費時費工。

最傳統的是苦水撒撇,創新的還有檸檬撒撇和油辣子撒撇!

外地人吃這道菜的確需要膽量。怕吃—吃檸檬撒/油撒—吃苦撒,這是一般人的進階過程!趕緊來看看吧!

1.檸檬撒撇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快資訊/印象德宏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清涼解暑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酸辣可口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增強食慾

一碗蘸水——

檸檬、芫荽、韭菜和小米辣的調味

一盤米線——

擺滿熟牛肉片、牛肚片

挑起一筷子米線

一蘸一裹

入口清香味醇

刺激你的味蕾

2.油辣子撒撇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阿修羅老巫婆

不是老乾媽!

是傣家特製的油辣子

特有小米辣

一點點涮涮辣

幾種辣子碰撞

入口香濃不膩~

3.苦撒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傣勐卯

苦撒的蘸料不是苦膽熬製的,而是在殺牛的時候,取出新鮮的牛苦腸

熬製煮沸,用紗布過濾後做成的。

在湯水中,加入細細的韭菜、馬蹄菜、芫荽等,撒上味精、食鹽、小米辣,瞬間香味撲鼻,入口清苦,回味甘甜。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撒撇有個必不可少的好搭檔——涮涮辣。它是野生小米辣的變種,號稱比印度魔鬼辣椒還要辣。

在蘸水裡涮一下,就超級辣了!不信邪?專治各種不服。生命誠可貴,千萬別作死!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快資訊/印象德宏 &快資訊/植物網

  • 香茅草烤魚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sohu.com

這是一道傣家招待貴賓必不可少的美食。

精選羅非魚,在魚肚子裡放上芫荽、蔥薑蒜、辣椒、鹽等佐料,用香茅草捆緊魚肚,放到木炭上烘烤而成。

醃製香料與魚肉香味完美融合,魚肉刺少,暴風吸入完全沒問題,超級nice!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香料獨特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肉嫩柔和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鮮香可口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公眾號/滇西小哥

香茅草

一種天然香料,帶有檸檬香味,所以也叫檸檬草。

做好這道菜,一個小技巧就是香茅草用開水燙一下,徹底釋放香氣。

  • 牛乾巴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曼妙普洱姑娘

牛乾巴便於攜帶、易於保存

吃法多樣,調味甜鹹酸辣皆宜

細細品味,越嚼越香

越嚼越有味道

讓你愛不釋手,停不下來!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味道醇香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入口酥脆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鹹淡適口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饞客ranoo

舂乾巴,是傣族的三大名菜之一,據說過去是專供貴族享用。

它精選無筋的牛肉,經木炭火烤後,直撕扯為細條,放入舂桶,與天然香料如檸檬、香草、小米辣等一起反覆地舂拌,作料的香味完全融入乾巴中,別有一番風味。

絕對是下酒菜中的明星產品,追劇的最佳拍檔

  • 酸扒菜&酸筍煮雞

傣族人愛吃酸,酸的菜比比皆是,如酸醃筍、酸茄、酸木瓜牛肉......酸出了風格,酸出了水平!

1.酸扒菜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孤城

酸扒菜主要原料是大葉厚杆青菜、西紅柿、青木瓜、酸筍、芫荽、小米辣等。

它的酸不是醋的酸,而是酸味中混合辣味,細細品,會嚐到青菜和調料的香味,酸中帶辣,辣中飄香。

酸香酸香的獨特口感讓人對它又愛又恨!搭配米飯,絕對上癮!

2.酸筍煮雞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樂途旅遊社區

酸筍是德宏傣家人最愛的酸辣口味

是這道菜的靈魂

一開始很多外省人難以接受

但是!只需要吃幾次

就會真香

酸筍的酸味配上小米辣的辣味

酸辣可口,開胃下飯

讓人大呼過癮!

  • 包燒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滇西小哥

顧名思義,包燒就是用天然芭蕉葉為烹飪工具,把食材用葉子包裹,放在火塘上烤熟,不用洗鍋洗碗,真方便!

包燒葷素皆可,芭蕉葉鎖住水分,汁水不外溢,味道鮮純,香中帶微辣,十分開胃。

解開芭蕉葉,冒起嫋嫋白煙,散發出陣陣香味,十分好玩又好吃!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包燒金針菇 來源:新浪微博/時間炒冷飯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包燒蝦 來源:公眾號/昆明吃貨團

  • 火燒豬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掌上德宏

肥豬表皮吱吱冒油

又香又脆

肉看似肥膩

卻又嫩又香

蘸上酸香微辣的蘸水

細細品嚐

撩撥人的味蕾!

  • 孔雀宴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蝶衣秋葉

傣家孔雀宴,最最最吸睛的“一道”菜,是集顏值、口味、內涵於一體的網紅大餐!

孔雀是傣家人眼裡的神鳥,寓意吉祥美好。精美的孔雀頭雕花,豐盛菜品按開屏的姿勢擺開,色澤鮮豔,口感多樣,讓人驚豔!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囿於三餐和愛

再加上乾冰點綴,如夢似幻。

(二)景頗系列

  • 綠葉宴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德宏角落

這是景頗族古老的飲食習慣誕生的奇妙宴席,竹筒做皿

綠葉做盤,盛滿了景頗人獨特的山珍野味。

景頗民謠說“山裡的東西,綠的是菜,動的是肉”,山裡自然生長的山茅野菜,農家散養的走地雞,看似不起眼的普通食材都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Alertlsy

席面很有排場,特色菜主要有:竹筒燒肉、綠葉悶肉、火燒魚、景頗鬼雞......吃得驚喜又滿足!

  • 鬼雞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美麗德宏

聽著嚇人

嚐起來驚人

和涼拌雞絲完全不同

酸爽開胃,欲罷不能

吃完就忘不了!

絕對不可錯過!

何謂鬼雞?

當地有用雞祭鬼神的習慣,祭完鬼神後,取雞肉撕碎,加小米辣、緬甸芫荽、青檸檬、樹番茄等一起拌食,自然的檸檬香和芫荽的清新融入雞肉,酸辣開胃,真的太好吃了!

  • 舂筒菜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德宏角落

“舂筒不響,吃飯不香”

對於景頗人來說

萬物皆可舂

沙鰍魚、苦子果、馬蹄菜......

都是舂菜的常客

香中帶辣,辣中透苦

苦中微甜,層層交織

食慾大增,老少皆宜!

  • 景頗拌菜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德宏角落

景頗人愛吃辣、苦,最愛大山裡的那份原汁原味。

拌菜是將各種野菜採摘後洗淨晾乾,拌入景頗豆豉、小酸茄、小米辣等佐料,揉拌入味,鮮辣爽口。

(三)地方特色

  • 土鍋子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小馬攻略小助手

騰衝的火鍋和一般火鍋不太一樣,這是當地燒製的土陶火鍋,造型像個火山。炭火放在中間口中,“火山熱海”不負其名。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顧獨的美食家

這種火鍋講究慢火慢煮,食材新鮮,鮮甜醇和。配菜多達二十多種,肉圓子、豌豆米、幹竹筍、芋頭、五花肉......不會讓你失望,千萬不能錯過!

  • 銅瓢牛肉火鍋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瞿兆雪

只吃過潮汕牛肉火鍋,吃過老北京銅爐火鍋,還沒有吃過銅瓢牛肉鍋呢!這個鍋是有點可愛,是帶把兒的銅瓢。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錢小熊go

牛肉肥瘦適宜

肉鬆爽口,香氣誘人

再來點牛筋、牛雜

味道驚豔,無敵好吃!

  • 野山菌火鍋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艾格吃飽了

六月,進入雲南吃菌的好時節

滑爽的牛肝菌,軟嫩的羊肚菌.....

吸滿金黃的雞湯底,慢慢漲開

鮮味極濃

等待一鍋噗嚕噗嚕的菌子火鍋

幸福感max!

  • 油雞樅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搜狐/大地物源

主食的靈魂伴侶

米飯或是麵條裡

加一點點油雞樅

簡直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搜狐/大地物源

香氣撲鼻

每一口都甘香鮮甜

吃了還想吃

一吃就上癮!

真是美食之光

續命的存在啊!

  • 棕包米炒肉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紅廚網

棕包米?啥玩意?沒聽說過?

棕櫚總知道了吧!路邊的行道樹!

棕葉還可以做蓑衣!

棕包米就是它未開放的花穗

像魚籽又像小米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快資訊/宮廷美食秀

其他地方均味苦質粗

唯騰衝棕包米

初食清甜微苦

肉質清脆

有特殊的花香伴其中

加上胡蘿蔔和肉片

越吃越想吃!

  • 趕馬肉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老魚家的戲

五花肉切成塊狀

加入辣椒和鹽

燜煮十幾分鍾

趁著熱乎,大快朵頤

香脆可口,油而不膩

味香撲鼻,別有風味!

各路趕馬人在古絲綢之路上往返馱運途中,為節省做飯時間,逐步形成的一種簡易食做菜法。

在缺少佐料,僅有鹽巴、辣椒的情況下,將大塊的肉加上辣椒一起燜熟就可以了。這是獨屬於馬幫人的萬丈豪情!

  • 炒螃蟹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老咪yy

愛吃蟹,一定要來瑞麗

這裡一年四季都有肥美的螃蟹!

從緬甸進口的新鮮螃蟹,個頭大

味道和沿海螃蟹大有不同!

油色紅豔,蟹肉金黃

香味四溢

酸中帶辣又有點微甜

讓人味蕾大動

捨不得停嘴!

  • 油炸竹蟲&蜂蛹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蒜泥白肉魁絲桃不開花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新浪微博/raize-白味嬌

竹蟲?蜂蛹?聽起來就......

卻是會吃的滇西人民的心頭好!

金黃油亮,酥脆芳香

一口一口咔吱脆

好吃又有營養!

(四)主食系列

  • 銅爐洋芋飯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艾格吃飽了

雲南人對土豆愛得深沉

當地特產的土豆外皮焦脆,內裡香糯

蔬菜粒點綴其中,清甜無比

柴火土灶大火燒出的飯就是香!

  • 手抓飯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公眾號/芒市美購

桌上鋪好一層芭蕉葉,白米、紫糯米和用“染飯花”染出的黃金米放在中間,最外層則是檸檬烤魚、酸辣鬼雞、涼拌豬肚等豐盛的菜餚。

手抓一團米飯,任意與喜歡的配菜團在一起,再蘸上小碟裡的蘸水,塞進嘴裡細細品嚐,

中間往往會放一鍋湯,飯後還可以吃個水果,美滋滋!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德宏味道/桂金再

一人份的手抓飯也五彩繽紛,引得人食指大動~

  • 紫米菠蘿飯
傣族的酸,景頗的辣~滇西人可比廣東人會吃

來源:新浪微博/WanNii-

菠蘿掏成中空

放入芒市地方特產的紫米

紫米飯裡混合著菠蘿的清香

香甜適中,又糯又營養

飯局到這裡就結束了

想必大家對滇西美食心動了吧!

那就坐上“溫州=衡陽=芒市”直飛航班

去滇西開啟奇妙的旅行吧!

責任編輯:張冰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