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伊份:一顆小核桃背後的“歷史”與“數據”

秋日的江南,碧水青山,煙雨朦朧。沒有來過臨安銀坑村的你,也許未必聽說過江南有如此靜謐美麗的小村落,但你一定聽說過——“臨安山核桃”。

來伊份:一顆小核桃背後的“歷史”與“數據”

天目山麓浙西大峽谷上游航拍

小核桃的生長樂土

地處天目山麓浙西大峽谷上游的銀坑村素有“中國山核桃第一村”的美譽,也是臨安山核桃的主產地之一。1.5萬畝野生核桃林,45萬餘棵核桃樹沐浴在山野中白色的雲氣裡。400-500米海拔的山谷在水面上此起彼伏,土壤中豐富的腐殖質、火山岩成分為核桃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滋養。

來伊份野生山核桃的原料基地、生產工廠就隱逸在這一片青山秀水之間。一期一會的來伊份“品質溯源活動”如期而至,工作人員每年會帶領媒體記者、網紅、KOL、會員一行深入初秋的銀坑村,目睹一包包“百年好核”核桃仁產品,如何從樹上採摘、工廠加工、物流運輸到線上線下融合銷售的全產業鏈過程。

來伊份:一顆小核桃背後的“歷史”與“數據”

圖為來伊份一行人深入百年核桃林

每年白露過後,村民們就迎來了小核桃豐收的季節。此時的銀坑村,一根根竹竿舞在雲天,一條條扁擔咿呀作響,青山滿目,似乎所有的土地都因山核桃而燦爛起來。

銀坑村遠在異鄉的遊子從四面八方歸來,在當地年輕人的口中流傳著一句話:“過年可以不回家,但是白露時節一定要回家。”由於村子裡的年輕人逐漸流向城市,小核桃豐收時節,卻也成為一家人難得團員的幸福時刻。男人們紛紛爬上小核桃樹,青綠色的山核桃果實在一杆輕擊下“嘀嗒”落果,地面上早已鋪好的白色薄膜上碩果累累,女人和孩子們圍著樹下撿拾落果。最原始的勞作樂趣,最樸實的人間溫情,這樣的場景在漫山遍野的核桃林裡年復一年地上演。

來伊份:一顆小核桃背後的“歷史”與“數據”

圖為銀坑村民用竹竿擊打小核桃落果

小核桃的歷史傳說

正如,上好的龍井茶必然來自西湖龍井,上好的山核桃則必然出自臨安的好山好水,銀坑村所屬天目山脈則是山核桃的絕佳產地,亦為歷史源起地。

說起山核桃的歷史緣起頗具“皇家風情”。據浙皖交界的民間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轉戰皖南、浙西期間,在臨安清涼峰鎮大明山和馬嘯十八龍潭屯兵修養生息。劉伯溫從天目山來到隱將千畝田遇上了朱元璋,兩人談古論今,共商大計,然而苦於沒有雄厚的財力招兵買馬。一日,劉伯溫閒在伙房見士兵用沸水煮芹菜去除苦味,想到漫山遍野的山核桃,能否放到水裡去煮除去苦味,經一試,果然靈驗,再放到火籠一烘,山核桃成了既香又脆的美味佳果。從此,兩人靠“山核桃”的研發、生產與貿易賺得了“軍費”,從此兵多糧足,勢如破竹,不久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江山。後來,人們把山核桃也稱作“大明果”,成為明朝珍貴的“皇家”貢品。

除了明朝皇室對於山核桃的喜愛,從“核桃大類”上說,中國文人雅士發展出了世界上別具特色的“核桃文化”。核桃是明清之際科舉考生走下考場後補腦益氣的能量美食,而不利食用的厚殼核桃也成了能工巧匠雕刻洞天的文人雅玩,是朝野文人的“四雅”之一,《核舟記》就記載著明朝文人對核桃之情已從食用功能上升到精神寄託的藝術高度。

雖然,從明初山核桃“意外走紅”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而據說我國最為高壽的老核桃樹就在銀坑村,這裡百年以上的小核桃樹多達1.5萬棵,其中一棵被當地人冠名“野生核桃樹王”的老核桃樹,於康熙年間種植,至今已經歷320年風吹雨打,依然煥發著強勁的生命力。銀坑村的山核桃以其悠久的種植歷史,皮薄仁香,樹大稱王而著稱。

來伊份:一顆小核桃背後的“歷史”與“數據”

圖為來伊份品質溯源見證320年“核桃樹王”

圖為來伊份品質溯源見證320年“核桃樹王”

小核桃遇上大數據

來伊份多年來致力於挖掘中國傳統休閒食品的文化內涵與傳統工藝,嚴格帥選新鮮飽滿,直徑大於2釐米的野生山核桃,用6道高山泉水浸透,再在陽光下自然晾曬,經過蒸煮脫色、炒制、烘烤等淳樸的製作工序。通過創新與現代科技保護與傳承中國傳統休閒食品,將傳統文化的歷史養分融入現代食品工業之中,來伊份“百年好核”山核桃累積銷量至今可以繞地球近六圈。在銀坑村好核桃的基礎上,加工工藝更加貼近自然,將糖的加入量相比行業標準下降20%以上,令核桃保有更真實的原香。

來伊份:一顆小核桃背後的“歷史”與“數據”

圖為高山泉水浸透小核桃

據來伊份本次活動負責人介紹,每年走進銀坑村野生山核桃基地,都是為了讓大眾更瞭解來伊份近年來所投入建設的“質量追溯系統”。每一個小核桃食品包裝上的二維碼,都被賦予了一串透明、公開的數據,消費者只要通過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在手機界面上看到一顆小核桃從原料驗收、半成品監測、成品監測、來伊份入庫監測、配送門店、門店銷售等全產業鏈上相關的證件、監測報告及三方認證的數據。有的產品甚至還能看到食品介紹視頻、原料地照片、加工車間監控視頻等等。這統統得益於來伊份近兩年所構建的“食品質量追溯體系”,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的基礎上,實現對全產業鏈的跟蹤與記錄,讓傳統食品擁有更加現代化的加工、生產、銷售的保障。

2015年,“西湖龍井茶配來伊份小核桃”成為舉世矚目的17國領導共同乘坐高鐵時款待貴賓所用的簡約茶餐。銀坑的小核桃仁走出深山,成為“中國味道”的代表,與久負盛名的龍井茶一同載入新的國貨名片。如今,銀坑村的村民們自豪地說,“西湖龍井茶,銀坑山核桃,山核桃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珍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