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新型盡孝"正在蔓延,兒女覺得自己三觀正,父母卻偷偷抹淚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父母在不遠游,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不難看出孝順父母確實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

如果說以前的人們孝順父母是真心實意的,那麼現在很多人孝順父母的方式卻會受到不少的爭議,在兒女眼裡覺得自己做的很好,三觀很正,可是父母卻在偷偷抹眼淚。

有種

有種新型盡孝正在蔓延

王大爺和老伴都已經快70歲了,兩人退休後的日子一直過得很安逸,沒事養養花種種草,和老夥伴們在小區裡聊聊天,每天都很舒心。

可是這一切在有了孫子之後就被改變了,老兩口的日子變得忙碌起來,甚至有的時候有些力不從心。

王大爺夫婦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老大和老二的孩子都已經上小學高年級了,老三的孩子前段時間也上了小學,本來老兩口和孩子們都是分開過。

可是由於老三夫妻工作的原因,前幾天便把孩子送到了他們那裡,說是讓爺爺奶奶暫時帶幾天。

考慮到兒子兒媳上班不容易,王大爺和老伴便一口答應。

有種

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兩口依然沒有接回孩子的意思,每次都是以工作忙為藉口,繼續把孩子留在老人家裡,只是週末才會過來看看。

看到弟弟把孩子放到了父母家,其他的兄弟姐妹便也紛紛效仿,說要讓老人感受到天倫之樂,所以孩子的吃喝都是在王大爺家裡解決。

家裡突然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人,王大爺和老伴每天的事情自然多了很多,每天天剛亮就趕到菜市場去買菜,大包小包的拎回來後,兩人又開始摘菜,到了孩子放學的時候便開始分工。

有種

一人負責接孩子,另一個負責在家燒飯,下午又要送孩子接孩子,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樣,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然而每次子女過來看他們的時候話都說的非常好聽,他們擔心老兩口在家無聊,所以特地把孩子送過來陪爺爺奶奶,他們擔心老兩口在家不好好吃飯,所以特地讓孩子過來監督他們吃飯。

總之子女都認為自己做得沒錯,可是卻不曾想到父母因為心力憔悴也經常偷偷抹淚。

有種

作為子女,應該如何讓老人過好晚年生活?

1、尊重老人的意願

老人年齡大了之後,他們的想法也會很多,未必每一個老人都願意和子女同住,有的老人喜歡住在自己的家裡,覺得這樣更自由更自由,子女只要逢年過節回來看看自己就好。

當然也有的老人喜歡熱鬧,他們喜歡和子女和孫輩住在一起,充分享受天倫之樂。

所以子女應該尊重老人的意願合理安排老人的晚年生活,讓老人每一天都能夠開心的度過。

有種

2、給老人一些自由

很多年輕的父母因為工作忙,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這無疑佔據了老人每天太多的時間,甚至一整天都會圍著孩子轉。

雖然這也是無奈之舉,但是父母還是應該在自己有空閒的時候承擔起帶孩子的義務,讓老人能夠輕鬆一點,給老人一些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去享受自己的生活。

老人也希望能有自己的空間,所以父母千萬不要覺得老人帶孩子是理所當然,更沒有權利剝奪老人的時間。

有種

3、多給老人一些關心

子女哪怕平時工作再忙,也應該抽出時間去看望老人,哪怕真的沒有時間,也應該定時打電話問候老人。

其實老人對子女的要求並不多,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多關心自己一點,有空多和自己嘮嘮家常,這對老人來說就已經足夠。

所以不要總是說自己忙,只要自己想做,總能表達對老人的關心,這對老人其實非常重要,能夠讓他們更有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