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是市场还是养猪人心理?猪价博弈下,对待小道消息需谨慎

什么是博弈?博弈的本意是下棋,楚河汉界,双方靠智慧开始厮杀,决出胜负。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猪价博弈也是客观存在的。身为养殖户的你,你的博弈对手是谁?没错,那就是屠企。

不成熟的是市场还是养猪人心理?猪价博弈下,对待小道消息需谨慎

那些在底价抛猪的养殖户,大腿上的青淤痕还未褪去

养殖户普遍有这样一个心理:卖跌不卖涨。猪价越是涨,越是想再等一等。反之,猪价一路猛降之时,一下子就坐不住了,开始疯狂抛售。

五月份猪价最惨的一天,东北地区已经跌到了10元。那天我在朋友圈看到的猪经济发的拉猪视频反而比平时多,说明好多养殖户已经开始了“恐慌性抛售”。

有人甚至发布悲观预言:猪价要回到8元时代。结果是猪价触底反弹,就拿东北地区猪价来说,一路飙升至14元,一斤毛猪少赚四块。而且当时养殖户“恐慌性抛售”的多是牛猪,一头就少卖1000多,100头的话,一辆小汽车的钱就“蒸发”了。

不成熟的是市场还是养猪人心理?猪价博弈下,对待小道消息需谨慎

你说养殖户会不会痛心疾首,拍着大腿骂娘。不信你看看那些底价抛猪的养殖户,大腿上是不是还有拍青的淤痕?

猪价的博弈

博弈中最重要的有三点:手里的砝码、对方的举动以及双方的心理素质。站在一个养猪人角度来分析,如果你手里面有几百头牛猪,饲料报酬降低,资金周转不灵,以及高密度养殖附加的疾病风险,可谓是内忧外患。

如果这时候你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全是铺天盖地的掉价信息。上午价格还是十块五,下午就掉了五毛,猪经济发朋友圈说:今日车满,明日卖猪提前联系,近期猪价暴跌,希望养殖户随行就市,及时止损。这也许成了压垮养殖户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咬牙,卖吧!

不成熟的是市场还是养猪人心理?猪价博弈下,对待小道消息需谨慎

辨别“水数据”,不做猪价信息时代的韭菜

现在你打开手机,无论是微信群,还是各大自媒体平台,想看到猪价信息太容易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每当猪价暴跌之时,市场上的猪凭空就“多了”起来。那些冠着“有关部门”的信息靠谱吗?

中国没有所谓的“猪肉价格有关部门”,也就是说没有完整的养猪大数据,那些局部猪价信息和片面的信息,不能成为对后续市场理性分析的根据。

打开你的微信订阅号,里面肯定有很多发猪价的饲料厂家和兽药厂家,这些数据只不过是引流的工具,如果你仔细看,还会发现这些截图竟然还都一样。有时候甚至论点也是千篇一律,这样的信息来源可靠吗?

不成熟的是市场还是养猪人心理?猪价博弈下,对待小道消息需谨慎

如果屠企想在和养殖户的博弈之中获胜,使点小手段那太简单了。进口猪肉来了,猪价要跌;非瘟来了,猪价要跌;各地生猪产能恢复良好,猪多了,猪价要跌。

天天浸泡在这种新闻里面,你会被“洗脑”,所以出现恐慌是在所难免。显然在5月份的猪价博弈之中,屠企成了赢家。他们低价吃进了很多猪,现在可以开心地卖高价猪肉了。猪价市场震荡产生的差价利润,都进了屠企的口袋。

小结

猪价的博弈之中,无论从手里的筹码、信息来源还是心理上,养殖户都处于下风。海量信息充斥的时代,养殖户要多观察,多了解,理性对待那些“别有用心”的不明来源数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