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必勝丨抗疫“鐵軍”七姐妹

詩人艾青曾經寫到:“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一場世所罕見、為禍人間的新冠肺炎疫情嚴肅考驗著每一位中華兒女。

中牟縣青年路街道轄區處於老城區,下轄七個城市社區183個小區,為了更好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青年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青年路街道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帶領下,組建抗疫“鐵軍”勇抗“疫”情,“鐵軍”七姐妹脫穎而出。

戰“疫”必勝丨抗疫“鐵軍”七姐妹

一馬當先的“女將軍”——李紅霞

一馬當先的“女將軍”——三公司社區組長李紅霞

“快到了,誰堅持不住了咬咬牙,再爬兩層就到了!看看誰比我先到?”這是李紅霞爬樓梯時經常給組員說的話,每一次她都跑到最前邊,給大家鼓勁,加油。由於三公司社區大部分都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每天要兩次測量體溫,李紅霞帶著他的組員每天每戶至少要爬兩次樓梯,汗流浹背,幹勁十足。背地裡偷偷按摩膝蓋的她,面對需要測體溫的居民都是面帶微笑。


戰“疫”必勝丨抗疫“鐵軍”七姐妹

堅韌不拔的“女將軍”——蘇獻萍

堅韌不拔的“女將軍”——城東路社區蘇獻萍

“記著沒,誰叫門都不要開,照顧好你的小弟弟,在屋子裡要注意安全!現在疫情嚴重,媽媽要去工作了!”這是早上上班前蘇獻萍每天都要說的話。蘇獻萍有一個四口之家,她的老公是萬灘衛生院的院長,也是一線人員。疫情發生後夫妻雙方始終奮戰在各自的崗位,從除夕到現在一天都沒有休息過,兩口子除夕夜都未能好好吃一頓團圓飯。由於蘇獻萍的婆婆公公年老體弱,孩子整日沒人照顧,蘇獻萍就讓12歲的女兒在屋內把門給反鎖住,並讓其女兒照顧小兒子。每日忙完工作的她到家都是9點左右,拖著疲憊的身子她還要準備孩子明天一天的飯菜,入睡都是12點左右,他們夫婦是“舍小家,顧大家”、一直默默奮戰一線的“夫妻兵”,他們為了抗擊疫情忙碌工作的身影,堅韌不拔的性格讓人肅然起敬。


戰“疫”必勝丨抗疫“鐵軍”七姐妹

赤膽忠心的“女將軍”——楊露芳

赤膽忠心的“女將軍”——建安路社區楊露芳

從除夕開始,建安路社區疫情防控小組的楊露芳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為了不把病毒感染的風險帶回家,楊露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回家住,而其老公也因為疫情沒法回家,所以家裡只有三個孩子和一個老人。楊露芳就過幾天送一些水果和蔬菜回去,順便偷偷的看一眼孩子們。“工作上,我問心無愧;但作為一個母親,在生活中,我卻愧對家人。”她說。

楊露芳由於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們。原本承諾,春節期間,要好好陪她們。又因閨女的成績不錯,她承諾值完班就帶女兒出來玩幾天,但為了抗疫,她不得不食言了。“從女兒嘟起的小嘴上,我看到了失望。但我相信,終有一天她能諒解我,也終會明白:只有大家安穩,才有小家安寧,忠於崗位就是忠於國家。”


戰“疫”必勝丨抗疫“鐵軍”七姐妹

踏實能幹的“女將軍”——李豔麗

踏實能幹的“女將軍”——東大街社區李豔麗

“我們這個崗位距離群眾最近,我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更有效地防控疫情。”說完,李豔麗團隊又騎車前往下一個外地返鄉人員家中……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踏實能幹的工作態度,這就是東大街社區李豔麗!


戰“疫”必勝丨抗疫“鐵軍”七姐妹

身份多變的“女將軍”——蔣會莉

身份多變的“女將軍”——綠雲社區蔣會莉

“姐姐,這道題我不知道怎麼解?”這是一個15歲的初三學生最常問蔣會莉的話。這個女孩是蔣會莉在綠雲社區入戶測體溫工作中發現的,起初關注她是因為家裡只有她一個人,父母仍然在南陽,由於初三課業重,她為了能按時上學就提前回來了。蔣會莉和她的組員王偉利瞭解情況後很是擔心,便和小姑娘互加微信,成了這個初三學生的知心大姐和兼職老師。在每次去給她測量體溫的時候,都會提前問她要不要給她帶些東西,有時候看到小姑娘吃方便麵,蔣會莉會給她帶些水果,時間寬裕了蔣會莉還會充當兼職媽媽下廚給小姑娘炒點菜;知道小姑娘得通過網絡學習,蔣會莉還會充當兼職爸爸幫她調試了設備;小姑娘需要複習資料了,蔣會莉也會盡己所能的幫她打印。偶爾也會通過視頻和她聊聊天,甚至找學霸幫忙給她講幾道數學題...... 充當一下知心大姐,這就是身份多變的蔣會莉!一個青年路社區的疫情防控人員!


戰“疫”必勝丨抗疫“鐵軍”七姐妹

助人為樂的“女將軍”——鄭趁紅

助人為樂的“女將軍”——府前街社區鄭趁紅

陳老太,85歲,從湖南長沙返回中牟,接到街道辦事處的需要給陳老太測體溫的電話,府前街社區組長鄭趁紅帶領其小組便立即前往其家中,為其測量體溫,經詢問情況得知其三個兒子皆在外地工作,家中唯有85歲的她和一位67歲的保姆阿姨。考慮到兩位老人行動不便,熱心腸的鄭趁紅便對陳老太家的事情上了心。每次給陳老太測體溫,鄭趁紅都會趁機和老人話家常,噓寒問暖,叮囑老人要注意飲食,保重身體,並耐心的給她講解防護知識。有時候還會給她送口罩,幫她倒垃圾。有一次,陳老太告訴鄭趁紅其慢性病的藥物儲備不多了,保姆年齡也大了,買藥不方便,不知道怎麼辦,鄭趁紅就主動幫陳老太前往中牟縣人民醫院買藥,並送到陳老太手中。“社區服務好啊!社區服務棒!為你們點贊!謝謝你們”陳老太感激的說。鄭趁紅總是笑著說:“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記得給我打電話。”這就是我們府前街社區熱心腸的組長鄭趁紅。


戰“疫”必勝丨抗疫“鐵軍”七姐妹

毅力頑強的“女將軍”——田麗萍

毅力頑強的“女將軍”——中興路社區田麗萍

“媽媽,你的工作是不是很危險,每天都要和那麼多人接觸,你負責的中興路社區幾乎都是外來人口,萬一不小心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辦?”這是一個兒子對媽媽最真切的關心,也是田麗萍聽到的最暖心的話。“你說你每天那麼辛苦。要不然跟單位請個假,休息一天。而且你的身體也不好,剛剛得了一場大病。身體才恢復好,你這樣每天拼命的工作對身體不好啊。”這是出於一個丈夫的關心。每當聽到兒子和丈夫說這話的時候,田麗萍總是說“這就是我的工作,我作為醫護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不懼艱險迎難而上,況且我對中興路社區情況比較瞭解,少了我,我的小組要費很多事情,在此時,我有義務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堅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

2月6日晚上11點多,下著雪,田麗萍在睡夢中被電話鈴聲吵醒。打電話的人是中興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杜書記。他接到群眾反映,水岸鑫城有一個人出現發燒症狀,但由於本人隱瞞沒有及時報上去,需要疫情防控小組前往測體溫。接到通知後,田麗萍立刻穿上衣服趕了過去,天空飄落的雪花打在她的臉上,頭上,這麼嚴寒的夜晚,對於一個去年8月份剛患過腦出血的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再次腦出血,儘管如此,她依然在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登記基本信息情況,並對其進行體溫測試,告知注意事項,叮囑他按時吃藥,多喝水,每2個小時測量一次體溫,並及時向工作人員彙報體溫情況。當她返還家中已經1點左右。

抗疫“鐵軍”七姐妹,她們只是各行各業抗疫大軍的縮影,相信只要全國人民攜起手來,匯聚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疫情終會散去!(青年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稿)


戰“疫”必勝丨抗疫“鐵軍”七姐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