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還是有明白人的:對手五代機都成軍,應放棄LCA搞下代戰機

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2020年10月12日消息,中國已經推出了兩款第五代戰鬥機,並且有可能會銷售到巴基斯坦。為了保持對對手的質量優勢,更好地利用稀缺資源,展望未來50年,印度空軍應放棄其製造200架第四代國產“光輝”(Tejas) Mark-2戰鬥機的計劃,專注於發展第五代先進中型隱身戰機(AMCA)。

文章稱,如果不做出改變,印度空軍將面臨AMCA戰機剛服役就落後的局面。屆時,印度空軍甚至可能還要駕駛比AMCA戰機更落後的“光輝”Mark-2噴氣式飛機。此外,印度海軍也需要AMCA戰機,因為目前正在測試的“光輝”輕型作戰飛機無法滿足航母艦載機需求。

印度還是有明白人的:對手五代機都成軍,應放棄LCA搞下代戰機

印媒呼籲印度空軍應專注於發展AMCA戰機

文章稱,印度空軍(IAF)現在必須仔細考慮發展新戰機的研發生產時間表,從不斷縮減的國防預算中撥款對新戰機進行投資。“光輝”戰機屬於第四代戰機,而“光輝”Mark-2是在其基礎上發展的一款全新中型戰鬥機(MWF),預計在2023年左右首飛。但前提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和參與該項目的其他機構能夠按時完成目標。要知道,就連印度空軍想要的83架“光輝”Mark-1A戰機預計也只能從2022年開始交付。

文章稱,雖然“光輝”Mark-2戰機借鑑了“光輝”Mark-1和“光輝”Mark -1A的經驗和技術,但它將是一種新型戰機,並將進行多年嚴格的測試,然後才能進行量產,而這可能還要再等十年。這對印度空軍來說不是一個好選擇,因為目前印度空軍正在努力應對戰鬥機中隊實力的下降和與對手的實力差距。

文章稱,中國目前發展有兩架第五代戰鬥機。殲-20雙發重型戰鬥機已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服役並形成中隊建制。另一款是FC-31第五代中型戰鬥機,很可能會出口給潛在客戶,而巴基斯坦可能是其第一個國外客戶。

文章表示,LCA“光輝”戰機項目已經花費印度超過一千億盧比。“光輝” Mark-1A戰機的價格已經飆升,83架“光輝”Mark-1A戰機總價為4500億盧比,折算約合單價7700萬美元,這與美國F-35第五代戰鬥機的生產成本差不多。通過利用規模生產和先進高效的生產方法,F-35戰機的成本已降至每架8000萬美元以下。而“光輝”Mark-2戰機的價格可能更高,可能接近9000萬-1億美元,這對於一款國產第四代戰鬥機來說非常昂貴。而瑞典薩博公司的“鷹獅”-E戰機,售價也只有8500萬美元。因此,在還需要十年才能服役的第四代飛機項目上進一步投資是不明智的。印度空軍應該取消“光輝”Mark-2戰機計劃,而專注於發展AMCA戰機。

印度還是有明白人的:對手五代機都成軍,應放棄LCA搞下代戰機

“光輝”Mark-2戰機性能參數

文章稱,AMCA戰機計劃已經被擱置了一次,因為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研發“光輝”戰機上。然而,AMCA設計工作一直在進行中。印度空軍應該為AMCA戰機發展提供支持,而不是開發第四代“光輝”Mark-2戰機。

除蘇-30MKI和“陣風”戰機,目前在印度空軍服役的約250架米格-29,“美洲虎”和“幻影”戰機將在2035-2040年逐步淘汰。屆時,首批蘇-30戰機也將服役超過40年,並開始逐步淘汰。選擇發展“光輝”Mark-2戰機並不會給印度空軍帶來質量上的優勢,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時間表顯示其使用壽命只能持續到2070年代。

印媒表示,由於印度空軍對飛機性能和進度都不滿意,印度已經退出與俄羅斯聯合開發第五代戰鬥機(FGFA)項目。而在印度購買了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以及美國是否會向印度提供F-35戰機一事充滿了不確定性後,印度空軍需要快速發展第五代戰機。

文章稱,“光輝”Mark-2戰機的發展將挪用第五代戰鬥機研發所需的資金和注意力,後者的服役時間可能要到等到2030年代甚至2040年代。屆時,許多國家已經在研發第六代戰鬥機,這將使印度AMCA戰機落後一代。

印度還是有明白人的:對手五代機都成軍,應放棄LCA搞下代戰機

印度“光輝”戰機性價比值得商榷

文章稱,印度海軍拒絕了“光輝”艦載機計劃,可能會選擇雙發AMCA戰機。這款雙發噴氣式飛機能從其滑躍式航母甲板上起飛,同時還將攜帶足夠多的有效載荷,同時也具備隱身能力。

與此同時,印度空軍還將增加“陣風”戰機的採購訂單,可能會再訂購36-54架,來彌補戰鬥機中隊飛機數量的下降。此外,印度空軍還會採購40架“光輝”Mark-1和計劃中的83架“光輝”Mark-1A。

如果印度空軍現在不支持AMCA戰機計劃,那麼最終可能會出現AMCA發展滯後的局面,這將迫使印度不得不重新購買俄羅斯第五代PAK-FA戰機,但印度此前已經宣佈PAK-FA戰機不滿足其要求。這將使AMCA計劃倒退,並導致印度在本世紀中葉仍將進入進口國外戰鬥機而沒有發展出國產戰鬥機的惡性循環中。

(作者:寧浦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