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在處理“九子奪嫡”中的帝王心術

八歲登基的康熙皇帝,執政時間長達61年,是中國帝制時代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

在康熙執政的61年期間,文治武功令前後世諸多帝王望其項背,因而被人稱為“千古一帝”。

康熙皇帝在處理“九子奪嫡”中的帝王心術

然而,晚年的康熙大帝在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上,頗費了一番周折。

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時,與康熙皇帝十分恩愛的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因難產而亡,赫舍里氏當時才21歲,這令康熙皇帝非常悲傷。

康熙對赫舍里氏所生的愛新覺羅·胤礽十分溺愛,在胤礽剛滿週歲時,便冊封胤礽為皇太子,胤礽是赫舍里氏所生的第二個兒子,但長子早年夭折,胤礽便成了嫡長子。

按照中國的傳統,嫡長子胤礽被冊封為太子也無可厚非。

康熙皇帝在處理“九子奪嫡”中的帝王心術

幼年的胤礽非常聰慧,而康熙皇帝也尤為重視胤礽的培養和教育,從小就給他聘請當時的名師指點。

如此下去,康熙的繼承人應該不成其為問題了。

然而,最終還是出問題了。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廢。被廢的主要原因有:其一、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同去遠征的皇長子胤褆屢屢在康熙面前說胤礽的壞話,引起康熙對胤礽的不滿;其二、康熙患瘧疾後,前去探望康熙的胤礽沒有一點傷心的表現,反而顯得非常高興,這讓做父親的康熙心裡很傷心。

父親差點病死,親生兒子卻很高興,康熙也是人,能不傷心嗎。

康熙四十七年,在秋狩木蘭時,年幼的皇十八子胤衸在熱河秋闈過程中,因病離世,而作為兄長的胤礽依然歌舞昇平,毫無喪弟之悲。

康熙認為自己精心培養的皇太子胤礽,沒有一點人情味,康熙是很重感情的,一怒之下,便下旨廢了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在處理“九子奪嫡”中的帝王心術

當然康熙廢太子,跟其他幾位皇子輪番攻擊胤礽也有很大的關係。

胤礽被廢后,康熙早就發現朝廷內部朋黨之爭很厲害。

於是,康熙藉著讓大臣們推舉太子一事,將王朝內部的朋黨之爭整頓了一番,暫時穩定了朝局。

歷朝歷代的朋黨之爭是根本根除不了的,康熙王朝也不例外。

為了徹底打壓朋黨之爭,以及眾皇子爭儲造成的朝局動盪(主要是九子奪嫡),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復立了皇太子胤礽。

應該說,康熙對胤礽還是抱有希望的,畢竟自己精心培養了幾十年了。

康熙皇帝在處理“九子奪嫡”中的帝王心術

但復位後的胤礽變了,父子關係形同虛設,胤礽在朝中結交大臣,培植自己勢力和黨羽,意圖逼宮,康熙不得不二次廢了胤礽。

胤礽被廢后,康熙宣佈,今後不再立太子。

康熙為什麼要這樣做?他是想讓九子奪嫡充分暴露出來,選出一個真正能夠繼承自己事業的繼承人。

康熙皇帝在處理“九子奪嫡”中的帝王心術

果然,九個皇子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在,有“千古一帝”之稱的康熙面前,這一切的表現,康熙都洞若觀火。

俗語講:膿包就要把它擠出來,擠出來就不疼了。

康熙看清了奪嫡的九子們的實質,最後一一處理,將皇位傳給了皇四子胤禛。

康熙皇帝在處理“九子奪嫡”中的帝王心術

不少人傳說:皇四子胤禛夥同步軍統領(九門提督)隆科多,篡改了傳位遺詔。

不過這個傳說已經被證實是假的,前幾年瀋陽故宮博物院將康熙親筆書寫的傳位遺詔公開展出。證明了康熙皇帝傳位於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是真實的。

康熙皇帝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頗費了一番帝王心術。

最終事實證明,康熙的選擇是正確的。

雍正皇帝執政十三年,勤於政事,銳意改革,使康熙皇帝開啟的盛世,延續成了“康乾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