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七夕節

可悲的七夕節

最近幾年,七夕節火了,成了所謂的中國情人節了。

我嘆了一口氣,憑什麼變成情人節了?

是因為上半年的西式情人節割掉的玫瑰花又漲了出來嗎?

還是因為上半年的女朋友又換了人?

哪裡來的那麼多情人節啊?

有人告訴我這是古代的傳統,要遵守。

我去你個大樹上掏鳥蛋的二百多斤的胖子,有這個傳統?

古代結婚前好多都沒見過面,哪裡來的情人節?

有人告訴我這是鵲巢相會自由戀愛的象徵!

我那個去,你去一年見一次試一試,這是你想要的愛情?對不起你註定單身狗一輩子了,就算你 有牛郎的手速能偷衣服,也註定你要帶上閃亮的蔚來帽子。

可悲的七夕節

就算我不吐槽挑著兩個孩子一年見一次媽,還是吐槽這麼悲慘的遭遇。

也不能把這個當成你對愛情的追求吧?哎!

有人告訴我,我們就想有個相愛的節日,就定在七夕節了。

你懂嗎?你懂傳統嗎?你懂嗎?七夕是什麼?

七夕是一個苦難的日子,你把它當成情人節來過,我服了。

給你看看文獻:

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

《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

可悲的七夕節

蘭夜鬥巧

據說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綵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遊戲就叫做‘鬥巧’。”

可悲的七夕節

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也就是風俗了,說簡單點,七夕那天,大家展示一下自己針線活的才藝,才藝好的可以得到皇上的寵幸,明白了嗎?

織女,哎!織女不是七仙女,大哥,麻煩你多查一下書籍。

估計你還是不懂,你會縫製衣服嗎?你會繡花嗎?

估計都不會,當我白說了。

民間的七夕讓姑娘們秀出自己的針線活,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婆家來看看,這小姑娘會不會針線活,不會的話嫁不出去,會的話就好嫁出去,相當於選秀節目。

好多姑娘為了繡出幾件衣服,被關在閨房裡面多少年。

簡直太慘無人道了,哎!你們居然把它當做情人節來過,還去佩服一個偷別人衣服的牛郎。

誰誰誰,你現在去偷個衣服試一試,別說嫁給你了,立馬報警抓你,不把你打成殘廢就算你娃娃跑得快了。

不是說不能過節,但是過個節要講道理吧!

把一個類似於五一勞動節加上三八婦女節的一個節,過得相親相愛的!

不合邏輯!

哎!!!!!!!!!!!!!!

只要能夠在一起,在一起的日子都是節。

要是就想在這麼兩個節送個麻辣串什麼的,算了吧!你還是別危害社會了,永遠單身下去吧!

過個正常點的節日吧!

一隻單身貓拍在鍵盤上的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