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苦微甘,說小葉苦丁

從小苦微甘,說小葉苦丁

過於甜膩,就會顯得輕佻,耐不住回味。濃濃苦澀,讓人望而卻步,即便因為添加而中和、消弭,口感上的滿足,內心總會有牴觸,因為不再純粹。畢竟,兩份美好的參合,誠然不如單一呈現的完美。

茶,品之微苦回甘,是為曼妙;嗅之水氣茶香,引發遐想;觀之,有透亮茶水,並青翠葉形,一覽無遺。喝茶,補水解渴的背後,是品味。而沖泡的過程,除了時光消磨,則為享受。

從小苦微甘,說小葉苦丁

傳統名茶,無外乎採摘一葉青翠,工藝點綴,化作一片乾枯,並著一二顏色。

置於杯盞,以水澆灌,吸附之餘膨脹,精華析出,尾隨在茶香之後。

如龍井的糙米枯黃、扁平俊秀如雀舌,像正山小種的烏黑油潤、條索緊緻有枝梗,便是如此。

從小苦微甘,說小葉苦丁

茶樹良種,出身名貴。工藝傳承,經久不衰。口碑渲染,世人皆知。如今茶的格局大體佈置妥當,無形之中,給後起之秀不少的壓力。

所以當下時節,但凡有新茶橫空出世,必當令人矚目。如金駿眉紅茶,全然是紅茶鼻祖——正山小種——的升級版。金即名貴,俊為茶型,通“峻”,是茶園位置,眉取長壽之意。

從小苦微甘,說小葉苦丁

雖然傳統名茶如此,然而新興的花草茶,卻沒有這樣的境況。

採摘植株的一部分,葉子、花朵、根莖、果實、種子均可。因為內在元素,有藥理成分加持,有養護身體的作用,為製茶品飲提供價值。試想,如果沒有額外養護,沒有口感的別具一格,還不如一杯清淡。

然後花香、葉形、口感不同程度的呈現,才有了品飲的樂趣。

從小苦微甘,說小葉苦丁

小葉苦丁,就是這樣的一種花草茶。

採摘苦丁喬木樹葉,有大葉、小葉兩種。其中大葉苦丁苦澀異常,小葉苦丁,則以微苦回甘著稱。就口感而言,小葉苦丁,更符合國人對“茶”的定義。

小葉苦丁茶樹主要生長在我國西南一帶,光照、高山、密林、降雨,造就其特有的屬性。

從小苦微甘,說小葉苦丁

葉片中鋅、硒微量元素含量明顯高於綠茶,能顯著增強酶的活性,有利於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作為傳統的民間飲品,小葉苦丁在清熱解暑、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方面效果出眾。

再者,簡單製茶工藝後,苦丁本色不改,保留翠綠色澤。視覺上的清涼,較為適宜炎炎夏季。

從小苦微甘,說小葉苦丁

閒暇時間,一杯清香,小葉苦丁茶,清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