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暫停《道德經》讀後感寫作已經2個月了

是時候重拾了

說過的,這個系列要寫完

半途而廢從來不是我的風格

排除干擾

繼續深度閱讀

好,今天,繼續《道德經》的學習

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原文:

知若不言

言者不知

其兌,閉其門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

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

不可得幣賤

故為天下貴

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參考譯文:

聰明的智者不多說話

而到處說長論短的人

就不是聰明的智者

塞堵住嗜慾的孔竅

關閉住嗜慾的門徑

不露鋒芒,消解紛爭

挫去人們的鋒芒

解除他們的紛爭

收斂他們的光耀

混同他們的塵世

這就是深奧的玄同

達到”玄同境界的人

已經超脫親疏、利害

貴賤的世俗範圍

所以就為天下人所尊重

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這一章的閱讀感悟:

1、真正聰明的人不多說話

2、誇誇其談的人並不見得很聰明

3、事物始終在變化中,不要執著於形名

4、堵上慾望的孔竅,關閉慾望的心門

5、調和自己身上耀眼的光芒

6、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低到塵埃

7、真正的修行不在行跡,在心裡

8、挫光銳氣,解除紛擾

9、放下爭奪之心,把自己融入團隊

10、心中坦然是最幸福的

11、高低貴賤,浮雲一片

12、不在意功名利祿,以免陷入煩惱

13、放下自我,為大家做事

14、放下自我的人,極端方法傷害不了他

15、德行深厚的人和周圍的人特別融洽

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能解釋這一章道理的人物和故事:

1、蘇州德勝洋樓老闆:聶聖哲

蘇州德勝洋樓公司中國木製別墅排第一

推行君子文化

在企業裡,人際關係特簡單

不用套近乎

不用搞人際關係

不需拍馬溜鬚

不需人情練達

不需情商高

只需不撒謊、誠信,認真,做好自己的事

工藝上精益其精,要求超過德國標準

就可以得到高工資、高福利

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2、《能斷金剛》作者:麥克羅奇格西

美國一個著名大學的畢業生

到印度尼泊爾旅遊

進了一個佛教寺廟修行

修行得特別好

悟性特別高

段位也很高了

師傅對他說

傳授給你的全是《金剛經》

而只會最好的修行場所不是寺廟

而是你生活、工作的地方

你需要回到你美國

回到你原來生活的地方

把《金剛經》的法則運用到工作中

於是,這個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生

回到了美國華爾街

加入了一個賣珠寶的公司

公司特別小

他和大家一起上班

誰也不知道它從尼泊爾回來

是一個和尚

是一個修行很高的人

就這樣,他把《金剛經》的智慧帶進了工作中

讓這家小小的珠寶公司成為了美國一家知名大企業

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3、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

經濟危機時期,稻盛和夫也不裁員

4、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

40多天平定寧王叛亂,不居功

5、唐朝位重權高郭子儀

郭子儀能和販夫走卒都成朋友,真正低調

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寫在最後

1、少說話,多做事

2、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3、謙虛、低調是一輩子的修行

4、光而不耀是一種修養

5、別讓自己的光芒灼傷別人

6、眾生平等,平等待人

7、以不變應萬變

8、工作也是一種修行

9、不要鋒芒畢露,銳氣逼人

10、少一些功利之心

11、放下身段

12、多內求不外求

光而不耀一《道德經》五十六章讀後隨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