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超军旗":至今仍在服役,曾击沉英国最先进战舰

1982年5月4日,英阿马岛战争正逐渐走向白热化。在登陆战打响前,双方已经交了几次火。就在两天前,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被英军击沉,这让阿根廷政府在面对马岛问题上愈加强硬。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马岛之战创造战果,小有名气

5月4日上午11点,作为雷达哨戒舰的英国皇家海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正在通过卫星电话与后方通报战况。但苦于通讯系统、对空探测雷达无法实现电磁兼容,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只能将对空探测雷达关闭。高级军官大都呆在各自的房间喝着咖啡,舰上只有目视警戒哨和少量的值班人员在活动。

一架正在周围活动的海王星式反潜巡逻机发现了这艘驱逐舰,并立即上报。两架阿根廷空军"超军旗"攻击机如同嗅到猎物气味的野兽,迅速挂弹从"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升空。由于距离过远,途中还进行了一次空中加油。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发起攻击的阿军超军旗攻击机

谢菲尔德号上的官兵沉浸在"和平"的假象中。殊不知,此时两架"超军旗"攻击机已经脱离加油机,进入低空突防状态。很快,"超军旗"已经到了距英军大约50英里的位置,便开始爬升作最后的雷达搜索,并将数据装订到导弹。距离英舰20英里处,两架"超军旗"发射了两枚"飞鱼"反舰导弹,随即脱离战区。另一旁的格拉斯哥号驱逐舰发现了这两架"超军旗"并上报到"无敌"号航母的防空指挥所,但英军高层认为这是一次误报。英菲尔德号上的目视警戒哨发现了一枚"飞鱼"时,已经来不及作任何反应了......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被飞鱼反舰导弹击中谢菲尔德号

一声巨响,炸碎了和平的假象。一枚弹况不是很好的"飞鱼"一头扎在了谢菲尔德号舰身中部,却因为引信失灵未能爆炸。强大的冲击力让弹体和满是铝合金、复合材料的舰身摩擦产生了大火,英军损管却未能扑灭......六天后,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宣告沉没。这是英阿马岛战争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面,阿根廷空军和"超军旗"从此名声大噪。

军旗的诞生

时逢1954年,"欧洲轻型战术攻击战斗机""欧洲通用战术战斗机"两个项目的招标。一旦拿下这个项目,大半个西欧都有可能装备这款攻击机。这款轻型攻击机当然是以苏联为假想敌,要求参选机型便于维护、起降距离短等等。在此之前,法国政府召开的轻型攻击机招标中便有两个机型参选:一是布雷盖公司的Br-1001 ,二是达索公司的神秘-XXII。尽管名字与此前法军装备的两款喷气式战斗机一致,但神秘-XXII采用的几乎是截然不同的两侧进气布局。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神秘-XXII

神秘-XXII在1956年首飞,但原装的两台"加比佐"小推力涡喷发动机的不足便暴露了出来:从地面起飞,用时12分钟都无法爬升到10000米高空不说,在俯冲状态下都不能让军旗II突破1马赫。尽管这款轻型攻击机也参加了"欧洲轻型战术攻击战斗机""欧洲通用战术战斗机"两个项目的招标,最终只能黯然落选。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神秘-XXII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管"军旗"失去了一个大单,但法国海军找上门来,要求在军旗II的基础上研制一款超音速海军舰载攻击机。由于军旗II型原型机安装的两台小推力涡喷发动机连在俯冲时都无法令飞机突破1马赫,后续的军旗II M型改动不大,也只能下马。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军旗IV M

达索公司为了啃下这个大单,在研制军旗II M的同时便启动了军旗IV的设计。虽然采用的工程序号、名字都继承了前任"军旗II",但IV型比II型大了15%,这个设计的改动不亚于重新设计。工程量虽大,但实践证明这是值得的:军旗IV换用了阿塔-8涡喷发动机,成功突破了音速,也获得了法国海军的"芳心"。这款在当时看来性能比较强的轻型攻击机,也成功地奠定了"超军旗"的基础。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一架正在起飞的军旗II M

而海军要求研制的军旗IV M,以当时在建的两艘"克莱蒙梭"级小型航母为平台,要求达索公司尽可能改善军旗IV M的飞行性能、下视视野和机体结构强度以适应在航母上使用。达索公司为其增加了着舰钩、强化了起落架,为了提升飞行性能也增加了翼面积、设计了蜂腰状机身。

超军旗的升起

自1961年开始,军旗IV M就已经完成了测试投入量产,并在1965年前交付了69架IV M型、21架IV P型。尽管同期达索公司启动了超军旗方案的研制,但法国海军认为超军旗与现有的军旗IV M相比性能提升有限,便迅速于1973年叫停。同时法国海军开始寻觅其它舰载战斗机来替代现有军旗IV M。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法军希望能够在1977年前装备大约100架舰载攻击机以搭配现有的两艘"克莱蒙梭"级中型航母,当时的法国海军手里只有3亿2000万美元。这笔经费并不算太多,而且基本上确定了选择方向。如果不选择国内厂商的产品,恐怕便只能转向选择其它厂商的二手货,或是削减采购数量。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可供选择的是75架全新的A-4"天鹰"或是50架"美洲虎M",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表示也愿意以156万美元/架的价格提供二手翻新的A-4"天鹰"。但在经过对比后法国海军发现,A-4舰载攻击机并不太适合现有的克莱蒙梭级航母,"美洲虎M"虽然能完爆"超军旗",但达索公司公关人员的巧舌如簧让手头比较拮据的法国海军最终还是转向了达索的产品。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于是在1973年,法国政府指示"超军旗"重新上马。为了节约经费,设计方案主要在原军旗IV M的基础上针对动力系统、航电系统和主翼面进行修改。原本军旗IV M在机头并没有设置像样的对空/对海探测雷达,只安装了体积比较小、功能比较单一的"阿依达"火控雷达。为了弥补"阿依达"的不足,达索公司还在机头整合了红外传感器和AS-30导弹的制导天线。原本可以安装2门30mm航炮的内部空间,也可以用来安装塔康导航设备。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改进过后的"超军旗"用一台"龙舌兰"对空/对海探测雷达替换了前者。原本的阿塔8K涡喷发动机冗余推力不足,被改进过后的8K50涡喷发动机替换——最大军用推力由43.2千牛激增到49千牛,耗油量还略有下降!

不过由于机身重量稍有增加,主翼面积也进行了相应地扩大以提供足够的升力和平衡。就性能数据而言,超军旗就军旗IV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这到底是设计思路和底子的问题——本身军旗就是针对轻型单发攻击机而设计的,根本不能指望它去干中型攻击机的活。但更先进的航电设备弥补了这些不足,这让法国航母好歹获得了相对稳定的一款舰载攻击机。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超军旗的几种涂装

尽管舰载战斗机对于本是攻击机底子的"超军旗"有些遥远,但"超军旗"可以携带2枚"魔术"空空导弹执行制空权争夺的任务。在军费不得不连年削减的情况下,"超军旗"成了法国海军航空兵的唯一依靠,这让它不得不背上各种各样的武器进行作战。法国海军甚至要求达索公司研制了一款集航弹挂架、火箭弹发射巢和副油箱于一体的吊舱!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正在准备降落的超军旗

除却多用途战斗能力,当时的"超军旗"同样算得上是法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重要一节。大约有24架"超军旗"接受了改装,可以携带ASMP核巡航导弹、AN-52核航弹。这是法国海军除了4艘"可畏"级战略核潜艇以外唯一的核威慑手段!

这棵独苗自然被委以重用。1978年后,法军参加过的战争基本都有"超军旗"的身影。从"普罗米修斯行动"到法国在太平洋实施的核试验,再到"沙漠风暴行动"和阿富汗战争;2011年,即将退役的"超军旗"甚至也加入了空袭利比亚的队伍中。退役的前一年也基本上没闲着,"超军旗"也随"戴高乐"号航母加入了空袭某恐怖组织的行动。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的超军旗

在这期间,"超军旗"也在一直在改进升级。在SEN 4版本,"超军旗"安装了最新的电子自动对抗系统、干扰弹发射器和干扰机、雷达告警系统,还可以携带最先进的电子对抗吊舱、全景镜头侦查吊舱。最后一次升级已经到了差不多21世纪10年代——达索公司为其装上了GPS导航设备和PCN-90计算机。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阿根廷空军的"超军旗"

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仅有的5架"超军旗"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武器禁运解除后,阿根廷接收了剩下9架"超军旗",这批攻击机一直服役到2009年。2016年法国完全退役"超军旗"后,阿根廷还以1250万美元的白菜价收购了5架经过现代化改装的"超军旗"。

超军旗的落下

在当时,超军旗成了法国海军唯一的固定翼舰载攻击机,负责执行防空、对地/海攻击和侦查任务。当然了,它也是一款"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战斗机。尽管自1978年来一共经历过6次战争,但"超军旗"的成名之战还是英阿马岛战争。5架"超军旗"和5枚"飞鱼"反舰导弹在阿根廷空军手中俨然成了杀手锏,仅有45个飞行小时经验的飞行员使用5枚"飞鱼"击沉了两艘英舰。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尽管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产品,但"超军旗"的最大起飞重量仅有12吨,跟强5比根本差不了多少。而载弹量更是惨淡,一次起降只能携带1枚"飞鱼"反舰导弹。就这,还需要另外携带1个1100升副油箱、1个600升副油箱配平。一个攻击波起飞4架"超军旗",却只能发射4枚反舰导弹后撤离——作战效能之低下,无需多言。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

在法国航母“霸窝”的阵风舰载战机

相对较小的机身尺寸限制了它的改进空间,法国想用阵风统一海空军战斗机、缓解军费压力的想法更是进一步掐死了"超军旗"的改进。比"超军旗"略大的"阵风"拥有更为先进的航电系统、动力系统和更强大的战斗力、更高的载弹量,毕竟“阵风”是一款先进的三代半战机,"超军旗"的落幕也就成了定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