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A:“全身没有一天是舒服的。各种病都对得上症状,现在极其恐白色。已经不敢网上查病了,但是还是会因为任何有关绝症的信息惊慌不已。”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B:“嗓子一侧疼一个月了,感觉耳朵也不太舒服,目前严重恐癌,鼻咽癌,喉癌,甲状腺癌,心情好差,还不敢去检查。”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C:“我今天早上起来嗓子很不舒服,想咳嗽,擦鼻涕的时候也有点血丝,会不会是得新冠了!”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上面这些案例都是小编在疑病吧看到的,偶然的情况下关注到这些人整日忧心忡忡,总怀疑自己得了重症,每天被焦虑的情绪所环绕,正常的生活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再把时间线拉回去,之前在新冠肺炎的持续蔓延下,各路新闻媒体铺天盖地都是关于疫情的报道,那段时间朋友圈中也全都是与此相关的信息。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因此,关于对自己是否被病毒感染的揣测也从未停息。


面对肺炎疫情,提高对于患病的警惕本身是好事,但如果对于疾病的态度由正常的关注演变成异常的心理恐慌,结果也会适得其反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图源于病症吧


甚至有一些本身就有疑病倾向的人在面对肺炎疫情时很容易会诱发自己的恐病心态,在全网最大的疑病症贴吧中,不乏充斥着对新冠肺炎的恐惧


现如今秩序恢复正常,小编想要跟你们谈谈上述这类特殊的人群。


1

疑病是什么?


疑病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和状况,做出不切实际的疑病解释,并伴有忧虑,烦恼,恐惧和广泛躯体不适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


通俗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常遇到这样的“病号”,他们总是为自己的“病”而苦恼,到处就医然而却不相信医生对他们的身体所做的无病结论。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疑病”。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图源FreeImagers


下面小编详细给你讲明疑病的症状表现具体有哪些?


2

疑病的三大症状表现


☉先占观念


患者坚持认为自己患了一种或者是多种严重的躯体疾病,紧紧围绕自己所担心的或者是自己坚信所患的一个疾病,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的感受或者是体验,但是并没有达到荒谬的程度。


☉躯体主诉


不适的躯体主诉,在疑病观念的支配下,患者通常会出现一些生理现象或者是异常感觉,做出一种疑病性的解释,并且同时会伴随出现相应的躯体症状。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图源FreeImagers


他的主诉可能限于一个部位、器官或者系统,也可以涉及到全身。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患者的症状可能比较鲜明,定位也比较清楚,但是有的患者可能定位比较模糊,表达也不是很清楚


而有的患者就存在对身体上典型的一种担心,可能觉得自己的某一个部位是畸形的,或者是比较丑的,反复求医,尽管各种各样的检查结果都显示是正常


来自不同医院的不同医生的解释或者保证,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于是患者就辗转于各个医院,东奔西走,辗转各个科室就诊,患者和医生之间也很容易产生一些矛盾冲突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图源FreeImagers


☉心理痛苦和社会功能的障碍


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或者是抑郁的症状,或者是对躯体疾病的担心,实则担忧的程度和他实际的健康水平是不相匹配的,患者由于这种疑病症状导致的社会功能受损的情况变化也比较大。


患者往往求治的主诉比较常见的症状,有一半以上的可能是疼痛,部位比较多见的,像头部、腰部、胸部,有时会全身的疼痛


我们知道了疑病症的三大表现,一旦发现自己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有疑病症的一些倾向,建议及早地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3

面对疑病该怎么做

☉摆脱多疑,相信医生


疑病的特点是多疑,容易把无关症状看成小病,容易把小病看成大病。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图源FreeImagers

具有疑病的人常常固守自己的猜疑,对医生的解释和客观的检查结果视而不见,这就使得疑病会愈演愈烈。


因此,要努力让自己相信医生的科学诊断。如果实在无法使自己信服一个医院或一个医生的诊断,多次进行相同检查。如果诊断的结论是一致的,那么就应消除疑虑。


☉接纳情绪,积极调整


例如疫情的爆发和持续,都是外部的压力事件。当我们面对压力事件时,会进入“应激”的状态,疑病是应激状态的具体表现之一。


我们在生活中产生“应激”和一定程度的疑病,是我们身体为了应对压力所做的保护对策,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和处理突发情况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疑病症 | 总感觉自己生病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图源FreeImagers


因此我们产生一定程度的疑病,并不意味着我们是脆弱的、有错的,而是生理的自然反应。


对此应该持有接纳的状态,而不应该是自责。

学会信任自己,并且试图与他人进行沟通和相处。


在精神障碍性疾病面前,我们已有证实有效的现代医学可以治疗。如果察觉到自己有上述症状,请一定向专业的心理医师求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