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滿族自治縣學習貫徹市委七屆十次全會精神

四平日報訊(記者 李雪)市委七屆十次全會閉幕後,伊通滿族自治縣迅速組織學習貫徹,圍繞落實全會精神,結合工作實際,科學謀劃“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著力打造長平一體化協同發展橋頭堡,搶抓新機,勇開新局。

在夯實基礎上一以貫之。堅決把市委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堅持伊通“31345”總體佈局,持續在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上下功夫,加快促進伊通區位和資源優勢轉化。以開發區晉級省級開發區為契機,加大長伊中線兩側片區、景臺片區、新興片區的建設力度,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帶動促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形成多點並進、多元發展新格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招商引資機制政策,全方位提升項目服務效能,全力抓好寶捷·藍城鹿鳴小鎮、青怡坊特斯蒂啤酒小鎮等百億級三產融合項目,並持續圍繞三大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成支柱產業重塑,帶動實現發展質與量的同步跨越提升。不斷強化完善土地、人才等發展關鍵要素保障,優化土地空間佈局,實施好“伊人迴歸”計劃,厚植高質量發展根基,把握住長平一體化協同發展重大契機,更加高效順暢落實好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向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伊通”目標加速前進。

在產業發展上握指成拳。抓住國家“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新格局”的契機,更緊密融入全省“一主六雙”產業發展空間佈局和四平“南開北融”戰略佈局,特別是搭上“向南開放大通道”的班車,把醫藥健康(食品加工)、智能製造(汽車零部件)和現代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做大做精做強,強化在區域內的產業功能,提升經濟發展外向度。堅持把農業作為根基,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視察四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突出抓好黑土地保護,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引進現代農業項目和農業技術成果,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實現深刻變革,加速邁向現代化。

在基礎設施上多點發力。從強化伊通長平一體化協同發展橋頭堡作用實際需要出發,圍繞“打造長春半小時現代化都市經濟圈內最美節點城市”目標,在基礎設施上全面開展攻堅行動。突出道路交通建設,以全省“四好農村公路”示範縣標準為新起點,打造縣域發展新優勢。加快完善城鄉醫療、文體等方面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發展成果共享。強化發展承載平臺以及生態環境等基本發展條件,進一步抓工作機制的完善和效能的提升,真正從根本上把伊通的發展水平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全面提升上來,為四平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伊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