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公關傳播效果分析·機器人將搶走2000萬人飯碗

近日,“到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2000萬工作崗位”以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

大數據公關傳播效果分析·機器人將搶走2000萬人飯碗

一篇名為《機器人或搶走2000萬人“飯碗”》的文章指出:

法國媒體稱,根據一份研究報告,從現在起到2030年,機器人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取代2000萬個就業崗位,機器人在成為經濟增長因素的同時也將加劇社會及地理上的不平等。

大數據公關傳播效果分析·機器人將搶走2000萬人飯碗

據法新社6月25日報道,最受影響的將是低端崗位。

該機構還指出,得益於視覺分析技術、語音識別或機器學習方面的進步,機器人已經在工業領域替代了數百萬個人工崗位並且還在向服務行業進軍。

研究指出,“以重複性任務為主”的就業崗位是最受影響的。另外,短期而言,物流中心的崗位同樣也很受影響。

相反,需要“同情心、創造性、處理人際關係”的工作“在未來幾十年內仍將專屬於人類”。

報告還提及,“機器人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商貿、衛生健康、酒店餐飲、交通運輸以及建築和農業領域”。

大數據公關傳播效果分析·機器人將搶走2000萬人飯碗

很多專家認為,從總體上來看,自動化所創造的就業崗位要比其摧毀的多。但是,自動化導致高端和低端崗位之間出現了鴻溝,讓眾多勞動者丟掉飯碗。

大數據公關傳播效果分析·機器人將搶走2000萬人飯碗

印度機器人上菜(圖片來源《印度時報》網站)

該篇文章發佈後共得到了52家媒體平臺的轉發,評論熱詞以“機器人”“就業”“崗位”為主。

大數據公關傳播效果分析·機器人將搶走2000萬人飯碗

(數據來源:知於)

大數據公關傳播效果分析·機器人將搶走2000萬人飯碗

(數據來源:知於)

那麼,都有哪些崗位是機器人無法替代的呢?

1. 醫生 沒有人願意把生命交付給冰冷的機器,我們需要的是溫暖與關懷。

2. 演員 不論悲劇喜劇還是悲喜劇,機器人無法擁有那麼細緻而精湛的演技。

3. 運動員 儘管機器人賽車、足球都已經出現,但人類運動員所擁有的興奮、經歷和情感是及其人無法擁有的。

4. 廚師 兩個廚師無法做出一樣味道的菜,一個人也不會每次做菜味道都一模一樣,很多美食不是機器人按部就班可以成就的。

5. 律師、老師、檢察官、政治家等。

6. 作家、音樂家等藝術家。

7. 理髮師 理髮師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藝術家的一種吧(滑稽臉)

8. 健身教練

9. ……

大數據公關傳播效果分析·機器人將搶走2000萬人飯碗

歸根到底,努力學習,發展自身,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不僅不能被機器人取代、甚至連其他人都無法取代之長,才能讓自己更好的發展,更好地實現我們個性化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