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法制日報二三事|趙大程:閱讀《法制日報》是我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 趙大程

我與法制日報二三事|趙大程:閱讀《法制日報》是我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作者照片

今年8月1日,是《法制日報》創刊40週年紀念日。40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法制日報》走過了不平凡的40個春秋,成為黨在政法戰線的主要喉舌,是黨和國家在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領域的重要輿論陣地。在這40年中,我有幸目睹了《法制日報》的發展歷程,親身感受了《法制日報》在宣傳普及法律知識、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法制日報》最初的創辦與法治宣傳有深厚的淵源。1978年12月,鄧小平同志強調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1979年10月24日,司法部根據彭真同志提出的“政法戰線要辦一張報紙”的指示,指定司法部法制宣傳司負責籌辦《中國法制報》,也就是《法制日報》的前身。1980年8月1日《中國法制報》正式創刊,彭真同志為報紙題寫了報頭。從1982年元旦起正式出版對開的一張大報,每週一期。之後,在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的領導和支持下,《中國法制報》進一步發展壯大,從每週一期發展到每週三期,並於1988年1月1日更名為《法制日報》,當時彭真同志再次題寫了報頭。

《法制日報》的改革、發展也正好伴隨著全民普法的深入開展。1984年我到司法部工作,從那時起閱讀《法制日報》就成為我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1985年,司法部調研總結有關地方普法經驗、並推動全民普法工作。《法制日報》聚焦第一個五年普法,真實記錄了全民普法的顯著效果,展現了全社會積極響應、深入推進普法工作的熱潮。作為《法制日報》的忠實讀者,至今我還收藏著當時從《法制日報》上剪下的一些重要文章。“三五”普法到“四五”普法期間,《法制日報》積極採寫報道全國普法工作重要進展、各地普法工作的經驗和探索等方面的通訊、消息、評論。這些稿件生動鮮活、詳實具體,有較強的感染力,有力推動了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

2001年“四五”普法規劃將12月4日設立為全國法制宣傳日,《法制日報》每年都在全國法制宣傳日期間,推出系列評論、有關普法工作成就的系列報道、反映各地普法情況的專版專刊等,營造了濃厚的學法用法氛圍。2006年之後,我曾經分管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見證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五五”“六五”和“七五”普法期間新的發展、新的提升和新的成效。在這期間《法制日報》也不斷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推出了一些重頭報道和系列報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全面依法治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綱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採取有力措施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這進一步明確了法治宣傳教育在法治建設中的戰略地位,深刻揭示了法治宣傳教育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和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中的基礎性作用,為我們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征程中,《法制日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法治重要論述,聚焦新時代全民普法的重要意義,圍繞“憲法宣傳日”“誰執法誰普法”、2018年“憲法修正案”“改革開放40週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等重大主題,策劃組織一批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精品佳作,推動全民普法實現新發展。我個人也在《法制日報》發表了一些文章,學習宣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的決策部署,宣傳我國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談對司法行政工作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一些體會,既是讀者,也是作者。

2018年3月,黨中央決定將原司法部、原國務院法制辦的職能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部。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2019年《法制日報》改版後,開闢了“守法普法”專版,展現各地各部門擔當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不斷創新發展全民普法的成功經驗,對指導各地各行業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發揮了重要陣地作用。“以案普法”專欄,結合熱點案事件,圍繞社會關注度高、與群眾密切相關的領域,邀請法律工作者,以專業視角進行剖析,把案事件的依法處理過程變成全民普法公開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總的說,從1986年開始在億萬人民群眾中普及法律常識的“一五”普法,到今年即將收官的“七五”普法,35年來,中央領導同志關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關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大決策,中宣部、司法部等普法主管部門關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各地各行業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創造的新經驗、新做法,在《法制日報》上都有著濃墨重彩的體現。可以說,伴隨著全民普法的不斷推進,《法制日報》全面記錄了普法這項宏大社會工程35年的歷史足跡,生動展示了法治宣傳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和經驗,成為開展全民普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重要陣地。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法制日報社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司法部要求,堅持“越是在特殊關鍵時期越要履行好媒體職責使命”的理念,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治新聞宣傳工作,充分運用所屬報刊、網站、“兩微一端”等各媒體平臺,權威發聲、及時發聲、聯動發聲、有效發聲,宣傳報道好政法幹警堅守工作崗位、開展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和感人事蹟,做好政策措施宣傳解讀,營造“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科學防治、依法防控”的濃厚氛圍,努力打響打好打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宣傳報道攻堅戰。疫情期間,為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加強疫情期間矛盾糾紛化解的重要指示精神,《法制日報》開設“化解矛盾糾紛深化平安建設”專欄,刊發6篇化解糾紛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系列報道;開設“司法行政人‘疫’線故事”欄目,講述司法行政幹警的戰“疫”故事;開設“戰疫情·律師在奮鬥”專欄,刊發律師踐行職責使命助力疫情防控的相關報道,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法制日報》立足法治特色,推出相關普法欄目,結合疫情防控中出現的不如實報備、違規外出、哄抬物價、造謠傳謠等各類案例,採訪專業人士準確釋法。比如《法制日報》開設的“以案普法”欄目,就很受讀者歡迎。還有一些評論和法律知識深度解讀文章,也很好。法制日報新媒體推出的“疫情普法”系列在疫情普法上做到了全網第一,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引領作用。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根據這一系列製作普法圖集和普法稿件,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等微信公號都轉載了《法制日報》“疫情普法”系列,為促進科學防控、依法防控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法制日報》是黨領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輿論陣地,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繼續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報道的重中之重。要唱響新時代的主旋律。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宣傳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要築牢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陣地。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實行撥亂反正、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期,中央領導同志就曾經強調“要把法律交給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法制日報》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法治建設和全民普法工作,不斷推出高水平、高質量的宣傳報道。運用專版、專題、專欄,宣傳新成就、新經驗、新做法,提高全民普法工作的覆蓋面和實效性,努力使法治成為人們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要拓展講好中國法治故事的主渠道。《法制日報》作為黨和國家宣傳法治的媒介,應當順應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需要,把創新要求貫穿報道全領域,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打造法制日報全媒體、融媒體,增強普法宣傳報道的傳播力、影響力。用更加及時的傳播方式,更加生動的報道內容,面向世界宣傳中國法治建設和法治實踐的成就,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中國法治聲音,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作者系司法部副部長)

來源:法制日報

編輯:席鋒宇 張博 李金鳳

我與法制日報二三事|趙大程:閱讀《法制日報》是我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 趙大程


我與法制日報二三事|趙大程:閱讀《法制日報》是我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作者照片


今年8月1日,是《法制日報》創刊40週年紀念日。40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法制日報》走過了不平凡的40個春秋,成為黨在政法戰線的主要喉舌,是黨和國家在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領域的重要輿論陣地。在這40年中,我有幸目睹了《法制日報》的發展歷程,親身感受了《法制日報》在宣傳普及法律知識、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法制日報》最初的創辦與法治宣傳有深厚的淵源。1978年12月,鄧小平同志強調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1979年10月24日,司法部根據彭真同志提出的“政法戰線要辦一張報紙”的指示,指定司法部法制宣傳司負責籌辦《中國法制報》,也就是《法制日報》的前身。1980年8月1日《中國法制報》正式創刊,彭真同志為報紙題寫了報頭。從1982年元旦起正式出版對開的一張大報,每週一期。之後,在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的領導和支持下,《中國法制報》進一步發展壯大,從每週一期發展到每週三期,並於1988年1月1日更名為《法制日報》,當時彭真同志再次題寫了報頭。


《法制日報》的改革、發展也正好伴隨著全民普法的深入開展。1984年我到司法部工作,從那時起閱讀《法制日報》就成為我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1985年,司法部調研總結有關地方普法經驗、並推動全民普法工作。《法制日報》聚焦第一個五年普法,真實記錄了全民普法的顯著效果,展現了全社會積極響應、深入推進普法工作的熱潮。作為《法制日報》的忠實讀者,至今我還收藏著當時從《法制日報》上剪下的一些重要文章。“三五”普法到“四五”普法期間,《法制日報》積極採寫報道全國普法工作重要進展、各地普法工作的經驗和探索等方面的通訊、消息、評論。這些稿件生動鮮活、詳實具體,有較強的感染力,有力推動了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


2001年“四五”普法規劃將12月4日設立為全國法制宣傳日,《法制日報》每年都在全國法制宣傳日期間,推出系列評論、有關普法工作成就的系列報道、反映各地普法情況的專版專刊等,營造了濃厚的學法用法氛圍。2006年之後,我曾經分管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見證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五五”“六五”和“七五”普法期間新的發展、新的提升和新的成效。在這期間《法制日報》也不斷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推出了一些重頭報道和系列報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全面依法治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綱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採取有力措施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這進一步明確了法治宣傳教育在法治建設中的戰略地位,深刻揭示了法治宣傳教育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和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中的基礎性作用,為我們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征程中,《法制日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法治重要論述,聚焦新時代全民普法的重要意義,圍繞“憲法宣傳日”“誰執法誰普法”、2018年“憲法修正案”“改革開放40週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等重大主題,策劃組織一批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精品佳作,推動全民普法實現新發展。我個人也在《法制日報》發表了一些文章,學習宣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的決策部署,宣傳我國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談對司法行政工作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一些體會,既是讀者,也是作者。


2018年3月,黨中央決定將原司法部、原國務院法制辦的職能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部。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2019年《法制日報》改版後,開闢了“守法普法”專版,展現各地各部門擔當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不斷創新發展全民普法的成功經驗,對指導各地各行業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發揮了重要陣地作用。“以案普法”專欄,結合熱點案事件,圍繞社會關注度高、與群眾密切相關的領域,邀請法律工作者,以專業視角進行剖析,把案事件的依法處理過程變成全民普法公開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總的說,從1986年開始在億萬人民群眾中普及法律常識的“一五”普法,到今年即將收官的“七五”普法,35年來,中央領導同志關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關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大決策,中宣部、司法部等普法主管部門關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各地各行業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創造的新經驗、新做法,在《法制日報》上都有著濃墨重彩的體現。可以說,伴隨著全民普法的不斷推進,《法制日報》全面記錄了普法這項宏大社會工程35年的歷史足跡,生動展示了法治宣傳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和經驗,成為開展全民普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重要陣地。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法制日報社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司法部要求,堅持“越是在特殊關鍵時期越要履行好媒體職責使命”的理念,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治新聞宣傳工作,充分運用所屬報刊、網站、“兩微一端”等各媒體平臺,權威發聲、及時發聲、聯動發聲、有效發聲,宣傳報道好政法幹警堅守工作崗位、開展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和感人事蹟,做好政策措施宣傳解讀,營造“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科學防治、依法防控”的濃厚氛圍,努力打響打好打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宣傳報道攻堅戰。疫情期間,為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加強疫情期間矛盾糾紛化解的重要指示精神,《法制日報》開設“化解矛盾糾紛深化平安建設”專欄,刊發6篇化解糾紛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系列報道;開設“司法行政人‘疫’線故事”欄目,講述司法行政幹警的戰“疫”故事;開設“戰疫情·律師在奮鬥”專欄,刊發律師踐行職責使命助力疫情防控的相關報道,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法制日報》立足法治特色,推出相關普法欄目,結合疫情防控中出現的不如實報備、違規外出、哄抬物價、造謠傳謠等各類案例,採訪專業人士準確釋法。比如《法制日報》開設的“以案普法”欄目,就很受讀者歡迎。還有一些評論和法律知識深度解讀文章,也很好。法制日報新媒體推出的“疫情普法”系列在疫情普法上做到了全網第一,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引領作用。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根據這一系列製作普法圖集和普法稿件,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等微信公號都轉載了《法制日報》“疫情普法”系列,為促進科學防控、依法防控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法制日報》是黨領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輿論陣地,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繼續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報道的重中之重。要唱響新時代的主旋律。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宣傳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要築牢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陣地。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實行撥亂反正、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期,中央領導同志就曾經強調“要把法律交給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法制日報》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法治建設和全民普法工作,不斷推出高水平、高質量的宣傳報道。運用專版、專題、專欄,宣傳新成就、新經驗、新做法,提高全民普法工作的覆蓋面和實效性,努力使法治成為人們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要拓展講好中國法治故事的主渠道。《法制日報》作為黨和國家宣傳法治的媒介,應當順應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需要,把創新要求貫穿報道全領域,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打造法制日報全媒體、融媒體,增強普法宣傳報道的傳播力、影響力。用更加及時的傳播方式,更加生動的報道內容,面向世界宣傳中國法治建設和法治實踐的成就,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中國法治聲音,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作者系司法部副部長)



來源:法制日報

編輯:席鋒宇 張博 李金鳳




法報交流群開放啦!快來加入我們吧!先到先聊~加小融微信(ID:fzrbwx),小融拉您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小融微信★

我與法制日報二三事|趙大程:閱讀《法制日報》是我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