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死而不僵

據“歐洲新聞電視臺”網站報道,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弗蘭克·麥肯齊8月12日警告說,“伊斯蘭國”的殘餘分子正試圖在敘利亞西部恢復實力。他同時表示,希望在多年後,伊拉克、敘利亞和世界各地的安全部隊能依靠自身力量打擊“伊斯蘭國”的任何活動。

今年初,伊拉克議會投票通過了外國部隊從伊拉克撤離的決議。麥肯齊的話,固然有為駐伊美軍賴著不走尋找理由的意圖,但“伊斯蘭國”利用地區動亂和疫情衝擊之機不斷復甦,卻是不容忽視的事實。此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於8月6日晚襲擊了位於伊拉克迪亞拉省首府巴古拜市東北方向的一處軍事基地,導致2人死亡、4人受傷。有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伊斯蘭國”已製造超過430起襲擊行動,其中4月份的襲擊數量是1月份的兩倍。

早在2017年底,伊拉克就宣佈取得了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決定性勝利”,“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巴格達迪也於2019年10月26日在美軍的一次斬首行動中死亡。然而,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伊斯蘭國”殘餘勢力並未被斬草除根。據聯合國2020年發佈的一份報告,目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殘餘勢力多達1.8萬人。其一方面利用敘利亞、伊拉克戰亂和中東受新冠疫情衝擊之機,頻繁在伊拉克西部和北部、敘利亞東部以及敘伊邊界沿線活動,伺機發動夜間襲擊、綁架、自殺式炸彈襲擊等行動;另一方面,其也在利用當地失業、貧困、飢餓、疾病、壓迫等狀況發展力量。報告顯示,“伊斯蘭國”依然保留著籌融資渠道,具有支持恐怖襲擊的財力。

與此同時,地區形勢的發展變化也給了“伊斯蘭國”死灰復燃的機會。庫爾德武裝一直是敘利亞境內打擊“伊斯蘭國”的主要力量之一,但美國聽任土耳其軍隊在敘東北部邊境對其發起軍事打擊,導致兩者針對“伊斯蘭國”組織的同盟關係解體。土耳其的軍事壓力,還大大削弱了庫爾德武裝對“伊斯蘭國”在押人員監管能力。已經有部分“伊斯蘭國”恐怖分子藉機越獄,這不啻於放虎歸山,遺患無窮。

此外,“伊斯蘭國”還在阿富汗、利比亞、菲律賓、埃及、尼日利亞等地不斷滲透,建立新的分支。種種跡象表明,“伊斯蘭國”恐怖活動並未銷聲匿跡,還企圖借全球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之機積蓄力量、捲土重來。有媒體報道稱,“伊斯蘭國”結構依舊完整,仍然能夠協調發動攻勢或分散作亂。

更為重要的是,“伊斯蘭國”總結其與美伊作戰的經驗教訓,試圖調整策略,把有生力量分散部署到山區、洞穴、隧道等空間,打起了游擊戰。

在伊拉克迪亞拉省、基爾庫克省和薩拉丁省交界處的哈姆林山區,部分“伊斯蘭國”殘餘力量憑藉易守難攻的複雜地形,玩起了“老鼠躲貓”的遊戲,企圖以此保存其有生力量,伺機捲土重來。這裡的洞穴群,是之前的石油公司使用的,其混凝土結構的堅固程度,足以承受聯軍車輛在上方駛過的重量,可以用來儲存武器、藏兵屯糧、隱蔽機動、躲避偵察。有時,“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還會在反恐部隊過去後,爬出來跟在其後,伺機攻其不備。在戰事不利時,其還會在敗退中預先埋設大量的路邊炸彈,遲滯對方的行動。

在伊拉克方面下達“逐客令”之後,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美國盟友紛紛以疫情為由宣佈從伊拉克撤軍,這也令美國主導的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國際聯盟越發名不副實。雖然美國不久前把針對巴格達迪的繼任者毛利的懸賞金額從500萬美元漲至1000萬美元,但正如巴格達迪之死並不意味著“伊斯蘭國”的徹底消滅一樣,即使毛利被擊斃也並不意味著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取得最終的勝利。未來,不論是駐伊美軍全部撤離,還是對“伊斯蘭國”剿而不滅以實現長期在伊駐軍,都會給“伊斯蘭國”留下捲土重來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