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作者:夜闌臥雨(富書專欄作者)

前兩天,看到一條令人唏噓的微博。

“導演張小策”宣佈自己正式退出《朱一的枯燥生活》團隊。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儘管上了熱搜,二人的分手很體面:

朱一旦在知乎回答,自己和張策沒矛盾,並且是除了父母和張的媳婦,最瞭解他的人。

而張策也在微博留言區調侃,感謝朱總一直以來的支持。

兩人看似沒有很大的矛盾,或許正因如此,反而令人唏噓。

選擇分道揚鑣,並不意味著割袍斷義,不過是你我都有更好的選擇。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2019年的一天,張策在外灘邊的馬路上,走過一棵棵碧綠的法國梧桐說:

“韓信幫劉邦打下江山,還是被解決掉了。”

時間倒回到幾個月前,那時朱一旦還不叫朱一旦,而叫朱亙

一天,朱亙坐在辦公室喝茶,張策敲開門,說“拍個東西”。

因為這並不是公司當時的主要業務,朱亙一開始並沒有同意,在張策反覆勸說下,他勉強點頭。

視頻拍出後,朱亙覺得有點意思,發在抖音上。

一個星期後,賬號因為這唯一一條視頻火了,漲了20萬粉絲。

也就是在那一天,朱一旦的枯燥生活這個賬號真正意義上誕生了,它的成功,源於朱亙與張策的合併。

GQ報道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員工的講述中,朱亙是一個好老闆,他待人溫和,幾乎從不發脾氣,總是先於員工一步,帶頭學習新鮮事物。

而張策也無疑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員工,自展開朱一旦這一賬號後,他不僅要負責劇本創作、內容策劃,導演拍攝以及配音。

朱一旦的聲音磁性,首音拖長向上揚,具有老闆慵懶和優越感,是張策專門設計的。

可朱亙卻會看不懂張策在劇本中想要表達的東西。

有時候,他覺得張策在自嘲,有時候又覺得“小王八蛋,給我上眼藥”。

另一方面,作為朱一旦背後的男人,張策也有自己的遺憾:

儘管他一直是“朱一旦”內容的核心,但他認為: “他(朱亙)想藏著我,不讓別人知道《朱一旦》是我做的。”

視頻出了爆款,朱亙不獎勵他,卻獎勵貢獻僅次於他的同事,就像當著銷售冠軍的面,獎勵了銷售亞軍。

儘管後來朱亙強調了張策的功勞,但分離或許就在這裡埋下伏筆。

2020年6月,張策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大股東是他的妻子張譯文。

4個月後,也就是國慶第一天,他發了一條微博:“雖然辛苦,但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他最終決定離開舒適區,走向更大的世界。

朱亙和張策,也許就像一路同行的兩個夥伴:有一天,其中一人看到一條更寬廣、更適合自己走的路,站在轉彎口,他向昔日的夥伴招手,選擇了告別。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張策的離去,讓我想到了9月末,李佳琦的小助理付鵬告別李佳琦的團隊。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2016年,李佳琦就開始了直播行業,當時他單槍匹馬,身邊唯一的隊友就是付鵬。

第一次直播,直播間裡格外冷清,為了暖場,付鵬就開小號與李佳琦說話: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李佳琦爆火後,他一直待在直播間右側充當“賢內助”的角色,幫忙拿選品,幫忙塗口紅……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連粉絲們都說,他是李佳琦的小嬌妻。

他陪李佳琦熬過了最孤寂的時候,也見證了他的光榮。

如果是電視劇,兩個人或許會一直並肩作戰,可現實裡,付鵬選擇了離去:

從退出李佳琦直播、充當幕後合夥人,到正式分家。

就像一位網友的留言“他辭職了,才知道叫作付鵬。”

付鵬撕去了小助理的稱號,不過是為了做回自己。

可誰說,“分手”就意味著感情破裂?

一路走來,他和李佳琦仍是最好的朋友:

微博不久前的宣傳: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視頻隨口的提及,流傳在微博上的合照……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對成年人來說:不是所有的分手,都是老死不相往來,走在不同的路上,也可以相互致意。

想起趙薇和瓊瑤,當年因為還珠原定人物辭演,趙薇接過了“小燕子”的角色,並且因此大紅大紫。

連演兩季後,她覺得實在沒有可發揮的地方,便選擇了放棄。

當時,也有媒體宣稱“趙薇瓊瑤決裂”,但其實趙薇向瓊瑤允諾:四年不演電視劇。

分手後,趙薇轉戰大熒幕,從票房毒藥到三科影后,真的沒有再演過電視劇。

此後逢年過節,還經常去看望瓊瑤,歷經多年,仍是摯交。

成年人哪有那麼多戲去耿耿於懷,每個人都在向前看,都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還記得幾年前,一個90後朋友經常和我吐槽他的“傻x”領導。

他的領導是個40歲出頭的禿頭男人,離異,同事臭罵他:

“一昧壓榨手底下人,沒有人性。”

“996嫌不夠,巴不得007”

“沒有性生活,提前步入更年期。”

吐槽往往以他決定“自己要跳槽”結束。

後來他真的離職了,站在領導辦公室門口,想臭罵領導一回,甚至打一架,最後都變成內心淡淡的苦澀。

他想起自己剛入公司那會兒,是領導一直不厭其煩地教他東西,容忍他試錯。昔年的好,直到告別時才想起。

幾年後,他也成為了一名部門領導,這才發覺:原來當領導也不是那麼光鮮,他的身後有老闆和無窮無盡的kpi。

有那麼瞬間,他突然理解了當年那個中年男人。

後來有一次,前領導意外地成為他的甲方。

原來這個男人不是隻針對自己一人,而是對所有人、事都要求頗嚴,加上之前的交情,合作很順利。

慶功宴上,他很認真地敬了一杯酒,當年那些芥蒂,都消融在一飲而盡裡。

比起徹底撕破臉,後會有期不失為一種更好的結果,我們又何苦斬斷自己的後路?

另一方面,我們並不用特別在意當下的分離:

作家焱公子講過一件事,他創業時曾遇到一個特別好的下屬,不過當時的公司發展陷入阻滯,因此沒有辦法給員工提供豐厚的薪酬。

那位下屬因此選擇了辭職,去了一家待遇更好的公司。

不過臨走前,跟焱公子說,只要日後他能提供某一薪酬,她依然會回去工作。

幾年後,焱公子的公司步入正軌,立刻給當初的那個同事打了電話,而那個同事也是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辭職過去。

成年人的交往很殘酷,每個人都在用力奔跑,所以不會停下來等你,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家沒有感情。

當你追上了故人,打個招呼,我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願意搭理你。

我想,朱亙與張策關係再差,也沒差到在微博撕逼的結果。

這個世界很現實,在你年輕時,你會擁有很多朋友,可當你成長後,卻不得不選擇告別。

對的人終會相遇,當分手成為必然,與其冷言冷語,不如彼此珍重。

願那些漸行漸遠的朋友“後會有期”。

朱一旦、李佳琦失去靈魂的背後:不是所有的分手,都老死不相往來

作者簡介:夜闌臥雨,富書專欄作者,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本文首發富書,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