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是什麼?淺談電視盒子的發展風雨路

轉載:

導讀:小時看西遊記的時代,還不知道互聯網是個什麼東西,只知道誰家的天線掛的更高,誰家的電視機信號就越好,電視“雪花”的概率就越低。有時候為了找一個信號,要爬上樓把天線轉個360°,後來記得出來一款可以自動“尋找”信號的天線,就不用手動旋轉了。

80年代沒有電視機頂盒,地面數字電視信號成為一切外界信息的唯一來源,而八目天線又是接收這個信號的唯一工具。這也是一個從軍事領域下放的技術,二戰時期被廣泛運用於短波通訊,比如夜間戰鬥機的雷達技術。戰後才開始被各國當作電視傳輸天線。

IPTV是什麼?淺談電視盒子的發展風雨路

網上有各路大神自制八木天線的帖子,雖然其接收信號的原理比較複雜,但是手工製作起來還不算費力。而且還有詳細的製作圖紙和步驟,稍有動手能力的都可以嘗試一下。

目前在售的電視都是支持接收地面數字電視信號的,所以只要製作好天線接在電視上,就可以直接收看電視了。當然對於各種信息氾濫的城市,這種方式太過古老,但是在很多偏遠的沒有拉上網線的農村,這還是很管用的。

沒有種子的“VCD、DVD”時代

90年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和娛樂訴求開始變得更為多元,電影成為普通人也能消費得起的精神娛樂活動,而正是VCD將電影搬到了普通家庭,家庭影音的概念風生水起。

那時候中國的VCD市場每年以數倍的速度增長,1997年短短一年時間就從六十萬臺增長至一千萬臺,催生了愛多、步步高、新科等內地名牌。但是沒有知識產品的保護,盜版猖獗,名營企業的發展變得舉步維艱。

然而VCD在90年代圖像的分辨率僅僅只有352×240(NTSC制式)或352×288(PAL制式),人們對電視畫面的追求遠不止此,VCD無法再記錄更高標準的視頻節目。此時的DVD便順勢而生。

IPTV是什麼?淺談電視盒子的發展風雨路

1994年索尼率先發表了多媒體光盤系統,成為了第一個DVD技術規格。後來飛利浦、惠普、先鋒等公司也蜂擁而至,開發出了不同規範的DVD,如可錄製的DVD+RW和DVD-R,DVD技術就出現了三大類,五種規範。

DVD之後,由東芝及NEC共同開發出了HD DVD單層存儲容量達到了15GB。後來索尼研發出來的藍光光盤突破了存儲容量的限制,足夠錄製一個長達4小時的高解析影片,甚至4K的藍光影片都已經出爐。在與HD DVD爭奪次世代的標準光盤格式時,藍光光盤最終勝出,並且在遊戲和影視領域運用非常廣泛。

開啟收費模式的“數字機頂盒”

90年代後期,廣電開始加大有線電視網絡覆蓋面,數字機頂盒應運而生,開始成為真正的客廳霸主。而樓頂架衛星鍋的行為,被嚴令禁止。付費收看電視節目的模式,其實從那時就開始了,每個月的機頂盒費用大約是20-30塊。

後來電視臺開始試播更高清晰度的HDTV,又掀起了一股機頂盒的高潮。人們在電視上終於可以看到如同電影院一般更高清晰度的電視節目了。這種清晰度的提升,比色彩、畫質的提升更具有震撼力。

廣電的最大對手“IPTV”

20世紀末,隨著互聯網在全世界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人們萌發了利用電視機上網的想法,於是一種可以上網的“電視機頂盒”就誕生了,它就是IPTV。它讓機頂盒不僅用於數字電視,還可以作為IP網絡與電視的橋樑,使寬帶網絡上豐富多彩的節目內容通過機頂盒展現在電視機上。

IPTV在2012年前後開始瘋狂的席捲中國市場,幾十個品牌蜂擁而至,在魚龍混雜的市場中它產生了非常多的別名,“互聯網播放機”、“互聯網高清播放機”、“電視伴侶”、“電視盒子”等,直到現在以電視盒子稱謂的居多。Apple TV也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當然更多的是基於Android或Linux的電視盒子。

開源的安卓讓電視盒子連上WiFi就變成了無所不能的播放工具,硬件成本非常便宜,一兩百塊就能讓傳統電視重生。關鍵是不用交機頂盒的月租費用了,電視盒子連上網之後就一勞永逸,可以看得內容比數字機頂盒不知高到哪裡去了。2014年,電視盒子的勢頭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毫無疑問,這種免費的電視盒子肯定讓廣電的數字機頂盒憋了一肚子的火。作為監管中國內地所有廣播電視媒體的直屬機構,除了社會服務功能還有政治宣傳功能。包括互聯網掃黃、互聯網文化版權,市場的競爭覺悟比較遲鈍,在版權市場不太成熟,又有諸多意識形態領域不良內容進入的當下,廣電必須要管。

所以對於數字機頂盒的毫無法律意識的野蠻式生長,廣電就必須管一管了。從2014年至今前後發佈了多個文件對電視盒子進行規範和“封殺”。

如果開放電視盒子上的OTT直播服務的話,有線電視和數字電視的營收肯定會遭遇大幅度分流。相比於視頻網站的內容和OTT直播內容,數字機頂盒的已經敗下陣來。搶走了用戶,也就意味著搶走了廣告主,靠廣告撐起來的各路電視臺,收入將會大大減少,廣電總局又豈能袖手旁觀?總不能被電信運營商和寬帶運營商壓著吧。

發燒友的玩物“HTPC”

在主流的盒子演進之路上,還出現了一個支流,一般是DIY玩家用來組建家庭影院的個人電腦( HTPC),體積較小,可以用遙控器來操作。

HTPC與普通PC的主要區別就在於,它並不是以追求高性能為惟一目標,它應該是外觀,性能、噪音,功耗4者平衡的產物。作為放在客廳的家庭數碼影音中心,他還需要有一個好看的外觀。

目前Intel的第七代cup已經做到了對H.265的硬解,所以HTPC不必搭載顯卡了。但是如果用HTPC流暢的渲染HDR 10的影片,那一般的電腦性能都是不夠的。據說Windows 10 Creators 1703版本的額升級,已經支持了輸出標準的HDR10數據,相比未來播放HDR視頻的硬件要求也不會太高了。隨著電視盒子的解碼性能越來越強勁,很多發燒友退燒之後也都轉變為電視盒子+NAS的組合來看電影了。

IPTV是什麼?淺談電視盒子的發展風雨路

客廳“盒子”的發展軌跡,所對應的就是人們對更高畫質追求、更開放內容追求的的足跡,還有精神娛樂消遣方式多元化的足跡。看似逐漸消失的盒子,其實走上了一條不斷演化形態的道路,未來的家庭娛樂中心、家庭智能中心,很有可能就是一個盒子呢。

轉註:https://news.znds.com/article/25621.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