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府中的數十匹馬,斑駁成群,全部由基層首縣出錢供養

總督府中的數十匹馬,斑駁成群,全部由基層首縣出錢供養

皇帝老人家真是英明偉大,在萬里之外對基層情況竟也能瞭如指掌

西寧費用二千五百兩,樂總督命崇保捐出來,條件是保舉其子弟升職

作者:張集馨(清)

杜春和、張秀清 整理

中華書局出版

1981年11月第1版

1981年11月第1次印刷

定價:1.50元

【梅軒曰】這本《道鹹宦海沉浮錄》,得於《孔夫子舊書網》,原價一塊五,現價十五,長了十倍。系作者自撰的一部年譜,詳細記敘了其六十一年的官場見聞,名為年譜,實等於諷世小說,刻畫官場鬼魅細緻入微,不亞於清季之《官場現行記》。梅軒以《張集馨官場筆記》名之,逐日批讀,有足令諸君拍案驚奇與扼腕疾首者。


馬乾草料只發給一半,實在是毫無情理。甘肅的軍馬都是朋馬,並不由馬兵自行拴喂,而是由農戶代其餵養,由朝廷發放馬乾費用。朋馬的額數,不到軍馬的一半,支發馬幹費用,與騎兵無關;至於官員的例馬,則由營員自己領款買草,與朋馬費用沒有關係。

朋馬裡面每年按例都允許減員若干匹,可以從裡面扣除皮毛、內臟,到發馬干時,一併扣出。有了倒馬減員規定,營員按照本規定可以及時補充,由各營各自打報告呈請支領。

我認為兵營中還是以確保兵餉發放為要,對倒馬補充款項就一概批示暫緩。

但是,樂總督命令,省城倒馬務必籌集款項及時下發,聽說居然添補了數十匹,其實與實際額數並不相符。既然這是主要領導安排的,我也就沒有再過問。

按規定,總督月支,可以有例馬八十匹,不過我們從未見總督出錢餵養過,只是見到總督收了不少錢。樂督府中的數十匹馬,斑駁成群,全部由基層首縣出錢供養。其餘的藩司、臬臺、道臺、知府等衙門機關的馬匹也都是攤派到基層,由首縣負擔。我只有一匹騾子一匹馬,也隨大流,由首縣餵養,好在所費不多,稍覺心安。

臬司主官明緒,名下有騾馬近百匹,他手下的那些馬伕個個異常兇殘蠻橫,經常從首縣賬房領取餵養費。基層幹部稍為有遲緩,他們便或唾罵或行兇打人。

樂總督衙門裡的騾馬費用均由首縣代為籌備。不必等有人催逼,首先就會為之妥善辦好。

如此以來,首縣的負擔就非常沉重。首縣這個官缺本來就是個苦累差事,單是為省級領導供養馬匹這樣一件事,就已經覺得難以支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