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之弟周作人究竟做了什麼,魯迅成神他卻如過街老鼠

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後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浙江紹興人。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

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週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

魯迅之弟周作人究竟做了什麼,魯迅成神他卻如過街老鼠

但現在的人提起周作人,都知道他是魯迅的弟弟,而且還是個大漢奸,在民國文化人漢奸中是名氣最大的一個,也因此長期以來都銷聲匿跡,跟哥哥魯迅的待遇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文化漢奸”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撤離北平,他沒有同行,成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另外3位留守的教授是孟森、馬裕藻、馮祖荀),受校長的委託看守校產。

周作人在1939年1月接下汪精衛南京政府國立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聘書,3月應聘兼任北京大學“文學院籌辦員”,開學後兼任文學院院長。

1940年11月8日,汪精衛政權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督辦湯爾和因肺癌病逝,1940年12月19日,汪精衛政權中央政治委員會31次會議通過“特派周作人為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並指定為常務委員兼教育總署督辦”,1941年元旦正式上任。

魯迅之弟周作人究竟做了什麼,魯迅成神他卻如過街老鼠

這也成為了後來周作人逐漸消聲匿跡的源頭。

接受審判

1945年12月,抗戰結束後在北平以漢奸罪名被蔣介石主政的國民政府逮捕,並押解南京受審,監禁於老虎橋監獄。

幾經周折周作人被提前釋放,還曾向毛主席上書。他也在北京定居,重新做起了書籍翻譯工作,靠稿費維持生活。

此狀況一直持續到文革時期。1967年5月6日,周作人下地解手時突然發病去世,享年82

歲。

魯迅之弟周作人究竟做了什麼,魯迅成神他卻如過街老鼠

和魯迅關係

周作人作為魯迅的弟弟,少年時代關係並未出現裂痕。但後來兩人關係破裂,且其中原因彼此都不願細說。據後來的學者研究,提出了兩個說法。一是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導致二人不合,另一原因是兩人之間產生了經濟糾紛。

但不管怎樣,魯迅和周作人的日後遭遇,可謂是“一人成神,一人成鬼”。魯迅的學術貢獻與革命貢獻為世人所知,而周作人出版書籍甚至不能使用本名。魯迅是一位偉人,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周作人所做出的貢獻卻被他的過錯抵消,深埋在了歷史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