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茫茫人海,欣喜相逢,如若喜歡,請點點關注,讓我們一起陪伴,寫寫看看這人間的故事,取一抹通透。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文/端木婉清 圖片來源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01

許久沒寫《甄嬛傳》系列,今天婉清就來說一說曹貴人吧。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這個看似不爭不搶,不貪帝寵,不慕君恩,只默默站在華妃背後,為其出謀策劃,如履薄冰養女兒討生活的女人。

其實是整個後宮裡,心機最深的人。

就連爭鬥冠軍甄嬛和她比,都要略遜三分。

說白了甄嬛只是有大女主光環護體,才能一路保她過五關斬六將廝殺出一條陽光大道,最後穩坐太后寶座,進入人生巔峰。

若不是這點。

換做其他任何一位娘娘,再有純元的幾分姿色,會飽讀詩書,具有情趣,再受皇上榮寵,也只是一介妃嬪。

早在曹貴人的連環詭計下,在年氏一族的打壓中,在華妃囂張跋扈,滿腔嫉妒裡,陷入困境,腹背受敵了。

僅當初她在碎玉軒後花園鞦韆上,杏花微雨下,皇上以果郡王之名和她先相識相知這一條,

就足以離間到疑心病重的皇上懷疑甄嬛的不忠?

懷疑甄嬛對皇上的傾慕,是不是出於和允禮果郡王的愛?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03

皇上是誰?

君臨天下,大型雙標鼻祖。

他可以不用深情於任何女子,見一個愛一個,但任何女子卻不可以不忠於他。

在深宮歲月裡,佳麗3000只是圍繞著一個男人日夜打轉,眾星捧月中的皇上,豈能容忍自己的嬪妃和兄弟有染?

即便是子虛烏有,無中生有,一旦有風言風語傳入皇上耳裡,為了顧全皇家臉面,皇上的那點自尊心,他也絕對不會輕饒甄嬛。

畢竟這後宮,最多的是花,還有如花一樣的女人。

看瑛貴人的結局就知道了,明明是三阿哥喜歡上了別人,處處去撩,讓其陷入尷尬境地,但結果,她卻被不分青紅皂白,按了一個蕩婦羞辱,沒有任何解釋機會,直接被皇上判了個死刑。

不明不白蒙冤,悽悽慘慘落幕。

只要皇上腦中閃過甄嬛和果郡王的假設,甄嬛就會招來殺身之禍,就算性命尚且保得住,也免不了失寵,被禁足,幽禁。

打入冷宮終老一生也不是不可能。

何況這只是曹貴人略施小計,就讓甄嬛誠惶誠恐,後面溫宜公主週歲宴上的驚鴻舞,木薯粉件,陷害眉莊假孕等等,哪一件甄嬛不是被動接招?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03

所以在第一次看《甄嬛傳》這部劇時,我容易愛憎分明。

承認曹貴人有幾分姿色,承認她頗有才華,足智多謀,是個不錯的參謀,軍事。

卻始終喜歡不起來。

也認定她就是個後宮攪屎棍,不惜利用女兒爭寵、獻媚,巴結討好華妃,“助紂為虐”陷害忠良,不擇手段,蛇蠍心腸的壞女人。

這是一點,後面看到她見年氏一族倒臺,華妃失勢,為了保全自己,撇清自己的罪責,不顧和華妃往日的交情,狀告到皇后地方,檢舉華妃件件惡行,這麼急迫出賣舊主的她,吃相實在難看。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背信棄義的人,也令人反感。

有時深覺曹貴人,就是顆牆頭草。

紫禁城的風往哪個娘娘的寢宮裡吹,她就往哪裡靠。

華妃當日寵冠六宮,不可一世,她就屁顛屁顛不惜為奴為婢效忠左右,做她背後軍事,幫其爭寵謀位,害起人來絲毫不含糊。

後來眼見甄嬛崛起,成為皇上長寵,她又不動聲色地站隊到甄嬛梯隊裡來,抖機靈博取新歡。

靠賣主求榮,封為襄嬪。

華妃被廢,淪為年答應,皇上念及往日情分,本沒有趕盡殺絕的心意,可曹貴人怕夜長夢多,又急於覬覦妃位,建議皇上殺之。

這樣的女人,是無情的,也是危險的,如太后和皇上密語時所言,是個陰毒狠辣的女人。

甄嬛也知道,曹貴人今天可以背叛華妃,明天亦可以背叛她甄嬛。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不可信,不靠譜。

有人也說過,如果華妃是猛虎的話,她曹琴默就是猛虎上的利爪。

而利爪往往更奪人性命。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04


電視劇42集時,曹琴默死在了病榻上。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看似風寒惡化所致,實際上,是她早已引起太后皇上的不瞞,下旨太醫院讓溫實初在她喝的藥裡下了失神藥。

終究是一場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甄嬛傳》這部劇裡,我為流朱的死大哭過,為果郡王的死傷心不已,為華妃的死感慨萬千,為安陵容的死沉默良久,但唯獨對曹貴人,我一點不難過,我覺得她是罪有應得,人在做天在看,是貪慕虛榮,助紂為虐,誰讓她利用自己女兒巴結爭寵,陷害眉莊假孕被禁足,害眉莊染瘟疫差點死去。

這樣一個心思歹毒,不忠不義,自私自利的女人,當初的印象也就是一句死有餘辜。

但後來再次重溫《甄嬛傳》,我發覺,在這沒有感情可言的深宮裡,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皇上還是王爺的時候,她進入王府,因為家世卑微,身無所長,毫無地位,處處需要謹慎,日子舉步維艱。

那時福晉烏拉那拉氏宜修在韜光養晦,端妃還不是端妃的時候,被年世蘭灌入紅花,一直稱病避世,敬妃是格格,受華妃排擠,不愛惹是生非,多管閒事,

王府裡只剩下年世蘭專寵,又依仗母家年羹堯權勢,張揚跋扈,不可一世。

曹琴默可依靠的人不多,她實際上是沒得選,一個孃家不給力,自己也不美麗,又沒什麼才藝的女人,隨時都可能被遺忘,她只能審時度勢的選擇投靠年世蘭。

也正是在年世蘭的庇佑下溫宜公主才可以平安出生。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皇上登基後,曹貴人深知宜修和華妃分庭抗禮,但她還是站隊華妃,默默做她的狗頭軍師。

她明白若沒有華妃提攜,她什麼也不是。

那時的她是感恩的,她甘願追隨華妃,犬馬效忠,才可保她和溫宜性命和榮華。

曹貴人不是不知道華妃的囂張,毒辣,善妒,小心眼,喜怒無常,她總是動則被罵之,打之,但她還是小心伺候,唯唯命是從。

她不願失去這一棵唯一可靠的大樹。

05

之所以後來為什麼曹琴默會選擇走上背信棄義這條路?

那是因為華妃觸及到了她的底線,搶了她的溫宜公主去養,溫宜年幼,愛哭鬧本是常事,但華妃卻毫無憐惜之情,只拿來做爭寵的棋子利用。

給溫宜公主喝安神藥。

安神藥傷神,大人都不能隨意胡吃,何況是個襁褓中的孩子?連奶孃都心疼看不下去了,作為生母的曹琴默豈能不心痛?

又豈能忍?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自己為了生活可以為奴為婢,受盡欺凌,但絕對不允許,他人欺負殘害到自己孩子身上。孩子是她的命,真的豁的出去拼盡全力護的。

就像《三十而已》裡的顧佳,可以為了許子言進幼兒園低聲下氣去求王太太,給王太太提鞋都不在意,也可以忍受許子言同學媽媽的盛氣凌人和威脅,但她絕對無法忍受,許子言被任何人欺負。

她關起門來暴打許子言同學媽媽的鏡頭,很多人說看得掉眼淚了,但這卻是一個母親最容易有的護犢情深,為母則剛,不顧一切。

顧家有,我們有,那時的曹琴默也有。

她沒想過要背叛華妃,只是走著走著,發現華妃只純粹把她當棋子對待,連她的孩子溫宜都不放過,要拿來做爭寵的工具,還有木薯粉事件,沒有扳倒甄嬛,但卻令曹貴人害怕。

她和華妃的嫌隙就此產生,她不能眼睜睜看著溫宜遭受如此痛苦。

都說為人父母,為之計深遠,曹琴默在這深宮,她只有溫宜一個女兒,唯一的親人,溫宜也只有她一個母親,她們母女相依為命。

她怕不會生養的華妃總有一天會搶奪溫宜養在她的膝下,剝奪了她做母親的權利,那時她沒有皇上的寵愛,沒有母家可靠,沒有真心交好的姐妹,她該怎麼活?

她也怕漸漸失了勢的華妃不能再有能力顧及保護她母女的性命前程。

所以當甄嬛有意無意向她遞過來橄欖枝的時候,想“招募”她組隊的時候,曹琴默做起了牆頭草。

她不敢得華妃,也不敢得罪甄嬛,利用她的聰明奸詐,左右逢源,兩邊周旋。

只給半分真。

直到看到年氏一族徹底倒塌,皇上動怒欲殺之掃除,她知道華妃大勢已去。

華妃若不好過了,作為華妃身邊多年的“狗頭軍師”,豈能逃過此劫有活路?皇上的心裡明鏡似的。所以為了明哲保身,也是為了保全溫宜公主,她索性臨門一腳,助皇上“一臂之力”,告發了華妃。

別人都道曹琴默這樣的女人,不能留,不能交朋友,她又豈不清楚,甄嬛對她的利用?

這個世界上,她明白了靠山山會倒,靠海海會枯,唯有靠自己,才能在這後宮掙得一席之地,為溫宜掙得好前程。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所以一個區區襄嬪她已經看不上了,她要的妃位,還要想爬的更高。

她揚言,如果甄嬛敢擋她的路,她照樣不會心慈手軟。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只是最終,她沒能達成所願。

不是她鬥不過甄嬛,而是她心機再深,也深不過皇上和太后。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她死在了皇上的手裡,她愛過的男人,和他生下女兒的男人,讓太醫院搞點慢性藥,就要了她的命。

這才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悲哀。

當初我以為她錯在聰明反被聰明誤,錯在心思歹毒,後來明白,她只是錯在,一朝入了深宮,嫁給帝王家,愛上了那個最不能愛的男人。

說到底皇上,才是深宮裡,最毒辣、冰寒、無情之人,曹琴默和他比,又遜色了一大截。

不如嫁給尋常百姓家,或許她的聰明還會開出一朵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