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的越多,對創業者來說並不會越好

“知識就是力量”

這是人們口口相傳的流行名言,但鮮有人思考它的真正含義。

這句話常被認為是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但它最早出現在10世紀的伊斯蘭文學《雄辯之路(Nahj Al-Balagha)》中。

在書中,穆罕默德的女婿Imam將力量定義為一種權威影響力:“知識就是力量,它可以實現命令與服從。一個富有知識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可以使人們服從和跟隨,在死後亦可以受到讚揚和崇敬。“

學的越多,對創業者來說並不會越好


訪問任何一所大學校園,都能發現有上百名教師與學者講授從計算機科學到理論物理,再到抽象藝術文化等等領域的知識。這些人能記住的信息比普通人多得多,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社會並不認為他們特別“強大”。

顯然,”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已經演變成“增加個人和職業機會”。

例如,一個人對金融瞭解得越多,他在為退休儲蓄時就有越多的選擇。但是知識越多越好嗎?它真的能讓我們更強大嗎?在我看來,答案是否定的。

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精通許多學科。全天候免費在線課程、博客和播客,讓我們穿著睡衣躺在床上都能推進我們的教育。

然而,與朋友、同事和家人的交談讓我相信,消費各種載體上的信息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甚至到了一種錯誤的地步。

學的越多,對創業者來說並不會越好


學習是“高效拖延”的最新形式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現在就在寫提高工作效率的文章。不過我希望分享一個不同的觀點:

不斷的閱讀、研究和學習可以給有抱負的企業家一種虛假的成就感。

以《Python機器學習》這本業界權威教材的作者阿布舍克為例,他花了兩年時間,在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之前,消化了有關建立網站和經營在線業務的信息。

““從社交媒體到文案寫作,我已經成為專家了,”阿布舍克說。“猜猜看,我在成為一名專家的兩年中賺了多少錢?對的,連一分錢也沒有。我沒有賺到錢,因為我從來沒有創造過任何東西。”

不幸的是,阿布舍克的故事不是個例。即使是經驗豐富的企業家有時也會陷入信息過載的困境,這就說明了為什麼純粹的知識往往是無能為力的。

因此,也許知識本身並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只是想通過獲得足夠的知識來指導自己的個體行為。

知道≠學習

成功的學習不只是死記硬背,它們要求對核心原則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我們很多人仍然把學習和記憶事實、公式和概念聯繫在一起。

不管他們是在學習西班牙詞彙,還是在背誦“1492年哥倫布航行在藍色的海洋上”,死記硬背對許多年輕人來說都是標準的手段。

全球範圍內的K-12教師和大學教師經常根據布魯姆分類法(Bloom 's Taxonomy)來安排課程。布魯姆分類法是一種基於數十年正式研究的學習框架。根據分類,知識的同化可以分為六類:

學的越多,對創業者來說並不會越好


從上到下,學習的六個階段依次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估和創造。

也許有些老師更看重死記硬背而不是創造性和邏輯性的實驗,但這種傾向也讓我們中的許多人陷入困境。

擁有太多的知識而不採取行動,會導致不知所措、灰心喪氣和誤入歧途。最終,我們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沒有行動,知識就沒有力量。

而且,如果我們對自己足夠誠實,我們甚至不記得我們學習過的大部分內容。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家培訓實驗室測量了24小時不同學習後的知識保留率。該組織發現,參與者只保留了他們通過閱讀學到的10%的信息。

學的越多,對創業者來說並不會越好


相反,學生們保留了他們付諸行動的75%的信息和他們教給別人的90%的信息。

實驗證明,任何我們不能立即使用的知識,我們都會失去一部分或者全部。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家似乎會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創造性的實驗。

很多創業者也喜歡通過與他人分享新知識來鞏固他們的新知識,所以我們才可以在各種學習平臺和講座中看到創業大牛們。

強迫學習會降低創造力

你見過沒有自我指導能力的孩子嗎?思考一下他們在沒有強迫建議的情況下學到了多少。

例如,蹣跚學步的孩子會先觀察他們的父母走路,然後自然地嘗試自己走路。他們跌倒了幾次,然後爬起來再試一次。孩子不會因為小小的挫折而氣餒,因為他們沒有失敗的概念;他們不斷嘗試,因為這很有趣。

我們都曾是孩子。我們的自然興趣使我們學會了說語言,學習社會線索,學習任何我們認為重要的東西。直到上學,學習才成為一件苦差事。換句話說,學習是自然的——除非我們強迫它。

學的越多,對創業者來說並不會越好


波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彼得•格雷(Peter Gray)表示:“我們把他們送到學校,然後我們想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再自我激勵,因為我們已經剝奪了他們學習的基本動機:好奇心、玩鬧和社交能力。”

格雷的觀察並不新鮮,它甚至激發了20世紀70年代的非學校教育運動。這個詞是由教育家約翰·霍爾特(John Holt)創造的,指的是一種哲學,主張將學生自主選擇的活動作為教育的主要手段。

不要和在家上學混淆,非學校教育的學生通過他們的自然生活經驗來學習。本質上,好奇心驅動著課程。學習工具包括遊戲、家庭責任、工作經驗、實習、旅行和教育資源。

非學校學生Desmarais說:“人們不喜歡學習的唯一原因是,學習變成了一件苦差事:一件強迫的、令人不快的事情。”

“作為非學校教育者,我們意識到學習就像呼吸一樣與生俱來。如果學習不是一件無趣的事情,那麼它將在你一生中都會是件快樂的事情。”

我不是建議把非學校教育作為一種養育孩子的選擇,但我認為我們都需要理解強迫孩子學習的感受有多糟糕。

作為企業家,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動機直言不諱:我們是否在尋找一個真正感興趣的話題的知識?還是因為我們確信自己必須瞭解某一主題,所以才去獲取額外的知識?

學的越多,對創業者來說並不會越好


有時候更需要忘記

可以理解,我們大多數人把學習看作是增加知識和技能。然而,有時我們必須摒棄舊的思維方式,開始接受新事物。

雖然很多創業知識是可以互換的,但有些是特定於一些項目的。每一次創業都需要我們挑戰過去的經驗。

無論我們是在處理一個不熟悉的行業,一個新興的技術,還是一個新的團隊成員,我們都必須帶著新的好奇心來處理每一個項目。

比如愛因斯坦,如果他沒有違背牛頓的運動定律,他就永遠不會發現狹義相對論。幾乎每一個重大的科學發現都挑戰了一箇舊的範式。

不幸的是,用全新的視角去接觸新事物並不是那麼容易。減少這種傾向的一種方法是立即關注一個與舊領域完全不同的新項目。當我們主動地問自己為什麼有些事情不一樣時,我們就打破了自動駕駛的傾向。這是產生新想法、解決方案和觀點的好方法。

創始人要懂得委派任務

最成功的企業家會把他們的時間花在最感興趣的領域。當他們變得更成功時,他們會把不那麼有趣的任務委派給別人。

這是每個經驗豐富的創始人都明白的一點:每天沒有足夠的時間做所有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讀每一本書,聽每一個播客,看每一個TED演講呢?

我們既然知道自己不能做所有的事情,我們就不應該學習所有的事情。

例如,我的公司JotForm為時間緊迫的組織創建web表單。

我們的開發人員在各種編程語言、圖形設計和其他基於web的學科中應用了數十年的專業知識來實現JotForm開箱即用的功能。不知道如何創建表單的人,可以每天花幾個小時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或者他們也可以為我們基於訂閱的服務支付少量費用。

事實上,現在有很多基於技術的解決方案可以為我們節省時間、精力和金錢。我們生活在一個似乎擁有無限知識和服務資源的時代。

成功的關鍵是如何調節我們的知識攝入量,同時把我們獲得的信息付諸行動。我們對最新書籍、播客和信息趨勢的關注越少,我們就有越多的時間去創造。

這難道不是我們五歲時的自己想要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