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都市之聲TOP FM101.8與北京愛車組織的“海陸空的體驗愛車日本行”,在結束了富士山之旅後百名車友聽眾於2011年12月26日下午,從山梨縣的箱根驅車四個多小時左右,於當日東京時間15點半左右抵達京都,開始了京都、大阪遊的最後行程。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京都街頭掠影(攝影:馮贛勇)

  京都位於日本的關西地區,是一座悠久歷史的城市。公元794年平安京城始建於京都,歷經大政奉遠直至1868年遷都到東京為止的1000多年間,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自建城以來,京都就作為日本的經濟、文化中心,市民們繼承了其優雅的傳統。與此同時,京都又是“中國化”極深的城市,許多店鋪的名稱上至今仍然有漢字的痕跡。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京都景色(攝影:馮贛勇)

  中國的洛陽和長安在歷史上多次成為中國王朝的都城。日本由於受到中國的影響,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國城市建設時,分為東西兩部分時,西側的右京仿自長安,因此稱為“長安”,東側的左京仿自洛陽,故稱為“洛陽”。然而,右京的“長安”地區由於多為沼澤地未能順利開發,最後實際的市區只有左京的“洛陽”。所以京都也被稱為“洛陽”,城市內各地區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稱謂,而前往京都則被稱為“上京”或“上洛”。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抵達京都金閣寺(攝影:馮贛勇)

  抵達京都後,車友聽眾們首先來到著名的金閣寺觀光。金閣寺正式稱謂其實叫鹿苑寺。因為建築物外面包有金箔,故又名金閣寺。是一座位於京都、最早完成於1397年(應永四年)的日本古剎,除了是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之外,也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京都金閣寺(攝影:張寶文)

  金閣寺據說以金閣為中心的庭園表示極樂淨土,被稱作鏡湖池的池塘與金閣相互輝映,似乎是京都代表性的風景。特別是在晴好天氣,可欣賞到倒映在鏡湖池中金碧輝煌的金閣和蔚藍色的天空,如同美術明信片。金閣寺還有獨特的地方遊客拿到的不是參觀入場門票而是寫有祝福話的紙符。另外,院中的不動堂旁邊有中文和韓文的神籤可供占卜。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金閣寺的建築(攝影:馮贛勇)

  金閣寺住宅式的建築,配以佛堂式的造型,和諧幽雅。是庭院建築的傑作,表現了足利義滿吸收各種文化的格調與品位。這棟“周明柱、牆少的建築物,使人聯想起船的結構,而下面的一池碧波則給人以海的象徵,金閣就像是一艘度過時間大海駛來的美麗的船。金閣寺華麗、不羈、銷魂奪魄。將所在時代的傳統文化和新興的物價文化融為一體,是室町時代的代表作。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金閣寺景區一角(攝影:馮贛勇)

  結束了金閣寺的觀光後,旅遊大巴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於當晚18點多順利抵達了大阪。大阪是日本的第二大城市,古稱浪速,又叫難波,19世紀起始稱大阪。這裡是日本的經濟、貿易、文化中心,同時作為日本的歷史文化名城,由於瀕臨瀨戶內海,自古以來大阪就為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門戶,是日本商業和貿易發展最早的地區,曾有幾代日本天皇在此建都(公元313~412年,645~683年),因此名勝古蹟眾多。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京都皇宮夜景(攝影:馮贛勇)

  大阪的名勝古蹟主要有奈良時代的古皇宮難波宮遺址、平安時代的大會佛寺、江戶時代的丹珠庵和明治時代造幣局的泉布觀等。東區有豐臣秀吉修建的大阪城。大阪市地勢東高西低,大阪人利用西部地勢較低的有利條件,興建了多條運河,使水運更發達,水域面積佔大阪總面積的10%以上,故有“水都”之稱,全市有1400座橋。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京都夜色(攝影:馮贛勇)

2011年12月27日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這已經是團隊抵達日本後連續第五天的朗晴薄日了。看來,此次車友們海陸空體驗日本行的運氣異常不錯。上午,車友們前往大阪城公園遊覽。提到大阪城公園先得說說歷史悠久的大阪城,其系豐臣秀吉於1586年所建,是由雄偉的石牆砌造而成。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大阪城公園留影(攝影:趙舒新)

大阪城公園內城中央聳立著大阪城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巍峨宏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如今大阪城已被定為特別史蹟。城內的歷史博物館裡保存有豐臣秀吉的木像、武器和美術作品等。在西之丸庭園,有一片寬闊的草原和曾遭祝融燒燬並再度重建的外堀、太平門等古蹟,是散步休閒的好去處。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參觀大阪城(攝影:馮贛勇)

走進大阪城公園,人們能看到園內各種植物茂盛,一群群的鴿子伴隨著觀光遊人嬉戲,時而滿地尋覓吃的食物,時而騰空而起在公園的上空翱翔。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大阪城公園景色(攝影:馮贛勇)

據說每逢花季,這裡是賞櫻、賞梅的勝地,堀岸更可以看到一家扶老攜幼觀賞水邊的野鳥。這裡不僅是深受大阪市民喜愛的都會綠洲,而且來自日本國外的觀光客也絡繹不絕。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大阪城公園冬景(攝影:馮贛勇)

  北外濠與東外濠的外緣一帶,以前是日本陸軍的大阪炮兵工廠,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遭受美軍密集轟炸,至今附近進行土木工程時仍偶爾發現未爆彈。另外,原本建立於中之島的豐國神社也於1961年(昭和36年)遷座至公園內。園內有森林公園、大阪城音樂堂、棒球場等設施。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天守閣留影(攝影:馬飛躍)

  現存的大阪城公園於1931年由民間集資重建,城牆四周建有護城河,附近有風景秀麗的庭園和亭臺樓閣。漫步河邊,奇花異卉,滿目青翠,充滿詩情畫意。城內櫻花門頗為著名,當年大阪城遭遇火災,僅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櫻花門屹立無恙,成為目前僅存的遺蹟。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天守閣(攝影:馮贛勇)

天守閣是大阪城的中心,是到大阪必定到的觀光景點。寬闊的城內設有本丸、二之丸、山裡丸等,幽深的雙重護城河和高大的石牆保留至今。遇有大手門、多門櫓等數棟重要的建築物。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大阪公園留影(攝影:王立保)

天守閣城內的博物館裡設有電影室、幻視設備等,還展示介紹大阪的歷史文化資料。在八樓的瞭望臺上可以一眼望盡遼闊的大阪城和整個大阪市的風景。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湖中倒影(攝影:崔春傑)

  大阪城公園是日本遊的最後一個景點,之後車友們驅車來到神戶港,開始即將踏上返程之旅。大巴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從大阪駛抵神戶。神戶港位於日本本州南部兵庫縣蘆屋川河口西岸,瀕臨大阪灣西北側,是日本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也是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之一。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大阪城公園秀色(攝影:馮贛勇)

  12月27日下午15點多,“海陸空的體驗愛車日本行”的百名車友聽眾登上了從日本返回中國的“燕京”號遊輪。“燕京”號隸屬於天津津神客貨輪船有限公司,該船是在天津市前任市長李瑞環先生和神戶市前任市長宮崎晨雄先生親自倡導下,於1989年在日本尾道船廠建造的豪華國際客貨班輪。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大阪街景(攝影:馮贛勇)

  “燕京”輪的通航不僅在中日兩座友好城市之間架起了一座海上友誼橋樑,同時也一舉改寫了天津市沒有國際客輪的歷史。“燕京”輪海上航速達21節,為目前中日航線航速最快的班輪之一,迄今已連續20年安全營運無事故。為天津市經濟的發展和國際港口大都市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神戶港景色(攝影:馮贛勇)

  車友們乘坐“燕京”輪後將度過三晚兩天的航程,遊輪離開神戶港後在日本秀麗的瀨戶內海航行,兩岸風光無限。從神戶到天津,車友們沿途觀賞到了神戶人工島、波濤澎湃的明石海峽、連接日本內海六個島嶼的瀨戶大橋、海流洶湧的來島大橋、連接日本本州與北九州的關門大橋、經過濟州島和對馬海峽、韓國海域、煙臺海域、黃河入海口分界線、著名的大沽口燈塔,最後抵達天津新港。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夕陽中的神戶港(攝影:馮贛勇)

  為了緩解車友們在時間較長航程中的乏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都市之聲TOP FM101.8與北京愛車陽光等組織單位在“燕京”號遊輪上邀請該船侯國良政委、宋鳳軍船長等領導親自參與,舉辦了講解航海知識、參加救生演習、參觀駕駛艙、與船員們開展聯歡文藝晚會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項目。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燕京號郵輪留影(攝影:馬飛躍)

同時,車友們還在船上的卡拉OK廳、酒吧間、麻將室、咖啡屋、茶室、遊藝廳、乒乓球室、閱覽室等一些設施中盡享自己的樂趣。在長達八天的遊程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都市之聲》節目主持人王曉磊每天都與中央臺TOP FM101.8《週末駕到》節目連線直播,將車友聽眾們在日本期間的行程通過廣播向廣大關心此次出行的聽眾們反饋,反響十分熱烈。

日本旅遊:京都大阪行(圖)

燕京號合影(攝影:王立寶)

王曉磊告訴記者,回國後還將在2012年1月2日至3日兩天,對此次日本行作兩期專題回顧的報道。2011年12月30日上午九點,“燕京”號順利駛抵天津新港,至此,長達八天的“海陸空的體驗愛車日本行”圓滿落下了帷幕。(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