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光陰的人》關於生命的根源、愛情和故鄉,你不能不瞭解的東西

還在讀書的時候,看到過一部電視劇名字叫《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就是這個名字引起我的好奇。

時間過去又點久,如今只能記住大概的劇情,故事裡的女主角經歷了人生一系列苦難,生活的苦加上愛情的坎坷,最後生活的磨難讓女主破繭成蝶,獲得幸福的故事。

這部電視劇裡,女主角就像一個“倒黴蛋”,所有應該和不應該的事都能沾染上她,觀眾看了自然是一番同情和可憐,又會感嘆女主的倒黴,還有慶幸自己的幸運和當下的幸福。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所有能以演繹方式表現的東西,目的有兩個:

第一是:苦難集中落在一個人身上,很多的是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可以“自檢”。

也許我們也有類似的經歷,也許我們活得平淡而滿足。

然而不論是哪一種狀態的生活,這些苦難密集的劇情都會帶給我們一些感悟,能悟了自然就能檢視自身。

第二:無論這些故事有多少真和假,最終的目的是喚起我們內心角落裡最深的渴望,讓我們看過後獲得更多的力量。

人生當然不會日日如戲劇一樣跌宕起伏,畢竟真實的生活我們有太多的顧忌和取捨,我們總會傾向於更好的選擇。

然而人生有很多的巧合又讓我們驚歎:原來有時候平常百姓的日子,也會如戲劇一樣“精彩”!

無論像與不像都很正常,戲劇來源於生活的真實和發生,而生活即使真實平淡也會有意外發生!

有人說:人活著就是累,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為生存而奔波;

也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冒險,能堅持到最後的都是強者!

真得嗎?對此我強者是存在的,但這些能刷屏到最後的,仍會有混吃等死賴到最後的!

畢竟這樣的人最大的優勢:能吃飽不餓死就行,其他都是浮雲!

生活的強者是被尊敬的人,我們總需要有一個奮鬥和堅持下去的榜樣。

《度光陰的人》關於生命的根源、愛情和故鄉,你不能不瞭解的東西

《度光陰的人》

讀到蘇辛的書《度光陰的人》,我忽然發現影視劇裡的榜樣雖完美,卻不及蘇辛書裡描述的故事更真實和有力量!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可以觸摸的真實存在,所以多了劇情故事裡的“人味”和“煙火氣”,最終才會各種滋味揉雜在一起,組成飽滿的人生!

《度光陰的人》書裡的五個章節裡,哪一個能撬動你的心靈?是家族這個初始的根?是那個一步步清晰起來的完整自我?是愛情裡那些勾勾纏纏?是任何時候都藏於內心深處的故人?還是那個夢裡夢外都繞不開的故鄉?

當我們放下心中的不捨、無奈、無助和坦然後,終有一天會明白:一切的經歷和取捨,都不過是生活能給我們的啟迪!

一:人生不是字面上的出生和死亡之間包裹著的平淡日子,而是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尋找生命真諦的過程!

我記得小時候總會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總是看著我笑笑,摸摸我的頭然後沉默接著幹活!然而小孩子總是很執拗,不得到想要的答案就一直問。

有一天忙碌的媽媽被問的煩了,她隨口一說:“哦,你是我從火車道上撿來的!”殊不知媽媽的一句話讓我難受了很多年!

突然有一天我不再糾結這句話時,是因為長大了知道了生命的含義。無論一個人的生活是精彩還是落魄的,每個人都有生養自己的那條根!

《度光陰的人》關於生命的根源、愛情和故鄉,你不能不瞭解的東西

還記得幾年前熱播的靈異電視劇《靈魂擺渡人》嗎?這部劇每一部我都看過,是陪著我女兒看的!

女兒超乎想象的喜歡看,每次看過了都害怕黑暗降臨的夜晚。女兒問我:媽媽世界上真得有“鬼”嗎?我們有沒有輪迴轉世呢?我的回答和父母輩一樣千篇一律:當然沒有!

輪迴轉世的說法真得存在與否,說實話也不是我們能簡單說清楚的。所有一切的關鍵其實不是有或是沒有,而是我們忽視了我們的根,還有我們的起源!

就像《靈魂擺渡》裡的故事,撥開層層華麗、虛幻的外衣,最終依舊是佛家說的“因果”關係。

《度光陰的人》關於生命的根源、愛情和故鄉,你不能不瞭解的東西

趙隸

就像那個一身黑衣,動作炫酷的趙隸,他是維持陰陽平衡的擺渡人,他可以渡一切符合擺渡法則的“死人”,然而他卻渡不了自己。因為他不知道最初的自己,他來自哪裡!

我們的人生是一件事,或者是一個又一個人的相遇,或是一段段的生活,是這些不同形態揉雜在一起的組合,而不是如夢境一樣的隨機和隨意。

就像這本書《度光陰的人》裡的第一章:家族!

一切生活的最終形態就是一個家族的整個興衰歷程。我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父母父母的父母,就這樣一輩一輩綿延不絕。

就像作者書中寫到的娘姥、母親,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就是生命的延續。我們可以哭鬧,卻不可以輕視自己的出生。

如今生活節奏太快,我們每天都忙忙碌碌。

似乎清晨太陽照屁股時,總有一雙帶著薄繭的手拂在臉龐,耳畔響起或溫柔或激揚的叫起床聲,早已離開我們很遠;

曾經那些覺得囉嗦和麻煩的一切,卻是如今我們最懷念的東西。

人生的真實就是因為有這些日日的平淡瑣事,人生的可貴就是因為這些日日的平淡,像流淌著的河水不會停留。

生活的意義沒有多麼崇高和偉大,最好的狀態就是認真過好每一天,好好珍惜身邊一個個可以陪伴的人。

因為生活不是簡單的生與死圈起來的日子,而是我們在生死之間是否好好活著!

然而生活裡的那些人,如果只有親人和朋友又會如何呢?

二:生活裡能給予愛的不僅有親人朋友,還有美好的愛情!愛情是溫飽後,我們精神上最飽滿的需求!

我很喜歡書中作者寫的一段話:“對,在我的愛情版圖裡,這次愛情就像一場空襲,但結果並非一無是處。它最終炸掉了一大部分過去的腫瘤。”

愛情神秘而甜蜜,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這份神秘,然而能獲得它的甜蜜有能有多少人?

愛情,在人類祖先最初的生存裡,應該不是必須的存在。愛情能展露生存的一席之地,多半是因為生存不再是問題時才開始。

關於愛情有一句話我很喜歡。

選擇你所喜歡的,愛你所選擇的!

—— 列夫·托爾斯泰

愛情所以存在,就是有存在的意義。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各自的規律,我們每個人詮釋的愛情,也許多樣卻不能太出格。

《度光陰的人》裡作者筆下的愛情都不完美,卻真實的讓我們感動!

愛情本身沒有錯,讓愛情變得複雜多變的是施愛的人不同。

我喜歡看仙俠劇,不太喜歡看都市愛情劇。原因很簡單:都市劇太現實很容易讓我產生厭倦感;而仙俠劇雖然太唯美,卻能讓我找到了愛情最初的真實和簡單!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某個東西,需要的不過是那種可以提神的精神氣,還有可以讓我們不畏現實摧殘的希望!

《度光陰的人》關於生命的根源、愛情和故鄉,你不能不瞭解的東西

《琉璃美人煞》

最近熱播的仙俠劇《琉璃美人煞》,我又一次像一個懵懂的小女生一樣追劇。看過了又覺得有點難為情,很擔心被人說幼稚。其實如我一樣走近中年的大嬸,又有幾個不喜歡看呢?

有一天我問讀初三的女兒,我說:“閨女,媽媽每天追劇你覺得奇怪嗎?”女兒坐在別後座說:“不覺得!”女兒話音剛落又說:“媽你想多了,這樣的仙俠劇我們也不感興趣呀!”

女兒的話讓我茅塞頓開,的確是我陷入魔障了。我喜歡看這類型的電視劇,其實不就是因為劇情裡的那種執著和希望嗎?

《度光陰的人》關於生命的根源、愛情和故鄉,你不能不瞭解的東西

《香蜜沉沉燼如霜》

無論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夜華和白淺,還是《香蜜沉沉燼如霜》裡的旭鳳和錦覓,還是最近熱播的《琉璃美人煞》裡的司鳳和楚璇璣。之所以能抓住一群人的眼球,根本原因就是幾人對愛情的執著,還有那蓬勃不滅的希望!

我們身處的時代節奏太快,生活的緊迫感讓華麗外表下深藏著疲憊、消沉,而這樣一些超綱的神話神劇,卻能奇異地帶給我們最需要的渴望。

當身心和諧後,生活的和諧就有了。

所以對於愛情,我們不是不需要而是要找到匹配的那一個。

也許現實很殘酷,在愛情裡我們總是患得患失,但我們依舊要心中長抱著對愛情的渴望,因為渴望會帶來希望,最終讓我們蛻變成最美麗的蝴蝶!

如果人生裡的愛情是精神層面的歸宿,那麼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歸宿在哪?

三:故鄉是無論有多遠,它都是站在那裡等你回去的地方!

《度光陰的人》關於生命的根源、愛情和故鄉,你不能不瞭解的東西

《鄉愁》

詩人余光中先生那首《鄉愁》,每一句都能讓你感受到故鄉。詩句中的故鄉盛滿深深的眷戀,盛滿深深的思念,還帶著忘不了、放不下的遺憾。

故鄉,似乎總是出現在遊子身上。其實不然,故鄉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那個最美好、最安穩的存在。

就像白巖松在《朗讀者》裡說到的一樣:“故鄉是什麼呀?就是你年少的時候天天想離開,但是歲數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故鄉這個詞需要品,離開家的人才能品出屬於它的味道。不懂事的時候,對故鄉沒有什麼感受,然而當我們揹著旅行包站在陌生喧鬧的街道時,你腦子裡會浮現出故鄉清晰的樣子。

《度光陰的人》關於生命的根源、愛情和故鄉,你不能不瞭解的東西

若玉

在《琉璃美人煞》裡那個小人物若玉,他自小在離澤宮長大,然而看過劇會知道,在若玉心裡自己的故鄉在很遠的海外。

讓他念念不忘的其實是那個有父母親人的地方,而不是冰冷無情的離澤宮!

《度光陰的人》關於生命的根源、愛情和故鄉,你不能不瞭解的東西

禹司鳳

男主司鳳選擇愛楚璇璣時,他要放棄的是離開離澤宮,從此做一個無根的浮萍之人。離澤宮其實並不好,可是司鳳還是不捨得,因為那是他記憶裡的地方。

所以你看,無論是白巖松詮釋下的故鄉,還是《琉璃美人煞》裡若玉和司鳳眼裡的故鄉,在本質上沒有不同。

故鄉其實在哪裡不是終點,而是故鄉是有我們最眷戀的親人和回憶的地方!

現實生活裡,最無助的人其實是不知道故鄉在哪裡的人。

大街上的流浪漢看著可憐,可不僅是因為他們居無定所,還有在我的這些旁人眼裡他們沒有“家”,這個家不僅是一個座標,還是有親人和朋友的那個地方!

遊子辛苦卻不可憐,是因為他們四處奔波,但總會有那個“家”在原地等著他們回去。如果有一天這個“家”不在了,那才是真得可憐。

故鄉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故鄉是承載我們情感的地方,這是我們不然辛苦、疲憊的精神支柱。

故鄉是一個人揹包遠行時最強大的動力,因為無論走多遠它都會等在那裡,等著你回家!

一本書總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當我們在文字裡頓悟時,我們幸運的還可以收穫到靈魂上的昇華。

希望讀過《度光陰的人》:

願你我走出半生,生命裡依舊會記得我們的根在哪裡;生命裡依舊還有甜美又帶著無限希望的愛情;還有生命裡那個隨時可以回去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