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鏈萬車3.0精準定位的背後,是國家北斗技術的加持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相比2017年增加2285萬輛,增長10.51%,呈加快增長趨勢。隨之興起的車聯網融合信息通信、環保、節能、安全等多方發展技術,對智能交通、車輛控制、車輛管理有起到重要意義。其中,惠鏈萬車3.0設備中的車載衛星定位系統在車輛追蹤、道路緊急救援、指揮調度應用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惠鏈萬車3.0精準定位的背後,是國家北斗技術的加持

區別於車輛自配衛星導航系統的單向數據傳輸原理,車載衛星定位是一個雙向過程,車主主動給安裝在車上的衛星定位器發送指令,定位器把位置或其他信息發送到車主手機或電腦上,完成交互式數據傳輸,被廣泛應用於私家車車輛的汽車安全、車輛防盜,公用車輛的指揮調度、用車管理等日常生活與工作中。

作為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的發展有目共睹,自上世紀90年代啟動研製至今,中國先後實施了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北斗三號系統建設。進一步擴大了衛星系統服務範圍,新增搜救功能,為用戶提供高精度的導航定位服務。2019年4月20日深夜,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4顆北斗導航衛星,這是北斗三號系統的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與此前發射的18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1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進行組網,將有效增加亞太地區衛星可見數,為亞太地區提供更優質服務。截至目前,我國共發射47顆北斗衛星,基本實現全球覆蓋,逐步提升中國及周邊地區的星基增強和精密單點定位服務能力。

惠鏈萬車3.0精準定位的背後,是國家北斗技術的加持

此外,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系統可以做到與其他系統兼容,輔助提高導航服務精度和使用的便利性,並且其有著逐步完善的地面增強網絡,能將位置服務的誤差縮小。此項技術已在諸多民生領域實現跨界融合,各類高精度數據服務產品已廣泛應用於輔助駕駛、精準農業等,惠鏈萬車3.0—汽車安全管家其中的汽車安全服務就是“北斗+車聯網”新模式的產業應用代表之一。

惠鏈萬車3.0設備中的衛星定位模塊同時支持北斗、GPS和基站多模塊定位,增強了靈敏度和並行雙星接收擴大了覆蓋範圍,能讓車載設備擁有最好的定位精度和動態表現。定位追蹤、軌跡回放、里程報表、電子圍欄以及緊急求助定位報警中的每一個功能都通過北斗+GPS模塊進行實時精準定位實現,之後通過GT-808協議或串行接口自定義協議以及GSM網絡通道可以完整的將位置、速度和時間信息等串行數據完整的記錄並上傳至服務器,實時同步車輛位置信息,保障使用車輛安全,實現車隊遠程操控指揮管理。

惠鏈萬車3.0精準定位的背後,是國家北斗技術的加持

目前,北斗系統已納入“一帶一路”、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北斗衛星定位技術與汽車後市場領域的融合促進了北斗應用產業的發展,為車載衛星精準定位功能提供技術支持。惠鏈萬車3.0在國家北斗技術的加持下,為廣大車主提供更加精準的車載定位服務,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為北斗新興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