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科学指导:刘恕、田裕钊


甘肃武威:河西走廊的新绿洲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武威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40年来,武威人民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建成了民勤老虎口、青土湖,古浪民调渠沿线等治沙典型样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甘肃建投自主研发制造了世界首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及“牵引式单项固沙机”,用机械化铺设草方格,插草深度15厘米,草沙障高度30厘米左右。是人工的约180倍。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甘肃武威大力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三元杂交、“三沼”利用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向依靠科技的集约型发展转变,走出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截至2017年底,武威累计建成日光温室21.4万亩、设施农牧业万亩乡镇37个、省级蔬菜标准园41个、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45个。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武威建成了以酿酒葡萄、优质梨、枸杞为主的经济林基地168.45万亩,特别是酿造葡萄种植基地面积达25.95万亩,占全国的15%、全省的84%以上;成为全国九大葡萄酒产区之一,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沙产业的中国故事【甘肃武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