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區孤島鎮讓水產品“遊”出致富路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4月20日訊(記者 李夢雨 通訊員 陳萬山)

“今年,受疫情影響,魚苗在三月中下旬開始撒放,現在已經到了中後期。等五月底撒完魚苗,我們再忙活蝦苗。”4月17日,河口區政協委員、河口區孤島鎮聚信養殖技術服務公司總經理郭海青精心照料著魚苗說道。

河口區孤島鎮讓水產品“遊”出致富路

據瞭解,在孤島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指導下,養殖公司通過認真分析孤島鎮的地理環境和資源優勢,探索出了魚蝦混養新模式,大大降低了養殖戶的投入成本及養殖風險,從而讓廣大養殖戶實現了增收。今年以來,孤島鎮把養殖戶的利益放在首位,依託灘塗面積大、地下滷水豐富的資源優勢,積極鼓勵和引導養殖產業轉型升級,有效推動漁業養殖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河口區孤島鎮讓水產品“遊”出致富路

2020年初,孤島鎮早早行動起來,加強規劃指導,幫助養殖戶做好產前決策和全年養殖生產計劃,並開通養殖服務熱線電話,幫助解決疑難問題,增強了漁業養殖戶的信心和決心。目前,全鎮現有以養殖白蛤、文蛤為主的灘塗養殖面積5萬畝,海參養殖面積1.5萬畝,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3.5萬畝,滷蟲養殖面積10000畝,標準化養殖車間55000立方米。

河口區孤島鎮讓水產品“遊”出致富路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水產品的品質備受關注。孤島鎮鼓勵養殖戶科學化、生態化養殖,積極牽線搭橋,鼓勵養殖企業與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提升產品質量和檔次。值得一提的是,海星集團“入海口文蛤”被評為國家級名牌產品,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實施“文蛤苗種集約化培育技術及產業化”和“硬殼蛤高效人工育苗技術”兩項科研課題;與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漁業技術推廣站等5家單位聯合開展“對蝦工廠化養殖與質量控制”和“對蝦工廠化養殖技術推廣”兩個項目,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河口區孤島鎮讓水產品“遊”出致富路

另外,孤島鎮還高度重視水產品貿易,加強供需對接,延伸產業鏈。培育和扶持華洋漁業、盛海漁業等龍頭企業,基本形成海參“育苗—養殖—深加工”全產業鏈條,貝類養殖、加工一體化,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等多層次多樣化的養殖格局,促進水產品豐產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