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還是不考?這是個問題

昨天教育部正式公佈研究生複試國家線,接著有四所985也公佈了自主劃線的分數線。總體來看,文科類分數線穩中有升,自主劃線的985分數線上升非常明顯;而理工科分數線略有下降。這表明了以下幾個問題:國家為了解決今年的就業危機而擴招研究生,擴招計劃多投向了理工醫類急需發展學科,特別是專碩,文科擴招名額非常少,另外雙非院校擴招量大,雙一流高校擴招幅度小。理工科分數線降低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數學難度加大,很多考生倒在了數學上。基於這些因素,今年的國家線和985自主線有了以上變化。

再有,由於疫情影響,複試難度加大,很多學校縮小了複試人數比例,基本1:1複試,這也使得自主線升高。

總體來看,無論文理工醫,考研難度在快速上升,迫於就業壓力,考研熱已不只流行於山東、河南等幾個少數省份,全民考研一哄而起,不斷地刷新報考總量記錄。

鑑於以上諸多因素,我們必須對考研另作分析,認真思考考研與就業的選擇問題。疫情影響不止一年,相信明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就業無望的情況下,還會有更多畢業生選擇考研,國家還得適當擴招,至少不會縮招。這樣一來,我們不得不面對三年後研究生就業的問題。可想而知,研究生今後肯定也會遇到難題。被迫無奈,可能會有很多碩士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但近三年各高校大規模招聘博士補充師資,估計不出三年就會滿員。三五年後對博士的需求量也會變小,博士就業可能也會遇冷。

所以,如果是熱門專業,本科能就業就先就業,在特殊時期,提前佔坑非常重要(說不定三年研究生出來,連這坑都沒有了)。特別是工科生,考研勢必影響實訓,考研學的是書本上的知識,而實訓才能真正練熟技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考研可能會造成技術缺失、不能正常參加秋招而錯過黃金就業期。如果來年2月考研分數線出來後,發現考研失利,再參加春招,在技術不熟練的情況下,可能會變得很難。

當然,文科情況跟工科不太相同。文科考研對就業影響小一些,查到考研分數後,再準備考編考公還來得及,只是複習時間少一些罷了。反正都是一個難字,乾脆輪番上陣,什麼都考一下,都上哪個算哪個吧。

本人多年指導學生考研與就業,積累了些許經驗,但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僅供參考,不喜勿噴。請文明跟貼,杜絕人身攻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