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最佩服的人,為北宋軍隊贏得最後一點臉面

魯智深為什麼要拳打鎮關西?

書中交代,是鄭屠戶花了3000兩銀子買個小妾金翠蓮,但實際上並沒有給錢“虛錢實契”,過了不到三個月,鄭屠戶的大老婆發威把金翠蓮攆了出來,鄭屠戶反過來要金翠蓮償還買她的3000兩銀子。

這個鄭屠戶白玩了也就罷了,還想再掙一筆錢是很可恨。但法律講究證據,鄭屠戶做的沒毛病,就跟現代一個總在電視上露臉的學者,也是通過一套複雜的資產運作,他包養的小三反欠他900多萬。

所以只法律幫不了金翠蓮,只能通過魯達(魯智深出家前的名字)來給金翠蓮討回公道。

但這事還不至於讓鄭屠戶丟掉性命,為鄭屠戶惹來殺身之禍的是他的外號。

鄭屠戶號稱“鎮關西”,這可是對魯達嚴重的冒犯。魯達控制住鄭屠戶後,宣佈的第一條罪狀就是這個:“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你是個賣肉的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關西”,接下來才指責他騙了金翠蓮。

話的意思很明白,魯達非常佩服的老首長是老種經略,當時稱呼“相公”是非常尊敬的意思,魯達對別人從沒用過這個尊稱。魯達跟著老首長老種經略時成績突出,綽號也是“鎮關西”。

經略是經略安撫制置使的簡稱,在宋朝級別很高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戰區總指揮。

魯達認為鄭屠戶敢自稱“鎮關西”是對自己和老種經略的大不敬,必須捱揍。

那麼老種經略和小種經略是誰?兩個人是什麼關係?

魯智深最佩服的人,為北宋軍隊贏得最後一點臉面

魯達打死鄭屠戶,一個主要原因是鄭屠戶的外號

種家將,北宋守衛邊境的重要力量

在《水滸》那個年代,種家可是非常的有名。宋朝有名的幾大軍事家族:楊家將、岳家軍、狄家軍、呼家將,如果從家族從軍人數、持續時間上看,種家都是首屈一指。

種家祖輩上是文人,宋真宗時代的種世衡(985年―1045年)開始從軍守邊,之後一直到靖康北宋滅亡,種家一直擔負邊疆守衛任務。

種家在後代的知名度比不上楊家將、岳家軍等,原因可能是種家的軍事特點是講究實用性,有些做法不為通常的道德規範所接受。

比如第一代種家將--種世衡,為了收服當地部落首領慕恩,約到家中喝酒。發現慕恩色迷迷的盯著侍女,便假裝有事出去。等慕恩和侍女拉扯在一起,種世衡突然進屋抓個正著,慕恩很尷尬。種世衡問慕恩:喜歡嗎?喜歡就送給你了。

再比如,種世衡的兒子種諤為了確立威信,有一次,朝廷的運糧官李稷到了軍營,手下一個士兵就給行了個禮。種諤厲聲呵斥:軍營裡有幾個領導?今天我就借你的腦袋代替運糧官。下令將這名士兵斬首,李稷嚇得立即退出軍營。

這些做法非常實用有效,在普通人、尤其是文人看來卻難以接受,所以種家的事蹟很少出現在文學作品,也就不能為大眾所熟知。

《水滸》也只從側面描寫種家的影響力非常大,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因高俅迫害離開京城,想要投奔的就是老種經略,魯達這種不服管束的人能得到老種經略的重用,說明種家講究的是實用,重用有缺陷的人,只要他有能力。

魯智深最佩服的人,為北宋軍隊贏得最後一點臉面

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是史進的師傅,投奔老種經略時,點撥史進的武藝

雖然沒有文學作品進行宣傳,但歷史不應忘記。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當時種家將已經到了第三代,代表人物是种師道、种師中。

第一次金兵打到京城,种師道是第一批到達的援軍,受到宋欽宗的親切接見。宋欽宗問种師道應該如何應對,种師道提出截斷退路,圍而不打,困死金兵的策略。宋欽宗認為計策很好,然後告訴种師道:朝廷已經與金國簽訂了和平協議。

第二次金兵準備南下時,种師道被排擠出京城駐守河陽,正好金國的使者王汭路過他的防區,种師道從王汭的言行判斷金兵將很快南下,趕緊向朝廷發出警告。朝廷對這個警告的解讀是种師道膽子太小,因此种師道被免職召回。种師道非常憤恨,加上年紀大、身體有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享年75歲。

种師道的弟弟种師中當時任河北制置副使,和金兵對峙。朝廷得到小道消息猜測金兵將要撤退,命令种師中立即攻擊金軍,還指責种師中是故意拖延貽誤戰機。种師中想不到自己領兵打仗一輩子,都六十多歲的人了還被指責故意拖延,帶領軍隊主動出擊,因孤立無援陷入重圍而死。

從歷史資料分析,種家將對軍事理論的理解深刻,對戰場形勢判斷準確,多用計謀取勝。金兵兩次南下都是選在冬天,原因上金兵不適應南方溼熱天氣。如果宋軍採用种師道的計策,將金軍困在汴梁城下,到了夏天,很可能不用打,自己就先潰敗了。

宋欽宗最後時刻也是感嘆沒有采用种師道的計策,可以說,種家將是北宋末年,宋軍全面崩塌中少有的亮點之一。

魯智深最佩服的人,為北宋軍隊贏得最後一點臉面

趙匡胤把老軍閥的兵權解除,種家這種朝廷派駐的職業軍人得以施展

歷史上的老種經略和小種經略到底是誰?

《水滸》中,借小種之口,說明老種是小種的父親。歷史記載中,《水滸》故事發生在宋徽宗時代,這時第二代種家將已經不在,第三代種家將中能達到戰區總指揮級別的只有种師道、种師中,但兩個人是兄弟關係。

符合《水滸》中人物關係的只有種諤、种師道,兩個人是叔侄關係。種家將裡,兩輩人同時以戰區總指揮身份守衛西北的只有他們兩位。但他們的生卒年月又不符合,宋徽宗趙佶(1082—1135),是公元1100年登基,種諤公元1083年已經去世。

筆者認為,《水滸》是明朝的作品,距離真實歷史事件已經過去160多年,作者有可能搞錯。而通常來講人物時間出錯的可能大於人物關係出錯,所以最大的可能說的是種諤、种師道兩個人。

不管誰是老種誰是小種,總之,在歷史上種家因為戰功卓著,很受當時人們的喜愛,即使扯起造反大旗的梁山好漢,可以罵皇帝、辱太尉,但說到種家將用的都是佩服和尊敬,甚至還炫耀自己和種家的關係。作為後代就更不應忘記種家在歷史上的功績。

魯智深最佩服的人,為北宋軍隊贏得最後一點臉面

施耐庵的筆力強勁,從側面表達了對種家將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