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成县,因古成州而得县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成县自古就有“陇上江南”、“陇右粮仓”的美称。竹篮寨,位于成县抛沙镇东北角,四周高中间低,古时周围竹林茂密,形似“竹篮”,寨子因此而得名,是远近闻名的泥塑之乡。竹篮寨泥塑始于宋代,历史悠久,是一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传统技艺。泥塑造型多变,惟妙惟肖,颜色丰富而喜庆,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成县竹篮寨

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文/图兰州晨报记者周言文刘小雷

【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捣泥

【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查看棉花与泥的融合度

【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擀泥

【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入模具

【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贴合模具

【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脱模具

【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捏羊哨

【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西部地理】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竹篮寨泥塑——十二生肖和泥娃娃

 土墙黛瓦,一颗颗又大又红的樱桃挂在樱桃树上,这里就是著名的“泥塑之乡”

  5月中旬的一天,记者一行从徽县辗转到成县,长途中巴车一直在密林环绕的大山中绕行。但其实,两座县城相邻,直线距离并不远。

  前一晚的雨水,此刻并没有停止,将沿途的森林洗刷得油绿发亮,空气极度湿润。车窗开着,偶尔有阵阵风吹进来,却是带着一丝凉意,着实感觉不到一点儿夏天的炎热。周围都笼罩在了湿漉漉的绿意当中,中巴车就这样穿行其中。不到半个小时车程,我们就到了成县县城。

  成县,因古成州而得县名。地势平坦,物产丰富,西汉水从这里流经,与徽县一起,形成了开阔的徽成盆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成县自古就有“陇上江南”、“陇右粮仓”的美称。

  在绵密的细雨中,记者见到了成县宣传部的陈东平。当他得知我们此行是专程来采访成县竹篮寨泥塑之后,非常高兴。他说,早在2007年,成县就被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保护组织中国分部确定为全国三十三个“千年古县”之一。

  “千年古县”的称号得来,与成县竹篮寨泥塑是紧密分不开的。因为这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已经被评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一项独特的民间技艺,便是在成县竹篮寨土生土长的,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午餐过后,天空中飘着的雨水依然没有丝毫减退的意思,冒着雨,记者一行便踏上了前往成县竹篮寨的路程。

  竹篮寨,位于成县抛沙镇东北角,四周高中间低,古时周围竹林茂密,形似“竹篮”,寨子因此而得名。是一个有70户人家210多口人的小村子,曾经是成县有名的泥塑之乡。

  从县城到竹篮寨的途中,记者问陈东平,成县的这些乡镇,为什么竹篮寨成为了有名的泥塑之乡?我们今天去竹篮寨可还看得见泥塑?

  陈东平摆摆手说,当然看得见!竹篮寨泥塑的历史非常久远,要是看不到泥塑,我们成县人还不答应呢。这次去采访,不仅能看到泥塑,还有一位神秘人物已经在等着我们了。你们想知道的所有关于竹篮寨泥塑的事情,到时候自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说话间,车速慢了下来。穿过横跨在西汉水上的大桥,采访车便正式进入了竹篮寨的地界。

  寨子里的路不宽,我们便下车步行进入。土墙黛瓦,寨子里的院落,都雕有形态各异的脊兽。目光越过脊兽,是一颗颗又大又红的樱桃挂在樱桃树上。

  没走多远,一位老人在前方一座小院的门口站着,笑着招呼着记者一行。陈东平赶忙迎上前去,和老人打招呼,原来这位老人就是竹篮寨泥塑的传承人赵维国。

北宋以来的民间传统技艺,就隐藏在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里

  赵维国热情地将记者一行迎进了小院。

  院子不大,可是小院里却热闹的很。在院子的一角,几十只信鸽“咕咕咕”地在笼子里叫着。鸽舍外,一只小黄狗从它的小屋里探出半个小脑袋,左右摇着,好奇地望着这群突然走进来的人们。另一角的院子里,堆放着农具,怎么看,这都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小院了。可偏偏,这座小院的主人,就是竹篮寨泥塑的传承人。

  因为下雨,大家都聚集在房檐下。

  堂屋的门前,有一堆泥巴,旁边还放着一把长柄的捣泥木槌。赵维国指着泥巴说,这就是用来制作泥塑的泥土。

  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赵维国老人,依旧精神矍铄。平日里下地耕种,每当到了十月,冬初霜降,他便和家人停了农活,专心制作泥塑。

  可是想要看到泥塑制作,更应该了解知道泥塑的历史。提起竹篮寨的泥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九百多年以前的大宋朝。

  据《成县县志》记载,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春,成州(今成县)大旱,农作物焦枯,面临着饥荒,崇仪郎赵清臣带领数千善男信女去鸡峰山罗汉洞祈雨,三日后,普降大雨,庄稼得以挽救。赵清臣为感谢神灵的恩惠,在鸡峰山修建了一座生佛阁,因此,鸡峰山的香火非常旺盛,从此远近朝山赴会进香的人们,踵趾相接,络绎不绝。

  有庙就有庙会,这时,庙会上开始有专为供奉之用的“普贤”、“玉皇”一类彩塑的泥人出现。而竹篮寨一些心灵手巧的人们便利用闲暇时间做一些小型的泥塑玩具,到庙会上去卖,赚点零钱补贴家用。竹篮寨的泥人就是由此时而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塑制作逐渐普及到全村,家家户户代代相传。民国和解放初期,是竹篮寨泥塑最为鼎盛的时期。赵维国老人说,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每当庙会节日,很多外地的人们都来竹篮寨购买泥塑,老艺人们制作的泥塑远销天水、汉中、宝鸡等地。

  而竹篮寨泥塑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为这里背山面水,地势开阔,气候宜人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既是泥塑,那么最主要的原材料泥土便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分量。恰好,竹篮寨就是以优质土壤著称,这就给泥塑制作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此地土中沙子很少,土质柔软细腻且含有油质,粘性好,富有手感。泥色红而不嫣,黄而不娇。脱胎出来的泥人,表面洁净光滑,曝晒不裂,水浸不烂,是制作泥塑的优质材料。

  由于竹篮寨泥塑最早是用于供奉的“玉皇”、“普贤”等泥人,所以,成县竹篮寨泥塑还有一个更为亲切的名字:竹篮寨泥娃娃。

  说到竹篮寨泥娃娃,最为出名的造型便是“鸡公”、“胖娃”以及羊哨、鸽子哨等。

  这些“泥娃娃”有泥货和窑货之分。泥货是直接用模具翻制,晾干后涂彩成形,以公鸡、憨娃打肚、狮子、老虎等系列作品及《十二生肖》为代表作。窑货则是用和好的胶泥捏制晾干后,再烧制涂彩,以单件作品为主,有羊哨、狗哨、马哨、鸽子哨等,这些作品相同的特性是装上做好的竹笛即可发出不同的声音。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正是这些优质的泥土,养育了生长在这里的一代代民间泥塑艺人。这些艺人们个个心灵手巧,一团团不起眼的泥巴,在他们手中转瞬间就变成形态各异的工艺品。

  老艺人们一代代逝去,可是制作泥塑的传统工艺却流传了下来。

一声清亮的哨音,在老人双唇与泥土接触的一刹那,迸发而出

  在制作泥塑的日子里,赵维国每天清晨一大早都要去离家15分钟路程的土地庙,挖取用于制作泥塑的泥土。

  制作泥娃娃,一共有六个步骤。取土、和泥、制泥坯、涂白彩绘、烧制,最后装置哨子。

  屋檐下已经摊开的泥堆就是他早上去背回来的。说到这,赵维国便卷起了衣袖,将一块块棉花放置在泥巴上,然后拿起捣泥木槌,一下一下将棉花与泥土充分地融合在了一起。制作泥塑,为什么要将棉花融进泥土里呢?

  原来啊,取土是制作泥塑最关键的第一步,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土都可以拿来制作泥塑。制作泥塑所需要的土质要具有特殊的黏韧性,为了增加泥土的黏韧性,和泥就相当重要了。

  和泥,不是简单的将取来的土加水和成泥,而是要把土砸碎后,再用农家用的竹筛子把土筛出来,除去土里的杂草和大的土块,最好来回多筛几次,这样细土就会很干净,然后在筛好的细土中一次性加入一定量的水,放置两小时,让水完全侵入土中,土被自然浸化后,杂质就逐渐没了。这样,再将撕开的适量棉花用力砸入泥中,大约半小时后,再将和好的泥装入盆灌之类的器皿中,放置在湿润的地方。但也要根据季节的不同有效存放,这样四季都可以制作泥塑。由此,才有了刚刚发生的那一幕。

  为了验证棉花与泥巴是否已经完全融合,赵维国双手拿起泥团,从中撕开。记者赶紧凑上前去仔细观察,之前大块的棉花已经消失不见了,与泥土融合在一起,在撕开的地方,棉花一丝丝的飘着,排布均匀。

  赵维国说,这种情况就算泥已经和好了,可以进模具了。一生都与泥塑打交道的赵维国,模具早已经累积了不少。

  只见他将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泥团擀成圆形,然后再用力拿木棒敲打,等打好后装入早已准备好的模具里使其成形。

  这是一只公鸡形状的模具,模具将“公鸡”从中分为两半,赵维国先是将擀成圆形饼状的泥土紧贴一侧的模具,然后去掉多余的部分,同样完成了另一侧的模具。接着,将两个模具相对,使之紧紧贴合,形成一只完整的公鸡样子。然后取掉模具修整外形,这就成了泥塑的原始泥坯。

  制作好的泥坯是空心的,赵维国说,有时候也可以只做一侧,这样就可以当成用于装饰的壁挂。

  做好的泥坯需要时间来风干,老人便将它先放置在了窗台上。这是竹篮寨泥塑中泥货的前期制作,等泥坯风干以后,还要进行涂白彩绘和烧制,最后才能完成。

  另一个种类便是窑货了。

  赵维国一边向记者介绍着,一边随手拿起之前已经捶打好的泥巴,在手里来来回回地捏着,不一会,一只“小羊”便在他的手里出现了。当我们都惊叹于老人捏制的速度之快时,一只小巧玲珑的鸽子紧跟着诞生了。

  见到此情此景,我们都不由得猜测着,是否院子里养着的鸽子,就是平日里老人用来观察、临摹的标本?

  接着,老人拿起一支小小的竹竿,朝着小羊和鸽子的尾部一点点地轻轻戳了进去,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记者也在赵维国老人身边半蹲着身子,屏住呼吸仔细地看着。

  小竹竿从中拔出,突然,一声清亮的哨音,在老人的双唇与泥土接触的一刹那,迸发而出。

  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一声哨音惊呆了。过了一两分钟,才慢慢地缓过神来,再看赵维国老人,一脸自豪且满意的神情。

  这分明是一只哨子啊!可是它才刚刚被捏好,还没有风干。老人说,这两只就是竹篮寨泥塑中的代表之一“羊哨”和“鸽子哨”。在未完全干透之前,只能吹这一声,再吹就破了。等到完全干透以后,再将金竹做的哨子放进孔道,最终成为一个精妙的哨子。

  我们猜想,制作哨子的诀窍就在于那一根小竹竿。可是赵维国却摆摆手说,非也。诀窍在于如何在已经捏好的泥坯上,挖出孔道,并且保证能够吹响且声音清脆嘹亮。

竹篮寨的泥塑,展现了民间艺人们的心灵手巧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审美

  如果说,看了如何制作泥坯,不看如何涂白彩绘,那就不算是真正见过了竹篮寨泥塑。

  所谓涂白,是着色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给做好的泥坯玩具打上白色底色,不是用石灰或白颜料涂,而是要用白土来涂,这种白土是竹篮寨独有的。

  赵维国拿出了几个已经完成涂白的泥坯。然后说,涂白的工序很复杂,白土是天然形成的一种土,白的就像雪一样,这种白土在离村大约2公里的一条小沟里才能采到。找到土后把土砸得越细越好,再来回用筛子筛几遍,然后把木匠用的皮胶在锅里熬化,再按比例把筛出来的细土放在锅里和皮胶一起熬上十几分钟。

  熬好后再给这些泥坯涂上,涂白时是用勺子直接从头灌下,再用大刷子刷,但一定要均匀。然后放在阴凉处自然风干,这样光泽度和韧性相对较好;切不能暴晒,这样会产生裂纹或上的底色容易脱落。等涂白干后就可以上色了。在上色时必须用传统的植物颜色,这样画的颜色才不会掉。

  紧接着,赵维国又拿出了一堆画笔和颜料,放在堂屋的小方桌上,开始一笔一笔认真地画着,没有再说一句话。之前热闹的屋子里,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屋外是伴着凉风的大雨,屋内是一张矮桌,摆放着画笔、颜料和等待上色的泥塑。桌边,一只小凳子,孤零零地站立着。

  赶忙将这一幕记录在了镜头里,特意在现场就将照片调成了黑白颜色,像是一帧黑白的默片。

  当赵维国从相机中看到照片以后,之前自豪的神情却渐渐淡化了。他开始再一次娓娓道来。

  虽然竹篮寨的泥娃娃历史悠久,久到从成县出土宋代文物和吴挺陵园石雕艺术风格推断,竹篮寨泥塑产生于宋代似合乎情理。

  早在1988年和1994年,成县文物部门分别在县境内支旗北山闫河坝发掘出土了宋代三彩陶俑和竹篮寨西侧中坝、广化发现了宋代窑址。据考,两者之间有互相依存的关系和借鉴关系。对竹篮寨泥塑的溯源是真实的实物佐证。

  竹篮寨泥塑的代表作“鸡公”、“胖娃”等,造型简洁、饱满、夸张,憨态十足,其艺术特征与吴挺陵园的石羊、石翁仲等宋代石雕作品,有着相同的造型风格。

  从宋代就开始流传至今的传统民间工艺,虽然已经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对于竹篮寨泥塑未来的发展,老人的心情却是复杂而矛盾的。

  做泥塑是一件非常辛苦而繁杂的工作,现在的年轻人一看这些过程就吓跑了,以前也有很多人上门来跟着他学习制作泥塑,可是最后很难有一直坚持下来的。尽管如此,老人却一直没有放弃,对于想要来跟着他学习的人们依然热切地欢迎。

  制作泥塑的艺人们在渐渐减少,泥塑的产量也就跟着减退了。在以前,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庙会,人们都会购买几件泥塑回家,图个热闹喜庆。现在,洋瓷、塑料、金属等材质的摆件、玩具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渐渐地,这种带有泥土味的泥塑玩具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之前还是远销各地,现在就只有当地人偶尔才会想起,买来一两件玩个新鲜。而且,泥塑工艺品的价格也并不高,像老人今天捏制的羊哨、鸽子哨,最多也就卖5元钱左右。人们大多都是买来给家中的孩子们玩一玩。经济效益下降,人们也就不愿意再从事泥塑制作了。

  竹篮寨泥塑这一传统的民间技艺,就面临着渐渐失传的境地。

  可是竹篮寨的泥塑,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祈福的心理需求,又展现了民间艺人们的心灵手巧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审美。怎样使这门带着悠远乡土气息的技艺传承下去呢?这些质朴、丰腴的泥娃娃中蕴藏着怎样的商机?

  竹篮寨的泥塑的困境其实不只赵维国在焦心,还有许多热心的文化界人士呼吁奔走。

  希冀有更多的人们关注到竹篮寨泥塑,体味它独特的魅力。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监制:刘敏 责编:任向辉 编辑:罗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