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漂”到太后—细说《清平乐》中“大娘娘”刘娥的发迹史


从“京漂”到太后—细说《清平乐》中“大娘娘”刘娥的发迹史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热播的《清平乐》中,皇太后刘娥,也就是影视剧中“大娘娘”的形象比较突出。今天,笔者就来说说这位“大娘娘”。

“大娘娘”的由来

看过《清平乐》的观众们可能会说,这部作品中剧中人物怎么能把皇太后称为“大娘娘”呢?这好像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礼法啊!其实不然。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赵祯之外,皇宫中其他人把刘娥称为“大娘娘”确实不合适,这可能是编剧的疏忽吧。不过,赵祯称呼刘娥为“大娘娘”却是有着历史记载的。

赵祯出生后,就从母亲身边被抢走,做了刘娥的儿子。不过,刘娥虽然伺候宋真宗几十年,但是肚皮从没开张过,也不知道该如何抚养孩子,因此,她就把一向巴结讨好她的杨淑妃拉过来一同抚养赵祯(那时候叫做赵受益。这个名字好!赵宋皇室的受益人嘛)。杨淑妃是来自益州(今四川)郫县的,和刘娥有乡土情,刘娥拉着她一起抚养赵祯也算合情合理。可怜的赵祯自少就以为刘娥就是他的母亲,把刘娥称为“大娘娘”,刘淑妃称为“二娘娘”。

从“京漂”到太后—细说《清平乐》中“大娘娘”刘娥的发迹史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历史的记载,刘娥的出身还不低呢!

据《宋史 后妃传》记载:“章献明肃刘皇后,其先家太原,后徙益州,为华阳人。祖延庆,在晋、汉间为右骁卫大将军;父通,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从征太原,道卒。后,通第二女也。”

根据宋朝的官制,刘娥的父亲能够成为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其官职应该是从五品,这在当时已经属于高官了。即使出征北汉的时候战死,那么朝廷的抚恤也不会少了,何至于在其父死后就流离失所,先是依靠外祖父,后又被一个龚姓人家收养呢?

因此说,刘娥之父刘通曾经是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这个事情不是刘娥做皇后之前的事情,而应该是她做了皇后之后追封的。

刘娥的“京漂”生涯

刘娥到了四川之后,那位龚姓人家认为刘娥长得漂亮,而且擅长跳一种鼗鼓舞,认为刘娥长久留在四川,会耽误刘娥的前途,就让自家儿子龚美带着刘娥到京城(开封)去找机会,求发展。就这样,刘娥来到了京城,正式开始了她的“京漂”生涯。

从“京漂”到太后—细说《清平乐》中“大娘娘”刘娥的发迹史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里笔者要插播一段。龚姓人家认为刘娥长得漂亮,又擅长跳鼗鼓舞,留在四川就会耽误刘娥前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逻辑?难道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人们就意识到了要想在娱乐圈求发展,就必须要到京城去?这个思想可是够超前的了。不过也可以由此得知,刘娥最初对自身的定位肯定不高,也就是期望着能够在京城的瓦子里面闯出名声而已。至于鼗鼓舞是个什么东东,很多资料都说这是一种摇晃着拨浪鼓(鼗鼓),身体随着乐曲摇摆的一种舞蹈,看来,刘娥的身材肯定不错!

刘娥和赵恒是怎么认识的呢?这还要从龚美说起。

龚美虽然没有大本事,但却是一位高手匠师,他打造的银器在开封很有存在感。正好这一天,韩王赵恒要打几件银器送给自己的夫人潘氏(潘美的第八女)来到了龚美的银器店,又恰好撞见了刘娥,天雷勾地火哦,事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起来。刘娥随即被韩王赵恒召进府里,这一年,刘娥十四岁。

可是好景不长,赵恒宠爱刘娥的事情惹怒了赵恒的正妻潘氏。本来,潘氏虽然不满,但也不能咋样。但是俗语云“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啊,随侍在潘氏身边的一位嬷嬷不干了。

据史书记载:王乳母秦国夫人性严整,因为太宗言之,令王斥去。

可能有人会说了,一位嬷嬷哪有这么大的能量,还被封为秦国夫人?还真别说,这位嬷嬷还真的不简单,她曾经是给宋太宗赵光义侍过寝的,虽然年岁大了被放出宫来,但在宋太宗面前那也是有面子的人物。因此,在这位秦国夫人的告状下,宋太宗直接下令,让韩王赵恒把刘娥撵出府去。这个情节和三流小明星攀附豪门后被赶出家门的狗血剧情是不是很类似啊?

从“京漂”到太后—细说《清平乐》中“大娘娘”刘娥的发迹史

图片来自网络

张耆的野望

好在赵恒是个念旧的人,并没有直接把刘娥彻底赶走,而是把刘娥安置在了他的卫队长张耆家中。

史书记载:王不得已,置之王宫指使张耆家。

不过,把刘娥安置在张耆家并不是赵恒的主意,而是张耆主动提出来的。

这位张耆也是一位投机分子,他知道赵恒不舍得刘娥,如果把刘娥请到家中好好侍候,并留好门让赵恒可以随时进来,既可以不违背宋太宗把刘娥撵出王府的命令,又可以投出期货,期待着将来刘娥咸鱼翻身。赵恒一旦继位做了皇帝,刘娥肯定会被招入宫中做嫔妃,那么自己就可以凭借着收留刘娥的恩情,在官场上扶摇直上了。事后证明,张耆这一票压对了。在宋真宗即位后,张耆历任天雄军兵马钤辖、武信军节度使、同平章;仁宗天圣三年拜枢密使;河阳、泰宁、山南东道节度使加右仆射;为昭德军节度使兼侍中封徐国公,以太子太师致仕,官居一品,可谓是荣宠一时。《清平乐》中,刘娥封张耆为枢密使一事,确实为历史事实。

其实,张耆之所以敢于收留刘娥,也是看出了宋太宗也不是真的要管赵恒那点风流事,只不过一是碍于老情人的面子,二是要给开国功臣潘美面子做出的姿态罢了。

从“京漂”到太后—细说《清平乐》中“大娘娘”刘娥的发迹史

宋仁宗像 图片来自网络

刘娥发迹了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赵恒继位 ,史称宋真宗。刘娥随即被召进宫,封为美人。

据史书记载:太宗崩,真宗即位,入为美人。以其无宗族,乃更以美为兄弟,改姓刘。大中祥符中,为修仪,进德妃。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与之前提到的刘娥的父亲不是从五品官的说法互相印证,如果刘通真的是从五品高官,哪里会连个宗族都没有?君不见,就连一个七品官,都会有无数的族人冲上前来认亲;君不见,历史上冒认官亲的实例有多少,还需要把龚美改姓刘来冒充她的宗族家人吗?

不管怎么说,随着赵恒的继位,刘娥终于发迹了,从此开始了她的开挂人生。

从“京漂”到太后—细说《清平乐》中“大娘娘”刘娥的发迹史

刘娥画像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