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垃圾分類重利用,環保實踐出真知

垃圾分類重利用,環保實踐出真知


河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垃圾分類重利用,環保實踐出真知


7月6日至7月11日,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支農小分隊在濟源市水雲居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他們以學以致用的真實體驗,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以環保志願者的身份,用智慧和善良,為環保做事,與天地對話,體悟大自然化育萬物的神奇;身體力行為綠水青山做一件事、出一份力。


河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垃圾分類重利用,環保實踐出真知


早晨隊員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餐,早餐大部分都是有機蔬菜與瓜果(水雲居是一個生態園,所有的蔬菜都沒有噴灑農藥)。上午,在藍莘老師的帶領下,在水雲居研學基地撿拾垃圾,支農小分隊的隊員們帶上手套不怕髒不怕累撿拾了七袋塑料垃圾。塑料五百年都不能降解!雖然大家都很辛苦,但是在老師的引導與講解後,深刻意識到了垃圾對地球母親的危害,提高了大家的環保意識。


河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垃圾分類重利用,環保實踐出真知


下午支農小分隊全體去玉米地裡幫忙除草,老師教大家如何使用鐮刀、鋤頭等工具,我們各自開始了自己的工作,燥熱的空氣讓隊員們汗如雨下,扎手的草刺、滿天飛的蟲子,還有體力的快速下降都成為實踐過程中的勁敵,但是大家仍然堅持完成了除草任務。


河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垃圾分類重利用,環保實踐出真知


晚上支農小分隊為水雲居的展館進行了打掃,在打掃之前由石磊老師帶領大家參觀展館,並講解了有關任震英老前輩的生平事蹟以及水雲居的發展史,通過對這些歷史的瞭解,隊員們更加清楚了老前輩們用自己一輩子的努力和汗水為國家事業做出了一生的貢獻,他們的精神力量給予大家極大的鼓舞。


河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垃圾分類重利用,環保實踐出真知


河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垃圾分類重利用,環保實踐出真知


實踐最後一天,隊員們制訂了有關"廢棄物與生命"的廢物利用改造計劃,然後進行工具的準備,到林子裡利用廢舊輪胎做垃圾回收箱,廢棄瓶蓋做裝飾,將廢棄輪胎用舊鐵絲纏好做垃圾桶的外形,然後將廢棄瓶蓋打孔,用線穿起來做裝飾,可以給垃圾桶增添顏色,我們用廢棄木板做警示牌,將廢鐵絲折成"垃圾↓"的字樣釘在木板上,掛在垃圾桶旁的樹上,利用廢棄麻袋做垃圾桶的袋子,方便對垃圾的收集,麻袋環保並且透氣性強,利用性高,這樣一個廢棄物改造的垃圾桶就完成了。


河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垃圾分類重利用,環保實踐出真知


通過實踐,隊員們認識到,廢物重利用是很重要的一項任務,不能只產生垃圾,還要對自己產生的垃圾負責,垃圾有危害,不能讓它汙染孕育生命的地球,保護地球,從減少、重利用垃圾開始,從每個人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