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亞洲的已經不滿足人們出遊的需求了,開始需求更高品質的歐洲旅遊生活。歐洲,一個與亞洲文明不同的國家。他的開放性更早,工業文明更提前,所以去歐洲也成了人們最佳的選擇。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離開國門的第一步,就是簽證,提到歐洲簽證,往往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資料,準備了很久,有時候還會被拒之門外。今天帶大家去了解申根簽證的歷史淵源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申根簽證起源於二戰期間,當時盧森堡、比利時、荷蘭三個小國家提前退出了二戰,原因是這場戰爭不管輸贏他們的利益都不大,與其跟著湊熱鬧還不如自己做點小生意。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退出戰爭後,這三個國家開始做鋼鐵生意,剛開始他們之間相互惡意競爭,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下去對誰都沒好處,於是他們開始進行了一次協商談判,統一了鋼鐵的價格,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初步的輪廓。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之後德國、意大利、法國覺得這三個兄弟買賣做的不錯,也想參合進來,之後在1951年,這六個國家一起簽訂了《歐洲鋼鐵共同體條約》,不久後又湊到了一起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最後乾脆把所有條約合併到一起,直接叫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這也就有了歐盟的創始國。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那麼申根又是什麼呢?既然開始了做生意,各個國家的商人,每到一個國家,就要辦理一個簽證,請求放行。就算你辦下來了也需要在邊境等待三天,這樣就會影響這些做生意的商人。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1985年,還是那六個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在盧森堡的一個叫做申根的村裡開會,最終簽訂了協議。

對前往該國外國人發放一種統一格式的簽證,而這個簽證在有效期限內,於這六個國家可以通行無阻,那麼簽證的名字叫做申根簽證。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當初制定申根簽證的時候,非誠複雜,舉個例子,比如一個日本人拿著比利時的簽發的申根簽證,跑到了法國,在那裡搶了一家銀行,法國政府就會埋怨比利時怎麼能把這種人放進來,這是你的問題,你得賠償。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那能怎麼辦?又坐在一起開會,簽證的發放標準、入境檢查、合作機構、移民局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經過了數天的協商,終於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那就是充分信任協定內的其它成員國。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隨著申根簽證的發放,帶來的旅遊經濟讓其它諸多國家看著眼紅,隨之後後續續的一些國家也加入了申根協議國家中來。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瑞士屬於永久中立國!當初二戰他沒參加,也就是說別人打架,他發展,別人冷戰,他發展!說白了,這傢伙是歐洲最有錢的國家!最後也在強大的旅遊經濟的誘惑下加入了申根國,到今天為止一共有26個國家成為申根協定國。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分別是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冰島、意大利、希臘、盧森堡、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瑞士和列支敦士登

掃盲,申根簽證的來源居然是為了方便做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